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
张虎回到了离别多年的老家——一个寂静的山村,在那个月光朦胧的夜晚。
他倒头便睡,一气呵成地睡了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不解手,睡得酣,父母不忍心喊醒他。第三天,他从香梦中醒来,吞噬了娘刚蒸好的一锅菜包子,蜡黄的脸上沁出了细微的汗珠。母亲守在一旁,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虎子,回来好,在家干,农民也有自己的活法。”父亲胡子拉碴的脸上写满宽慰和理解。
可,他觉得自己愧对了父母和乡亲。
十年前,考上重点大学的他,成了父母的骄傲和乡亲的希望。为筹集学费,父母竭尽全力,乡亲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走到村头,回望送行的亲人,默默发誓要好好求学,将来在城里干一番事业,报偿家乡父老。
大学毕业后,他申请了创业基金,立志在省城创业。学食品专业的他决定从方兴未艾的餐饮业做起,以小吃开始,而小吃中他钟情于母亲做的菜包子——素雅、淡然、实惠又保健。在考察市场时,他看到许多包子店在选材、加工、卫生、服务等方面都差强人意。他觉得施展拳脚和实现理想的机会来了,凭在校学习的厚实理论和农家生活的丰富体会,把握十足,信心满满,豪情万丈。
可事与愿违,他中规中矩做包子,没有赢得大家的赞赏,吃客说平淡无奇,素得乏味。
不到半年,倒闭了。
痛定思痛的他,不惧失败,向几个家庭富裕的同学阐述自己的计划和理想,撺掇他们助力。同学们为之感动,借给他十万,他的创业旅程得以继续。
张虎这次改弦更张,做起了卤猪蹄的生意。他舅家是中医世家,所以卤猪蹄的用药难题不成障碍,只要加工环节严格把关,一定会做出上品来,也一定能够在这个城市有自己的一“蹄”之地。
来尝新鲜的顾客不少,可半年过后,人希板凳稠了。大家不是说卤猪蹄味道不纯正,而是觉得吃起来不能让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
在凄清的期待中艰难地熬了一年,还是难逃倒闭的宿命。
张虎债台高筑,上次亏欠只是薄霜,现在霜上加了厚雪。
思忖半个月,张虎觉得自己对顾客的需求把握不准,有了这两次失败的教训,自己定能把准行情,领悟顾客心理,不会再栽跟头,胜利的曙光会在明天悄然升起。
可是他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资本。怎么办?
苦思冥想,无计可施。沸腾的省城霓虹闪烁,阡陌纵横,可他找不着出路。最后,不得不有求父母。父母得知他的困境,把家里所有积蓄——筹集多年准备给他结婚的两万元,外借亲友三万元,都寄来了。
他开了羊肉汤馆,从家乡买来土山羊,用山木的文火通宵达旦的熬呀熬,那汤乳白细腻滑溜,肉也清新脆嫩爽口,膻腥中透着馨香,鲜润中蕴着劲道。
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收入不错,张虎面如春风。可好景不长,最后只有少许老客户认这里是真土山羊。周围好几家“土山羊馆”把他团团包围。
撑不下去了,坚持意味亏损,不得不黯然收场。
他荡产了,还好,孑然一身的他不会倾家,也无妻离子散之虞。
债台高筑的他现在雪上又覆霜。
他在这座自己眷恋的城市,举目无亲,寥寥无几的朋友不再相信他的豪言壮语,夸下的海口让他信誉扫地。
他坚持留下,因为他无路可退、无路可逃。他靠着勤奋、诚实,夜以继日地在餐饮行业里为他的老板们打拼,不遗余力地出卖着自己的智慧、体能和青春,一点一滴地积累,三年下来,还清了同学们的帐。
他身体单薄得如秋蝉的羽翼,生命的坚持到了极限,他不能再挑战自己的肉体了,再往前就是万丈深渊。
他想家了。在朦胧的月夜里,他摸摸索索着回到那个熟悉又寂寞的村子……
吃过包子的他抬头看一眼父母,心中荡着愧疚和踏实,也漾着眷恋和感激,更藏着委屈和愤懑。
“虎子,甭憋屈坏了,城里人都是生意经,猴着呢,俺老实人在农村过自己安稳的日子也挺好。”娘附和父亲的话。
虎子没话,默然得如山林里的木桩。
一个星期都如此。
舅来看张虎,问:“卤药方子是我家的绝配,怎么会打不开市场呢?”
眼泡红肿的虎子砸吧砸吧嘴说:“我到多家饭店卧底打工,得知他们用了不该用的材质和料子,博得顾客的眼球和口感,让顾客上瘾……常挂羊头卖狗肉……”
哦——舅舅点点头。
“对!俺不做,穷死也不能那样做。”父亲站起来沉着脸说。
“黑心钱赚不得,也使不得。”母亲一面用围裙擦手,一面也愤然。
“爹、娘,我欠再多的帐,都能承担,也能还清,可我不能欠良心帐,那样的帐我永远也担不起、还不清!”张虎攥着拳头说。
爹娘脸上露出了微笑——咱娃没变,好!
第二天,晨雾未散,父子俩一道扛起锄头下田去了。没有露面的朝霞在东方等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