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编辑推荐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作者:易知龙 秀才,2155.2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39发表时间:2017-09-11 21:39:10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这句话字面的理解是,事情虽然小,作为子女没有经过父母允许,就不应该盲目去做,盲目得不听劝告擅自去做,很可能有亏为人子女之道,有失本分。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那些童蒙不知是非的孩子对其教化。当然也可以延展开来看,其实,文字本身有显意识,也有潜意识,显意识中,我们看到教育孩子的方式,孩子做事的分寸,我们怎样与其互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很简单的小事,孕育着深刻的道理。
   早上起来,妻子还和我探讨教育孩子的事情,妻子不满于我对孩子的批评,我和妻子的教育理路有点区别,想来也真的需要中西合参。妻子喜欢西方早教革命之类的书籍,我喜欢传统文化中,比如《三字经》中的“养不教,父之过”之类的教育方式。我教育以“严”为主,我妻子教育以“慈”为主。其实,折中看,我的理路方法,没有融合生活,有一些认识中的误区,妻子的特点是用爱来感化一切,不主张批评教育,主张引导教育。反省中,我发现,我们俩应该从中找到最合适的中庸方法,妻子不在身边,我的教育奏效,孩子非常知趣,而妻子在身边,我的方法会受到很大干扰。因为意见不能相合,也徒生不少烦恼。
   其实,西方教育理路上有成功的借鉴,但是归根究底,还是老祖宗能够包容这种教育模式,比如说到教育孩子,有一本书叫《规矩和爱》,单从书名看,就很全面提到教育孩子的两大核心,规矩,爱。这本书是现代教育家用现代教育的模式来谈教育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立一个规矩,不能因爱的无限放大而被挤压,这样规矩就不能立起来。爱的不得法,也是溺爱的的变身,那时候,分不出这种爱在现实中的作用,其实,建立规矩,就需要把道理摆清楚,让孩子自己懂得怎么分辨,不是盲目的依偎甚至依赖,看似爱的初衷,会受到情绪的影响,让自己难以自拔。今天早晨起来,我听到妻子的陈述,发觉自己的一些理论也需要调整,虽然,建立规矩和爱不冲突,也让我感受到这种方圆之道,这种阴阳反演,是能够培养好孩子性格的,但是,怎样把这种渗透力,从夫妻之道中迈过去,回归到怎样单纯教育孩子中,我还在这一条参证的路上摸索。话题转远,回答这句话来看,我们都是因为在教育的失真中,渐渐变得任性,没有正确的引导,放任会变得最终不可收场。孩子任性而为的行为,其实是大人教育不够深入造成的,单纯批评孩子是不行的,要其明白这些道理,关键还在大人怎样教育上,这个遗留的问题,决定父母的情商和智商的层次,怎样智慧的告诫孩子是门学问,也是需要艺术方法。
   有一次,我给孩子买了很多吃的,然后还给孩子买了两个玩具,但是孩子看到了更好的玩具,拽着我执意又要买,我知道玩物丧志的道理,也明白,她的需求建立在占有和欲望上,盲目地满足孩子,势必把孩子惯坏。我就任由她哭,离开玩具店,在车上看她情绪渐渐平稳,我就给孩子讲了一些道理,比如,我谈到自然界的一个现象。我说,爸爸看到你有毛病,会很直接地指出来,不会和你打哑谜。因为你还小,未必在是非中看得明白,就像一棵小树,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因为环境的因素,变得不够直,不够精神,有些腐枝败叶,在不经意间,会占据树的主干,吸收过多的营养,爸爸就要做那把让你痛苦的砍刀,把它们砍掉,虽然暂时是痛苦的,但是长大你会觉得我的做法是对的。长痛不如短痛,小树长歪了,在稚嫩的时候,容易扭正,一旦长大再去砍你的毛病,不仅费时,更费事。这个道理告诉她,她似乎懂了,默默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我的话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弟子规》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虽然是不起眼的小事,也不能肆意妄为,不知收敛,如果我们放任这样的行为,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怎样平衡这些关系,需要智慧善巧。

共 14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引述《弟子规》中的话,并对这句话的含义进行解读,自然引出该文要谈论的孩子的教育话题。文章以作者家庭为例,讲述了作者的教育观念和妻子的不同,分析了在两人观念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并列举中国古典教育中的包容现象,讲述了作者在孩子买东西这件事情上的严厉和引导结合的方法。这篇文章阐述的教育矛盾和整合观念,是很有思考价值的,值得我们品味。【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09-11 23:22:05
  《弟子规》是育人的书,但是它是古典的,怎样与现实联系起来,这篇文章的解读是一种示范。
语文教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