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两位英国朋友和我的故事》有感

编辑推荐 读《两位英国朋友和我的故事》有感


作者:林志刚 布衣,343.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97发表时间:2017-09-12 15:53:30
摘要:下乡老师的新作映入眼帘,仔细品读便觉耐人寻味并受益匪浅,忍不住写上几笔。

读《两位英国朋友和我的故事》有感 下乡老师的新作映入眼帘,仔细品读便觉耐人寻味并受益匪浅,忍不住写上几笔。
   这篇散文主要叙述了三个故事,其一是在英国,打孩子是犯法的,要依法惩处的,虽然事出有因,打人就是犯法,不论你打的是孩子还是大人!故事场景的描绘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杰弗大吼一声,一个箭步冲上去,抢过那已完全曝光的胶卷,心痛地声嘶力竭,只一个嘴巴便把女儿打晕了,他老婆也是一个箭步从厨房冲出来,抱起女儿,也是心痛地声嘶力竭……”
   警察执行公务时有规有矩:“……执行的小警察,彬彬有礼,一会儿一个请,一会儿一个谢,完了还挺不好意思地说,留手印是暂时存档,如果你的“事儿”不成立,这些都不保留。”事后,律师交代杰弗的四点注意事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保释后至下次开庭期间,切不可和妻子联络或试图影响她的行为,如果你做了,就是妨碍司法公正,是大罪……杰弗偶然因故打了女儿一个嘴巴,惹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
   其二是抓小偷虽然可以得到50磅犒赏,但不得动用暴力,两者泾渭分明,并非抓小偷的和被抓、被打伤的人各打五十大板。雷曼在抓小偷过程因使用了暴力而被判缓刑一个月并罚做两个礼拜义工……尽管当地的议员出面为雷曼撑腰以及还得到公众的声援也无济于事,不论是何原因,只要是触犯了法律,都要依法受到惩处。另外,在没有最终确认小偷的犯罪事实之前,他只是个“嫌疑人”,而不能称呼他为小偷。
   其三是文革中殴打、虐待老师的未成年人,依照英国的法律而论,就是罪犯;文革爆发时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读书无用论、打破师道尊严传统、罢课闹革命等等思潮,严重侵蚀了广大学生们的头脑,打骂、侮辱老师、查抄老师的家等现象比比皆是,幸亏我年龄比较小,也没机会参与大哥哥大姐姐们所干的那些缺德事儿。如果按照英国的法律处理那些人,文革中不知有多少人要去蹲班房啊!笔者在英国生活了20多年,他每当想起自己当年曾经参与过虐待老师的往事,心底深深藏着的那种不可原谅的罪恶感,如影随形的愧疚无法淡化,反而愈加强烈……
   散文的美感、趣味感、幽默感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描述杰弗和雷曼时,寥寥数笔就把这两个人的形象特征以及婚姻家庭状况呈现在读者面前:“杰弗是个热心的倒霉蛋,离了婚,有个漂亮的女儿;聊天时,他拿出他老婆年轻时的照片,果然漂亮,头发是栗色的,脸庞肤色如玉,两只大大的蓝眼睛真的能迷倒一酒吧人……那时候老婆挺好,不捣蛋。杰弗退休前是英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一个跑遍了世界的人。”
   “雷曼是个大块头大肚子,看他的嘴型就知道他能吃;老婆来自广东农村,是个护士,很会照顾老公;她长得很俊俏,从年轻到老,永远的小个子……雷曼不想吃了,安还是一块一块地递过来,等他咽下最后一口,安轻轻温柔地说:“亲爱的,你太胖啦。”雷曼那被耍弄得无可奈何的眼神有点儿可笑……雷曼的手摸着安的肚子,肚子里有个孩子在动,雷曼无比幸福,嘴眦的大小刚好一个汉堡包……雷曼年轻时就长的膀大腰圆,打起架来一个人可以对付两三个。”
   在拟人化描述场景时,下乡老师更是妙笔生花,如:“昏暗里看到一栋别墅,坐落在小树林里,有一抹淡淡的月光,一条小径薄冰敷面,闪着光像眨着眼睛,弯弯地伸进树林达到那屋子门口,杰弗幸福地跳下车,他去敲门,静静的夜晚里,那门吱呀一声开了……”
   “风雨后坠落的夕阳,杰弗孤独的影子描在地上很长很长”。
   “……屋外似乎是一片蓝色,白色的雪花踮着脚落到了地上,有得依恋上了树梢,有的继续飘着偷窥者每家的窗户,屋檐上挂着冰凌,花园的篱笆上也像是被一条白色的带子盖着,四野是这么地安静,远远有盏路灯还亮着。”
   “亮亮的白云彩拉着月儿穿行……”
   “夏末的第一片黄叶从甬道边高高的白杨上落下,顺风飘落至操场中央,孤独而无助,风里面瑟瑟发抖……”
   “……踏着厚厚的积雪,我们呼哧着爬上了半山腰,眼前银装素裹,树披晶莹,远山平原皆是一片亮白,山下木屋绿顶,依次点缀,初晨的阳光斜落下来,似是要以金夺银,清冷里阵阵生动。”
   “……天似穹庐,漆黑而透明清澈,此时油云不在,繁星落绝星空,精彩而不拥挤,明亮而滴滴晶莹,翘首绝呲,星座密布,天高云低,无远弗届,粒粒如垂如悬,颗颗如液欲滴,……我从来没在冬日的夜空里看过如此美丽的天宇……”等等。
   这篇散文看似娓娓道来、平淡无奇,但其内容却深刻揭示了在不同社会制度中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法制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受教了,谢谢下乡老师的妙文!

共 18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几天一直下乡,下乡老师的散文《两位英国朋友和我的故事》我还没有来得及拜读。但是,读了志刚老师赏析文字后,激起了我想要拜读这篇散文的欲望。文章从英国的法制环境开始评析,依次评析到散文的美感、趣味感、幽默感和拟人化描述场景时的妙笔生花,高度称赞这篇散文深刻揭示了在不同社会制度中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取向、法制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12 15:56:42
  志刚老师也有很久没上来发文章了,没想到老师的赏析文章也写得这么好,欢迎继续哦!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林志刚        2017-09-12 16:17:28
  谢谢湖北武戈老师的赞赏和鼓励!不是我的“观后感”写得好,是下乡老师的散文写得妙,还有是您对我的“观后感”理解的好!编者按写得好!再次感谢!一个时期以来,我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摄影爱好方面,忽视了文学写作,在此对您表示歉意!您的鼓励和鞭策是我提笔的动力之一!再次感谢!祝您一切都好!
与你同行
3 楼        文友:下乡        2017-09-12 18:25:35
  谢谢志刚老师励文,其实没有您说的如此之“妙”。您能看出点意思来,觉得有东西可以咀嚼,我便觉足矣。谢谢志刚!
4 楼        文友:林志刚        2018-02-07 14:01:12
  谢谢武戈老师鼓励和支持!预祝您新春佳节阖家欢乐!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与你同行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