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收获】苜蓿菜(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收获】苜蓿菜(散文)


作者:天边的流星雨 童生,896.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99发表时间:2017-09-12 18:21:27
摘要:我的老家在空闲地里常有种苜蓿的习惯。每每万物复苏的时候,苜蓿也破土而出,不久,就一片碧绿。茂密的小圆叶重重叠叠,犹如铺在地上的一床床绿毯。开花季节,朵朵紫色的小花,一朵挨一朵的连结起来,厚厚实实,毛毛茸茸,看上去,就像绿毯上面又盖了一床床紫色的锦被。路过地畔,微风拂面,送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丁香收获】苜蓿菜(散文) 我的老家在空闲地里常有种苜蓿的习惯。每每万物复苏的时候,苜蓿也破土而出,不久,就一片碧绿。茂密的小圆叶重重叠叠,犹如铺在地上的一床床绿毯。开花季节,朵朵紫色的小花,一朵挨一朵的连结起来,厚厚实实,毛毛茸茸,看上去,就像绿毯上面又盖了一床床紫色的锦被。路过地畔,微风拂面,送来阵阵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据记载,苜蓿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大宛国带回的种子,我国便从那时开始种植苜蓿了。
   种苜蓿好处多。它既是很好的绿肥,又是上等的牧草。《史记.大宛列传》就有“马嗜苜蓿”之说。汉天子为养马也种植苜蓿。用它喂马,喂牛,膘肥体壮,牛耕起地来,眼睛一瞪,尾巴一撅,真可谓“不待扬鞭自奋蹄”。另外,种苜蓿还有一大用处,就是为了防备“歉年”。遇到年景不好,地里歉收,苜蓿便成了充饥的主食。抓上一把高梁面,掺上些苜蓿菜,拌一拌,上笼一蒸,吃起来还真香喷喷,甜丝丝儿的,在那饥荒的年代,苜蓿便成了陪同人们度过难关的“贫困伴侣”了。难怪旧时苜蓿已不单纯指苜蓿本身了,其含意包括旁指或形容教官、学馆者清苦、贫困之比喻了。宋人唐庚《除凤州教授》诗云:“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之句。
   陕西关中一带农民也喜爱种植苜蓿。塬边,地角,沟旁,山坡,一片片苜蓿,叶儿绿茸茸的,花儿紫盈盈的。放蜂人则把蜂箱放在地边,让勤劳的蜜蜂采集苜蓿花粉,为人们的美好生活酿出甜甜的蜜呢!还有的人,掐一些嫩绿的苜蓿叶,回到家中用开水焯一下,放上咸盐、辣子、醋,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一盘上好的凉菜。更多的则是用它做为青菜下面条,名曰“苜蓿面”。面条盛在碗里,白是白,绿是绿,犹如“小葱拌豆腐”,好看又好吃。不过,这些吃法多为农家。自然这些年也很少吃它了。就我而言,吃惯了白面馍馍大米饭,鸡鸭鱼肉加海鲜,渐渐地对苜蓿倒有些淡忘了。见到农村的人们割它回来时,或许还有点不屑一顾,总觉得苜蓿只不过是上好的饲料罢了。不过,近些年,随着人们膳食思维跳跃性的改变,苜蓿的身价似乎也有了改变,常见农贸市场上有人把苜蓿当作菜品来出售了。
   然而,我在接待一位朋友时,却也吃的是苜蓿菜!
   我的朋友是一位作家。他接受了人民给予他的崇高荣誉和奖励后,返故里的途中顺路来看望我。老朋友相见,令我惊喜万分。我决定以最丰盛的饭菜款待他,只有这样才觉够诚意。可是,当我满怀喜悦的心情忙于准备时,朋友以风趣的语调发话了:“今儿,我一不吃肉,二不吃蛋,一心想吃‘苜蓿面’!我来时,发现山坡下一小路旁的地里,有一大片苜蓿,长势喜人。我已问过正在割苜蓿的一位老者,可不可以让采摘一些,他同意了。我们何不采摘一些来以饱口福呢!”他的话令我有些茫然。我笑了笑说:“是瞧不起我还是咋的?我这儿虽然做不出山珍海味,可要做几个像样的菜还是可以的!怎么,你想吃苜蓿,当‘牛’?”朋友收住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当牛有什么不好?说真的,我是吃苜蓿长大的。小时候,家里贫穷,我在山坡上放牛,牛吃苜蓿,我也吃苜蓿,我采上些嫩嫩的苜蓿带回家,交给母亲,给全家做着吃。说起来,我对苜蓿还真有点感情呢!”这时,他在房间踱了几步,又意味深长地说:“要说到吃,这些年,好饭好菜没少吃,可是,我一直忘不了苜蓿菜。因为它是支撑穷苦老百姓度过艰难困苦的好菜啊!”听到这些话,我有点发急了,忙说:“那是过去,而今是什么时代了?是改革开放时代,是全国人民生活大提高的时代,是全国人民奔向小康的时代!我们还能回头吃野菜?再说,您是著名的作家,我能……”没等我说完,他又接着说:“作家也没什么不得了,老作家柳青还和‘梁生宝’睡在一个炕头上呢!”我赶紧说:“他那是体验生活嘛!”这时,他又语重心长地说:“是啊!当今的生活确是今非昔比,可生活也正严峻地考验着每一个人啊……”
   一席话,令我愕然。真没想到,我的朋友是全国著名的作家,却仍然和从前一样,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蓦地令我悟到了:难怪他的作品里总透着一股清新爽口的“苜蓿”味。我的脸上有些发烧了,顿时感到,站在我面前的不仅是一位大作家,还是一位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老农”,他正驾驭着用“苜蓿”喂壮的老牛,不辞辛劳的耕耘在文学田地里……
   我沉思良久……
   无须多说,提上网兜,我们二人迎着宜人的清风,边走边谈,向着野外那块绿得诱人的苜蓿地走去……

共 17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苜蓿菜的前世今生,通过详细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苜蓿菜是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而且苜蓿既是草料,在闹饥荒的年代里,那也是人类的救命食粮。现如今,社会发展得更好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了,昔日的苜蓿菜却成了稀缺品。通过作者与朋友之间针对苜蓿菜的对话,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日子好了,我们却渐渐忘了过去。“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昔日的苦难,我们不能忘记,而要铭记于心。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本色,不忘初心,做人做事都是如此。文章以苜蓿菜为题,详细描写了其来历和其间的情感,为我们阐述了不忘本心的人生哲理。实属好文,特此推荐。【丁香编辑:樱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2 18:24:51
  苜蓿菜,既是草料,也是救命食粮。在当代社会,苜蓿菜早已成为桌上的美餐。忆苦思甜,昔日的苦和累,我们都不能忘记,而要铭记于心。文章以景寄情,揭示人生哲理,很棒,问好乡党老师,遥祝秋安。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19:23:37
  衷心感谢樱雪老师百忙之中的美好编按!乡党老师的理解,是对我的最大鼓励!老师的美誉更是对我的鞭策!谢谢您乡党老师!问好!祝您创丰,编安!敬茶!
2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2 18:26:50
  说实话,我还没怎么吃过几顿苜蓿菜呢,印象中,我就吃了几顿苜蓿滋卷,而且都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现在,即使在农村也很少有人种苜蓿。怀念过去,回味昔日的苦累,感悟今日的美好。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2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19:32:35
  再次谢谢老师的美好留评!是啊!苜蓿菜的扶贫帮困,是令人们不能忘怀的!谢谢乡党老师!祝福秋安!
3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2 18:27:43
  掐一些嫩绿的苜蓿叶,回到家中用开水焯一下,放上咸盐、辣子、醋,再滴上几滴香油,就是一盘上好的凉菜。更多的则是用它做为青菜下面条,名曰“苜蓿面”。面条盛在碗里,白是白,绿是绿,犹如“小葱拌豆腐”,好看又好吃。
   这吃法,着实令我眼馋,但就是吃不到啊。问好老师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3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19:41:46
  十分感谢樱雪老师的再次留评!这几种吃法,还是农村人家制作的多!我也是许久没吃了!还真有点想呢!谢谢您!乡党老师!祝福您!
4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2 18:29:04
  倒数第三段为主题的升华,普通的苜蓿菜,却折射出对应的人生哲理,这是文章的闪光点。很精彩,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遥祝秋安。天气凉了,老师注意身体。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4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19:58:36
  衷心感谢樱雪老师的再次留评!是啊,当今的生活已是今非昔比!但是,生活正严峻的考验着每一个人!
   再次感谢老师的关心!最近,本人身体欠佳!谢谢您了!在此,祝福老师一切顺利!身体健康!敬茶!
5 楼        文友:樱雪        2017-09-12 18:30:51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面面俱到,能做到这点,没有很强的语言运用组织能力,肯定是办不到的。文章描写了过去的苦难,今日的幸福生活,还有最真挚的朋友情,以及苜蓿菜带来的人生感悟。很难得,很棒。问好老师,拜读学习了。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5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20:05:28
  十分感谢樱雪老师的赞誉!您的夸奖令本人受宠若惊!真不敢当!我要很好的向您学习!争取有更多好的作品!谢谢您!同时,祝福乡党老师精品连连!秋安!
回复5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21:10:03
  衷心感谢娇娇社长百忙之中的留评!是啊!苜蓿在我国种植面较广。自汉、唐、宋朝流传至今。有些人为的种植,有些已成为野生植物了!谢谢社长的关心!敬您,献茶!
6 楼        文友:娇娇        2017-09-12 20:31:52
  种苜蓿好处多。它既是很好的绿肥,又是上等的牧草。《史记.大宛列传》就有“马嗜苜蓿”之说。汉天子为养马也种植苜蓿。用它喂马,喂牛,膘肥体壮,牛耕起地来,眼睛一瞪,尾巴一撅,真可谓“不待扬鞭自奋蹄”。另外,种苜蓿还有一大用处,就是为了防备“歉年”。遇到年景不好,地里歉收,苜蓿便成了充饥的主食。抓上一把高梁面,掺上些苜蓿菜,拌一拌,上笼一蒸,吃起来还真香喷喷,甜丝丝儿的,在那饥荒的年代,苜蓿便成了陪同人们度过难关的“贫困伴侣”了。难怪旧时苜蓿已不单纯指苜蓿本身了,其含意包括旁指或形容教官、学馆者清苦、贫困之比喻了。宋人唐庚《除凤州教授》诗云:“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之句。
   这种菜好像东北也有,感觉见过。
娇娇
7 楼        文友:娇娇        2017-09-12 20:33:11
  一席话,令我愕然。真没想到,我的朋友是全国著名的作家,却仍然和从前一样,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蓦地令我悟到了:难怪他的作品里总透着一股清新爽口的“苜蓿”味。我的脸上有些发烧了,顿时感到,站在我面前的不仅是一位大作家,还是一位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老农”,他正驾驭着用“苜蓿”喂壮的老牛,不辞辛劳的耕耘在文学田地里……
   接地气的美文!
娇娇
回复7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21:17:44
  再次感谢娇娇社长的鼓励和支持!不忘初心,保持本色是做人的根本!朋友的话语,令人深思!谢谢您了!问好社长!祝福您一切顺利!秋安!
8 楼        文友:娇娇        2017-09-12 20:34:15
  老师文章写意朴实,感谢赐稿丁香,期待更多精彩!敬茶!
   感谢樱雪社长精彩编按,辛苦了!敬茶!
娇娇
回复8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2 21:21:24
  再次感谢娇娇社长的美好留评!同时感谢樱雪老师的美好编按!老师们辛苦了!敬您!献茶!
9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13 07:25:12
  一种野菜在过去的年代却是粮食,现如今,人们把野菜当成宝贝来款待,新旧对比差距真大。
天使的左翼
回复9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3 11:27:32
  十分感谢天使的左翼老师百忙之中的美好留评!是啊!生活是今非昔比!谢谢老师!祝福您!献茶!
10 楼        文友:天使的左翼        2017-09-13 07:25:42
  接地气的好文,欣赏拜读。
天使的左翼
回复10 楼        文友:天边的流星雨        2017-09-13 11:31:01
  再次感谢天使的左翼老师的鼓励!生活的美好,不忘初心!敬您!献茶!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