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间百态】有些年代生活原本荒诞(征文.散文)

精品 【晓荷*人间百态】有些年代生活原本荒诞(征文.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906.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47发表时间:2017-09-16 11:39:11
摘要:在一些不正常的年代,不管是否愿意回顾,生活的荒诞是早就存在着的现实。你看到的很多人可能是突然死去的,其实你很明白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们早就病了很久,隐伤有过很久的痛了,身体在悄悄地蚀变。最后,才会让我们知道他的病,才会看到他的突然死亡。


   之前,我曾经说过,文字是最苍白无力的,文学只能是生活的追随者,因为生活远远大于和高于文学。现实中很多精彩的人和事,精彩程度上往往会数十倍地超过文学的描述。所以,生活不是你一个小人物自己的,更不是你能够自由左右了的;当然,在一些特定历史年代,大人物也有不是谁都可以控制自我的时候。生活有悲剧,悲剧就来自生活的荒诞,荒诞永远充斥着一个人的全部生活,只是我们没有看到、察觉和意识到,甚至习惯了这种胡乱无序的状态;所以,曾经力拒诺贝尔文学奖的萨特反复说过:荒诞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我认识的一个男人,是一家小工厂里专门要帐的人,名义上是销售科长,后来是销售经理,其实就是一个要帐的人。在我很小的时候,对这个人的记忆,虽然零碎却很清晰。一年到头,总是见不到他的人影,不是天涯海角的跑,就是四处无边的出差,弄得长年呆在家里的人都羡慕他。还得感谢那些欠帐不还的人,让他在种种不同的旅途中活了一辈子。从30多岁开始,要帐就成了他唯一的职业。直到60岁,要完最后一笔帐,工厂就宣布他可以退休了。也许,真到了举行他葬礼那一天,领导对他的唯一总结是:他的一生是要帐的一生,是为了工厂生存而奋斗光荣的一生。
   其实,成就他的是那些欠帐的人,一心想赖帐根本就不想还的人,不论是双方的任何一方,他们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荒诞。
   李遇春是连队里出名的老“右派”,送到我们连队改造时都有人押送。有人说他是医生,也有人说他是国家某个科研机构(大概是核工业部门)的科研人员,总之,他的种种行为有些像医生,这个结论是我们亲眼看到的事情。有一天,外地来了一批年轻人,轰轰烈烈地要开李遇春的批判大会,李闻讯后,抬起左腿朝木门的框子用力踢去。“咔嚓”一声闷响,在来人进门时,人瘫坐在地面上,左腿断成了两截。他搭拉着一条断腿看着革命组织,让准备开批判会的人无言以对,只好悻悻作罢而去。没过几天,李遇春就已经拄着拐杖出门了,再过几天,他的腿就渐渐好了,只是走路时有些瘸拐。通过自我保护,痛是痛,痛的是皮肉伤,却不会受到批判伤到人心。听说腿是他自己医治好的,至于怎么医的,用的什么秘方,别人只有猜测,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我们怀疑他是医生。直到有一天,连队突然开来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李还想再施故伎,准备飞腿而去,不防早就被人及时拦下带走,来的是宣布恢复他军籍和工作的人。坐在轿车后排柔软的垫子上得知了实情,李顿时泪如雨下、哭得满脸花哨,根本不像一个男人应该的样子。后来,他不搞科研了,专门做断腿接骨头的活,而且成了骨科专家很是出名。
   还有一个“坏”分子也姓李,记不清名字了,反正中国汉族人中姓李的人是大姓。李到连队,是手扶着半高的凳子来的,当时正是反击右倾翻案风的高潮时代。他在连队里给人送东西、叫人打钟升旗时,都会扶着一把吱呀乱叫的木凳子,我们时不时会追着喊他李瘫子,他也不生气,反而回头看我们笑,笑得一脸阴谋。这家伙有福气,在连部里做文书,不用冬季踩在水里挖渠道,不用从春到秋累死累活种条田,除了送送信件报纸、打打钟吆喝大伙上班以外,基本上不用做重体力工作。76年的秋天,“四人帮”一倒台,他像神仙一样突然站了起来,而且双腿绷得直挺挺的,居然在惊讶得目瞪口呆的人群前,扬手甩掉凳子,身体稳健有力,迈开了大步蹭蹭如飞。没过几天,他就被上面的人接走了,据说这是一个大领导家唯一的后代,回去不久,这个人就升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官位。
   在我的生活里,闻听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初,一位来新疆找亲戚的男人在奎屯客运站吃饭时误了班车,情急之下,自己爬上了一辆满是青一色男人的车子,挤着坐着被拉进某个公安农场,成了一名没有任何档案、没有犯罪案由和刑期判决的犯人。不论他怎样说,怎样申请上诉,均无结果,一片沉默。没有人相信,公安监狱部门会怎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差错,更不会无端地把一个无辜好人送进监狱劳改?结果,他无错无故地坐了一辈子监狱。直到改革开放,公安部开展全国性大清理,才发现他的案例。什么理由也没说,给了几个钱就把人直接放了。也像李遇春终于接受了组织公正的鉴定那样,穿着一身黑色的囚服、满是一头白发的他,当场就大哭了一场,依然是鼻涕眼泪的满脸花哨,荒诞不经的滑稽生活,以无妄加之、悲喜交加的方式,居然构成了他的一生。
   生活本来就无逻辑可言,甚至处处充满着意外的荒诞,这在一些特定的年代就是习以为常。就像现在和女人谈真理,和女儿讲道理,和领导比水平,你没有任何理由可据,根本没有什么占理的论点论据,甚至更无讨论的必要,它们是真理,就像有了多数就是真理一样。这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我曾经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资料,也是一个70年代后老故事。讲的是一个男人从小就喜欢警察职业,他自己买来了警服警械,自己编了警号,白天上班,晚上当警察,认真地行使着警察的职责。生活在身边十几年的老婆,好像有几次发现些什么不对劲的破绽,结果都被他用职业神秘性的借口巧妙无痕地掩盖搪塞过去。后来,能上网查询了,又遇到了敢于较劲的小警察,他就彻底露了馅被送进监狱服刑。他当假警察的行为暴露后,附近熟悉他的居民不但不去指责他,反而连连称赞他的公正执法和为民办事。后来,他的两个儿子长大了,一个考上了公安大学,一个上了武警学院,孩子们的档案里,家庭职业一栏上赫然填着:警察。
   大部分的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根本没有任何一点的意义而言。历史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什么,也不会因为你的离开变通了什么,甚至有你无你都影响不到世界和社会的任何一点。生活只是你自己的事情,与整体的社会和人间相比,你是老几,根本算不了什么。人生这么短促,即使点起了一堆燃烧着的火,大火终有冲天一亮的时刻,这也一样,你对社会的进步或后退毫无影响。即使没有一脚踏去遍地深漆的黑夜,即使没有敏感警觉的灭火者,在大火光明旺盛之际,你可能早已辞别人世,花谢枝断叶落了;你看不到被你点燃的这一堆火,最后要来的通天大亮。至于烧掉了什么,照亮了什么,甚至损毁了什么,最后只能是你看不到的一堆灰烬。
   在一些不正常的年代,不管是否愿意回顾,生活的荒诞是早就存在着的现实。你看到的很多人可能是突然死去的,其实你很明白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们早就病了很久,隐伤有过很久的痛了,身体在悄悄地蚀变。最后,才会让我们知道他的病,才会看到他的突然死亡。世界上的许多事情都是慢慢来的、悄悄走的,甚至偷偷摸摸已经成为整个事件的旋律。
   有很多人认为,人的一生是为了追求快乐幸福,这种观点的骗过我很久。后来,经过了生活的磨难,我才发现,获得的幸福不是轻易的,需要品尝多种多样的味道,比如苦难、病痛、毒辣,比如受害、心伤、失恋和失败等等,做完了这些,才能在承受谁诸多磨难之后成为人物,其中,人更需要去面对生活的荒诞。快乐幸福只是一种味道而已,长久的快乐不快乐,轻易的幸福并不幸福。荒诞也是如此,多了就不是荒诞,长久的荒诞并不显得荒诞,而是变成了一份习惯的真理;就像苦是一切味道的母本,荒诞也是人类思想的上品,是上苍恩典给人的最好礼物。
   艾略特说:“社会是由很多窟窿构成的,人们靠在一起,头盔里填满了稻草。我们都是些可怜的人,没有谁可以拯救我们,只有看到陪伴的人在我们身旁更为不幸,我们才不会那么害怕。”生活与荒诞,组成一个包容与融合万物的整体。人间的最大任务,总是在追求一种稳定的秩序,而所面对的却一个个充满悖谬。荒诞看似崇高伟大并不可笑也不可怕,它却会以成熟的专权者,完成对生活的补充或生命的颠覆。所以,有些年代的生活,我们和世界一样,原本就很荒诞。
   很多时代是人们极不情愿回去重过的,然而,一旦真正回去了虽然无奈,却也无法加以改变,所以,历史的回溯有时违人所愿,却难以避免。人类虽然能够认识到,对它们却往往会无能为力;唯一能够影响、做到的也不多,这是人的局限。但是,人类的进步更重要,就是能防止它们重新再演一遍,这才是真正的发展。如果,被发现的荒诞还在继续地进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悲哀了。
  
   二〇一七年九月五日草于乌鲁木齐市

共 32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深邃的思想是从生活中来,也会回到生活中去,在思想领域。我们习惯于从现实中洞察问题,再用哲学的思维方法解读所处的背景,所面临的难题,所见闻的人与事,从而得到答案。不管是在时间的过往里发生的荒诞的人也好,事也罢,其中必然参杂了多方因素在起作用。社会是个大熔炉,各色人等杂色其间,有时任谁也无法感知到的事情就这么奇怪地发生了,而且影响是那么的巨大。特定的环境有时会把人带入非常人预料不到的事中去。就像作者引用了五个事例来论证事实一样。那位讨账的销售科长、那个“右派”分子的医生、那个李瘫子、那个假罪犯、那个假警察,这些所谓的身份人物展示给我们荒诞的物事,其实也是对不正常的年代的嘲讽。从这里,我们感知到,生活的空间如调色板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荒诞自然也充斥其中,喜与乐组合成了人们心情的相对两面,总是生活在幸福的人们也会有苦痛之时,就如一个天平的两端,左右的砝码承载重量太过,必然会失去平衡,但是,我们往往又会去追求所谓的稳定与平衡,由此,才构成了整个生命的完整体系。作者最后引用了名人的一句话:“社会是由很多窟窿构成的,人们靠在一起,头盔里填满了稻草。我们都是些可怜的人,没有谁可以拯救我们,只有看到陪伴的人在我们身旁更为不幸,我们才不会那么害怕。”可以得见既定的哲理。这篇文章条分缕析地阐述了生活空间的荒诞与生活本质的内涵,剖析深刻,道理明确,事实充分。欣赏力荐阅读!问好作者!【编辑:伊伊秋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1709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伊伊秋水        2017-09-16 11:45:37
  期待大路白扬老师更多精彩!
刘永萍,女,笔名伊伊秋水、yiyiqiushi,江西省吉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安福县作协副主席,已发文章50万字见于《中国作家网》等文学网站,作品见于多种报刊,出版多本书集。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9-17 19:07:13
  谢谢秋水老师的编后语,写得非常好,谢谢!
2 楼        文友:你猜        2017-09-17 16:53:36
  艾略特的话真中肯,到位……老师博览群书,佩服。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9-17 19:07:36
  感谢你猜老师的鼓励!问好了
3 楼        文友:你猜        2017-09-19 10:06:41
  祝贺老师精品,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3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9-19 12:05:55
  谢谢你猜老师的鼓励,问好!
4 楼        文友:何叶        2017-09-19 10:52:53
  恭喜精品!哥加油!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17-09-19 12:06:18
  努力并加油着,问好小何社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