
【晓荷*人间百态】走亲戚(外一章)
走亲戚
小时候就知道,说亲戚就是与父母有血源关系的人。那时候说的走亲戚,现在看来还是比较贴切,因为那时没有公路,没有车,只能走着羊肠小道到亲戚家去,有时要翻山越岭几十公里,天黑才能到;有时亲戚就在清江对岸,或大声呼喊也听得到声音,可走起路来也要大半天。
亲戚不是经常走,主要是在那些特殊的日子,如亲戚家生了孩子、生日或过节才走一下。在那困难的年代,走亲戚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高兴的事儿,对父母来说并不是轻松,不少人因买不起像样的礼物而发愁,如果带孩子去还要准备几件好点的衣服,有时准备来不及或有困难,偶尔还向邻居家借一套衣服装一下脸面。
我小时候最爱走亲戚,首选是外婆家。到了外婆家,就是有点小调皮,外婆会出面“保护”。在外婆家生活比家里好,三餐可吃干饭,菜多。外婆总能变出不少花样,好像连外婆家里的酸萝卜就比家里好吃多了!另外,外婆那儿有许多小朋友,可一起玩耍,如在外婆家附近的小溪沟有许多鱼、泥鳅、黄鳝,捉的多了,餐桌上就可加一个菜,很有成就感。外婆家后面有一条公路,不时有拖拉机、汽车经过,因我家没公路,很少看到这些机动车,一听到轰轰的声音就要跑到高处张望,从迎接到目送,不亚于对领导的尊重,有时汽车停下,或坏了在那儿修理,就近距离一睹“芳容”,闻一闻汽油的“芳香”。
我喜欢走亲戚的原因是在亲戚家不用干活,可结交更多的小朋友,同时可改善生活,其实那年代也没有什么好吃的,就是请客,也不会到市场上去买菜,主要是自己生产的米、鸡、猪肉,有时运气好还可以吃到清江鱼。当然出门在外做客,也有许多约束。如吃饭时要先请长辈先上桌,年纪大、辈分高的要座上席,上席上的客请了才可动筷子,先吃那碗菜由上席上的长辈说了算等等。这也是向孩子们教一些祖传下来的礼节、尊老敬老知识,传递孝心。
在现实生活中,不单纯是小孩子喜欢走亲戚,老年人也一样,父母退休后亲友家有红白喜事,不顾八十多岁的高龄,还是要亲自去走一走,和久别亲友拉拉家常,说说往日的趣事,玩的时间短了还不大高兴,如果遇不上同龄人,话就会少很多,同龄亲友去世了,还会郁闷好几天。
我小时不仅喜欢走亲戚,也喜欢亲戚来玩。亲戚来了,整个家里很和谐,热闹。母亲忙进忙出,会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招待客人,其中少不了的是腊肉,以表哪怕盛情,小孩也会跟着享受一下。小时就渴望着放寒暑假,走几个近的亲戚。当然长辈们走亲戚并不是为了吃什么,而是彼此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相互帮助,我知道家里很多事情都是在亲戚的帮助下才完成的。
几十年过去了,老家人走亲戚的习俗没有改变,只是不再是为吃喝发愁,像有的老人说的,现在平时吃的比过去过年还好。不过要求食品是健康绿色,如人们又把那困难时期吃的野菜端上了餐桌,认为那才是好东西。如今村村户户通公路,不少人买了小车,可人们还是喜欢走一走,特别是好久没回家的人,想呼吸一下家乡的新鲜空气,看看家乡的变化,寻找童年的记忆。
喝摔碗酒
今年七月底,我有幸到L市开会,开会结束后的晚上就和几个同事来到当地有名的景点游玩,第一次听说“喝摔碗酒”。
当我们走进一家餐馆大院时,正是晚上吃饭的高峰时段,里面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不时听见“劈里啪啦”的清脆摔碗声,地上到处是零乱的碎片。院子没有奢华的装饰,连盛菜的碗碟也是普通人家里常用的土碗、陶碗、陶钵。院子的正前方是表演土家族歌舞的大舞台,客人喝着摔碗酒,观看着歌舞表演。高兴时就举起手中的酒碗,相互一碰,一点头,一仰脖,一饮而尽,显得豪情、爽快,然后把酒碗重重摔在地上,酒碗在地上摔碎了,表示互道祝福,因为碎碗有“岁岁平安”的含意。如果酒碗落地没有摔碎,就要捡起来重喝。摔碗时,有时溅起的碎片溅到了另外一桌人的身上,大多也不会不计较。
我们点了几道土家菜,喝着摔碗酒,一口一碗,一摔一个,大家感到新鲜,连两位女士也喝了几碗。老板说这是米酒,酒精的浓度只12度,但男士们喝了十几碗之后还是有一点醉意。我想当年武松喝了十八碗,可能就是喝的米酒吧,如果喝高度白酒谁受得了。
有关“喝摔碗酒”,传说是东周末年的一位巴国将军巴蔓子,为平定内乱,以让三座城池之诺,求得楚国援兵。楚国果然派兵相助,使巴国内乱得以平息。事后,楚国要求巴蔓子履行诺言,割让城池,巴蔓子自刎以拒。在自刎之前饮酒一碗,摔碗自刎,保住了城池。老板说,现在“喝摔碗酒”就是为了纪念土家人的祖先巴蔓子将军。
在返回单位的路上就在想,土家人是讲礼仪的民族,在家乡喝酒摔碗轻者会让主人不高兴,重者会引事端,就是不小心摔坏了碗也会让主人感到不吉利。土家人基本上是住在大山里,至今仍有不少人处在贫困中,记得小时吃饭时,桌上就有不同花色、不同年代、大小不一的饭碗、菜碗,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讲究一下。你说喝酒摔碗是土家人的习俗,还真有点让人难以相信。
我们那天吃饭时就摔50多个碗,按每个小酒碗1元计算,也是五十多元,也许是我小时候穷怕了,摔碗多了还有点心疼。喝酒摔碗力小了碗不破,力大了碎片乱飞,不太安全,那天我们一个同事就让碎片把小腿刺伤,鲜血直流。如果是伤了他人更是不得了。如果是为了民族或为了国家偶尔一摔也无妨,如果天天摔,那些陶碗碎片如何再将它们融入大自然中,也是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