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生百态】走进碌曲(散文)

精品 【晓荷*人生百态】走进碌曲(散文)


作者:关山琴韵 秀才,2635.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20发表时间:2017-09-10 02:06:04
摘要:走进甘南高原,走进碌曲,感受草原的风和日丽,藏民们生活变化,还有看不清的污浊。

汽车奔跑在桑科草原,一路向碌曲方向行驰。
   隔着车窗欣赏匆匆而过的山峦沟壑,无不被缠绕在草原上的油菜花激动着。禁不住诱惑,三个女人下车,便忘情地沐浴在一片芳香中自恋的拍照留影,竟然没有想到身边多了几位不速之客。待我们心满意足准备离开时,被几位衣着藏袍的藏民团团围住。也许是高原的紫外线特强,藏民们脸呈黑红色,其中一位藏族女人头发乱乱的,几根麻花辫粘结在一起,仿佛多少年都没洗过。他们虽然面带微笑,但两道目光却露出奸诈的光,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纳闷地问:“你们想干什么?”他们摇摇手,笑着用生硬的普通话友好地说:“和油菜花拍照是要收费的”。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收钱的。我们争辩到:“我们没有进入油菜花,只是在路边拍了一下,怎么还要收费?”藏人道:“即使在路边也不行,你们踩倒了我们的草丛。”看来遇到讹诈了,咋办?诗人便笑脸相迎说:“我们是甘肃作家协会的,来此拍照,也是在宣传你们,为什么要收费,再说,你们这里也没有牌子警告,不能拍照呀”。虽然无理,但他们还是摇摇头说:“不行,一位15元,三位45元。”无奈,小艳拿出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本本递到他们手里说:“我们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在这里拍照,也是想多宣传你们,让更多的人了解你们”。其中一位藏民用粗糙的手拿起本本眯着眼睛看了看说:“我们不认识这些东西,就认识钱,哈哈”,说完,沧桑的脸上露出了几声让人琢磨不透的笑声。看来这钱不给不行了,我们便说:“我们只是在路边拍照,给你们15元,你们看行吗?如果不行,我们就这样耗着”。几个藏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个高个子藏民看我们态度坚决,给同行者使了眼色说:“那行,给我们15元,你们走人”。一段小插曲,并未影响我们的心情,我暗想:“也算给我日后的文章添点色彩,”
   一段小小的浪花后,我们继续前行。此时,艳阳高照,草原满地的黄花,湛蓝的天空,大朵的云彩,艳丽的经幡深深吸引着我们,让我们忘记了年龄,忘记了时空,放下了一切重负,沐浴在微风摇曳的花间。野花在绿茵的陪衬下,一簇簇地绽放着,把生命中最朴实无华的美展现在空旷的世界。在它们身上,看不到华丽的娇艳,而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自然、清雅、素淡,它们用生命中最自然芬芳,沐浴出仙子般的美丽。吸一口这含香清冽的空气,顿觉心脾舒畅。此时,草原是舞台,蓝天是背景,我们张开双臂,用肢体的语言来抒发我们对草原的赞美。
   有人说:“喜欢一座城,缘于城里的一个故事,或一个人……”
   当然,来碌曲,也是因为这里有小艳的一位摄友,是碌曲县小有名气的摄影师,她姓王,也是位文化系统的领导。来时,小艳就精心为友人准备了一箱红彤彤的静宁苹果。因为在甘南,苹果代表着平安,再则,一路走来,不管是高山湖泊,茫茫草原,我们都未见到一棵树。所以,物以稀为贵,这里的水果比金子还要贵重。小艳边走便联系,可惜,这位藏族友人今天参加一个寺院的宗教活动,不能前来,只好通知她的夫人等待我们。
   走进碌曲县。我一下感到了这个县城的小,小的一眼可以望穿,冷清的不见几个人影,深感高原的空旷冷寂。
   碌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和甘、青、川三省交接处,辖两个乡镇,五个乡村,总建筑面积五千二百九十八平方公里,总人口三万多人。从这些数字里面,我感受到了碌曲草原辽阔,人口稀少,农业经济作物以畜牧业为主。但碌曲县境内有金、铁、汞、铁、锑、煤、泥炭、石灰岩、白云岩、等十几种矿产资源,支撑着碌曲的经济发展。
   走在碌曲县城,给我的印象是楼高不过三层,建筑结构大部分是砖混结构,所不同的是楼顶、屋檐、窗檐口等,装饰着浓郁的藏式花纹和图腾,很有民族特色。街道上人口稀少,店铺冷清,里面大都是些藏式服饰,一个藏民坐在凳子上手拿着经珠一颗颗的捻过,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真佩服藏民对宗教的虔诚,内心什么都能发下,唯独放不放不下的便是佛祖。偶而从街道上走过几位衣着藏袍的藏族妇女,或牵着孩子的手,或背着孩子,落落大方的和我们擦肩而过。走在这条街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碌曲街道那一个个豪华路灯,每隔二十米一簪灯,一眼望去,满街道唯有中华灯给人一种现代气息,我们真羡慕这街灯的奢靡,也能想象,这夜晚的草原县城,虽然空旷冷寂,但也是多么的灯火辉煌。
   街道中心有个广场,当然它不能和我们华亭县的广场相提并论,很简朴,一个戏台静静的坐落在广场以南,几个绿篱花坛,算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此时,从广场右侧的小路上,走来一位牵着男孩的藏族妇女,约五十来岁,着藏式服饰,脸上画着淡淡的妆,但也掩盖不了岁月雕刻的痕迹。我想,这大概就是藏族友人。小艳一下认出了来者,俩人亲热的握手拥抱并将我们一一介绍,她也很有礼貌,和我们一一问候。她懂汉语,我们说什么她都听得懂。她盛情的邀请我们去她家小坐,喝杯茶在赶路。为了更多的了解藏民们的生活细节,我们还是跟着她走进了那个藏族家庭。
   穿越一段土路,靠最南端第三个大门,便是藏族友人的家。院内,格桑花花开正艳,香气扑鼻,装点着小院的景致。院内有个拐角形二层砖混结构的楼房。随着主人上二楼,二楼宽大的走廊由玻璃封闭起来,里面摆着很多盆景花卉,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走进房间,沙发、桌子、落地窗等全是汉人的生活气息,看来这是一个被汉化了的家庭,但也保持着藏族人的生活方式。随着主人走进隔壁房间,里面的宗教浓郁的让我们暗暗惊叹。这只有在寺院里看到的情景原原本本的复制到了家里。只见一面墙上挂着班禅的大幅照片,照片下的供桌上,莲花盛开,油灯袅袅,供奉着点心、糖果、糌粑、青稞等食物。地上放着一个很大的蒲团,似乎还有主人祭拜的余温。房间的墙面全用木头装饰,古香古色,很温馨。靠窗子有一个土炕,上面舖着很后的地毯,给人感觉很大气。炕的正中,有一个木质长条桌,桌子上放着祭拜要用的经书、经珠等。我好奇的问女主人:“藏民每天都要祭拜真主吗?”她说:“是的,藏民对于宗教是很看重的,可以说在甘南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藏传佛教文化的气息”。我暗暗佩服,这个民族的豪迈、正直、善良,可能来自于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教化。
   我们问起她的老公。她的两眼闪烁出柔情。她说:“老公很忙,经常出差,家务基本都是她一人操劳。”说完,她带我们穿过厅堂,走进了她老公的书房。一张大桌子摆放着电脑,书籍等,还有一个很大的书柜,里面摆满了很多书,一眼扫过去,看到了贾平凹、丁玲、毕淑敏等著名作家的著作,当然,也少不了本土作家的文集。在沙发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很大的风景照。她自豪地说:“这是老公的摄影作品,曾经荣获过国家级大奖。”在桌子上,有一张照片,我想这大概就是男主人吧。只见他身材魁梧,气宇宣扬,两目炯炯有神,虽然年过半百,但眉宇间透出的精气神,一看就知道是位豁达之人。最后,她带我们看了她女儿的婚房,一套家具,一张席梦思,不同的是新娘、新郎衣着名族服饰的结婚照,非常的漂亮、独特。她说她有两个女儿,都在机关工作,二女儿还是部门的一个小领导,说起女儿,女主人的脸上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由于时间关系,对藏家人的民俗民风,只能了解点皮毛,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一些想问的敏感话题我欲言又止,只能带着淡淡的遗憾走出她家。当我们的车走了很远,回头,还看见她藏青色的裙装在目送着我们,太阳折射下的剪影,显的格外美。
   一个家庭,折射出了一个时代背景,透过一个小小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藏民们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素质等都在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我想,用不了多久,也许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将有一个质的飞跃,那就是对人居、民俗、宗教等有一个大的转型,但,这只是猜测。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别了、碌曲,小小的邂逅,又要离开。别了、藏族人家,和你们的相逢,将是甘南之行的一个驿站,虽然短暂,但记忆犹新。
  
   2017年9月4日凌晨完稿于俪景陋室

共 31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作者的一次甘南之行。走进碌曲,下车伊始看到的是满眼的油菜花,作者一行在油菜花丛中拍摄,却引来了藏民们收费的要求,着实让作者一行不悦了一番,或许这仅是旅行途中的一点花絮吧。接着,作者把旅途中的自然风景逼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艳阳、黄花、蓝天、云彩,还有艳丽的经幡,都是天然雕饰的美,沐浴着仙子般的美丽。其实,碌曲只是一个县的名称,小得冷清得不见人影,空旷而冷寂。这草原之县就是那么简单,掩饰不住岁月的痕迹,缘于藏民的传统风俗,他们对于宗教是很看重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藏传佛教文化的气息。而从一个藏民的家庭来看,新时期,藏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素质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提高,他们也在完成一个大的转型,他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甘南之行也许是作者对民族民俗文化最美的见证。这篇文章以记实的叙述形式,层层推进所游行的地方,所见所闻皆构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内容翔实,叙述流畅,老道的文字,使我们领略了很多很多。欣赏力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伊伊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12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7-09-10 08:40:47
  感谢作者赐稿,期待更多精彩!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1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3:03
  谢谢依依秋水老师辛勤编辑及精彩点评。祝福愉快!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10 11:13:58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吸一口这含香清冽的空气,顿觉心脾舒畅。此时,草原是舞台,蓝天是背景,我们张开双臂,用肢体的语言来抒发我们对草原的赞美。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4:10
  谢谢老师关注及精彩点评,望多批评指正。祝福愉快!
3 楼        文友:老来        2017-09-11 12:04:31
  欣赏佳作。问好!
回复3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5:14
  谢谢柳老师关注及支持,望多批评。祝好!
4 楼        文友:何叶        2017-09-12 06:32:28
  恭喜精品!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6:31
  谢谢社长搭理支持。祝社团兴旺。祝福愉快!
5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09-12 07:02:54
  老师又精品了,真厉害,晓荷因您而更加精彩!期待老师继续努力,期待老师更多的精品,祝文笔丰硕创作愉快!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5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7:42
  谢谢华君老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祝福写作愉快!
6 楼        文友:你猜        2017-09-12 09:17:54
  祝贺老师精品。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6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8:38
  谢谢你猜老师关注支持。祝写作愉快,秋安
7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7-09-12 09:30:00
  祝贺老师荣获精品!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7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49:39
  谢谢伊伊秋水老师搭理支持。祝福写作愉快!
回复7 楼        文友:关山琴韵        2017-09-12 22:51:42
  不好意思,笔下失误,请删除此回复。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