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专栏作家*小说征文】活塞环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小说征文】活塞环


作者:老游湖 进士,6324.6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80发表时间:2017-09-16 12:03:33


   母亲收工回家,气都不喘一口,水也不喝一口,就去厨房拿了筲箕,去到套间拿糯米,糯米早几天就碾好了。为防老鼠啃食,母亲将那糯米装在了罈子里。
   父亲见了,提醒母亲,莫搞混了。
   母亲瞪了父亲一眼,恼恨道,这都不晓得?还是个人?父亲听母亲说的这么恳切,父亲笑笑,走开了。
   伢们见了糯米,汪嚷了几天说要吃汤圆,母亲乐哈哈说,好好好,等过几天得闲了,就磨。伢们听了,喜得一蹦多高,口中纷纷叫嚷着“噢噢噢……”有汤圆吃啰!有汤圆吃啰!
   今天,队上活不多,队长开恩,收了个早工,母亲看见脚盆里的灶灰,才想起来,才去做了。母亲准备去磨汤圆粉子,满足伢们的这一小要求。家中的磨子也是现成的,只是人吃点亏就行了。
   母亲蹲在地上,用升子量了米,口中只道,一升,二升,三升……这时,有只鸡跑了来,猛地啄食了一口,母亲放下手中的升子,起身嚯的一声去赶鸡子,鸡子扑楞着翅膀,咕咕咕飞走了,声音却已没了往日的清脆,已有点含混不清了。鸡飞走了,母亲却又忘记了刚一刻的数字,母亲也不为意,倒下升子里的米,又从一开始数起。数到十,母亲见筲箕都差不多装满了,母亲这才站起,吃力地端走了。来到厨房,母亲放下筲箕,拿来脚盆,倒上米,又揭开锅盖,舀上清水,泡了,这才得闲喘口气,收拾收拾,准备去做夜饭了。
   父亲回来,见了脚盆的米,问,好多?
   母亲倒下水瓢里的潲水,回答,十升。
   其实是十三升。
   父亲哦了声,又蹲下身子,抄起一把米,疑惑地问,这是糯米?
   母亲正在灶门点火,手头动作也不停歇,回答道,这不放心?
   父亲道,我看有点像粘米。
   母亲作进已烧燃的柴草,恼恨道,鬼话。粘米扁些,糯米圆些,这都分不清?
   父亲细看,却又分辨不清了。也是,米经水一泡,都发胀了,又哪分得清楚?父亲丢下手头的米,趁这间隙,清洁头脸去了。
   伢们下学回家,见了盆里的米,又是一阵欢呼。
   父亲泼去脏水,催促道,快去做作业,吃了饭好推磨。
   大伢道,我作业蛮多。说着,去了前面堂屋。
   小伢躬着腰,作出痛苦状,口中只道,哎哟,哎哟,肚子疼,快快快,我要去上茅厕。说完,一溜烟跑走了。
   父亲见了,笑骂道,狗日的,懒屎懒尿都来了。
   母亲笑道,指望他们?
   父亲笑笑,端了条小板凳,去到灶门口帮忙作火去了。
   母亲见了,笑道,快去洗磨子。
   父亲笑着作进手中的柴草,起身走了。
   吃过饭,父亲推磨,母亲喂米,二人就这么一下一下磨着。之间,难免要说些闲话,给这枯燥增添点趣味。父亲言长,说去二三十句,无奈母亲言短,换不来一句半句,如此景况,父亲说话的瘾就是再大,也是兴致缺缺。而这样的场景,也不是一回两回。父亲母亲今年五十有五。日子也就在这枯寂中度过去了。一时间,厨房里只有这单调的嚯嚯声。
   至于两个伢们,连面都没露过一回,吃饭都比以往匆忙多了。
   父亲见了,故意问道,这忙?
   两个伢们竟异口同声道,蛮多作业。
   父亲又问小伢,肚子不疼啦?
   小伢嘿嘿笑着,扒尽碗里的一口饭,打起飞机飞走了。大伢正在埋头吃饭,见弟弟走了,大伢赶紧扒完饭,腮帮子鼓的像小山,站起身就跑了。生怕稍微迟缓点,就有祸事降临。
   父亲望见远去的两个小伢,忍不住嘀咕一句,就老子们该死?说完,又专心对付饭菜去了。
   等到糯米磨完,都已二更天了。
   父亲打着哈欠道,睡吧,明早再搞。
   母亲也跟着打了个哈欠,道,你去睡,我做几个,明早有明早的事。
   父亲听了,也只得强撑着,跟着揉搓汤圆。
   因汤圆粉子才弄出,水份未干,揉搓起来也方便。
   父亲揉搓了几个,疑惑道,感觉不同啊?不像糯米?
   母亲埋怨道,就你讲究大。
   父亲又看了看手里的粉子,闭上了嘴巴。
   约摸搞了个多钟头,搓满了两筲箕,父亲见了,边打哈欠边道,明天煮吧?
   母亲笑笑,道,你去吧,我来煮。
   父亲听了,还是强撑着,帮忙洗锅舀水盖锅盖,实在撑不住了,冲母亲歉意地笑了笑,边打哈欠,边走了。
   母亲点火烧水,这时,倒可得闲眯一会儿。等到热气蒸腾了,母亲再端来汤圆,小心地一一下到锅里。灯光虽然昏黄,却并不影响母亲的动作。待两筲箕汤圆下完,盖上锅盖,母亲坐回灶间,作进树枝,任由其焚烧。这时,又可趁空眯上一会儿。这一眯,竟眯着了。
   等母亲一觉省来,锅上早已雾气蒸腾,母亲弹跳而起,嘴里叨念了一句,该死。急忙抢过去,掀开锅盖,预想中的场景并未出现,汤圆仍象铁蛋样沉在锅底,并未浮上来。母亲操起锅铲,抄动了一下,见仍未浮上,又盖上锅盖,坐回灶间,专心作柴,睡意也全无。灶间的柴草都快烧完了,可那汤圆竟还未浮上来。母亲也不死心,又出外拉来几捆往年的棉梗,坐下专心烧火。
   天亮了。
   父亲出外撒了泡尿,又急急地跑去厨房,见母亲还在烧火,父亲也不言声,掀开锅盖,拿来筷子,用锅铲捞上一个汤圆,搛进嘴里,嚼,随着咀嚼的深入,父亲的眉头也愈皱愈紧了。父亲又捞起一个,搛到母亲跟前,大声问,这是糯米?这是粘米!
   母亲这才省悟道,我说么不浮起来哩,害我煮一夜吔。
   父亲指着母亲,半天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后来,这事等塆子里人晓得了,一时竟传为美谈!
   有个妇人倒出了实情,她郎呀,个活塞环!
   众人听了,深以为然。
   从此,母亲就得了个美名,叫活塞环。

共 21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则小故事,写出平凡人家生活的家长里短。因为伢子们要吃汤圆,父母泡米磨面弄到半夜,谁知道还是把米拿错了,把粘米当作糯米,弄得汤圆没飘起来,一个个硬硬硬的。因此母亲还得了个美名“活塞环”。平凡的生活经常孕育着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故事经常让人感动着,快乐着,而且幸福着。小说语言不多,鲜活生动,将生活中的场景一一重现,感受农家生活的温馨与甜蜜。荐赏!【编辑:雅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雅润        2017-09-16 12:10:21
  问候老师,小说写的温馨感人。老师的写作精神让人钦佩,祝创作愉快!
雅润
回复1 楼        文友:老游湖        2017-09-16 12:32:09
  谢谢,能得到教官的肯定,实乃三生有幸!谢谢精彩点评!问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