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父亲的床

精品 父亲的床


作者:一蓑烟雨独为客 秀才,2416.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03发表时间:2017-09-18 16:11:25

父亲的床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到咸亨酒店喝酒时,面对一群馋孩子,他张开五指罩住仅有的一碟茴香豆,嘴里自言自语地说:“多乎哉,不多也!”对于年迈的父亲来说,能让他感觉重要的人和事,已经和孔乙己碟子里的茴香豆一样不多了。自打患了脑梗,半边身子不灵便,再也不能拎起铁锹锄头到园子里耕耘播种了,再也不能骑上摩托,至少是电动自行车去二十几里外的他姥姥家西关屯看海了,特别是后院的老刁大哥死了以后,连去十多里地的思拉堡小镇洗温泉,也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现在,对于他,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最重要的就是手杖、轮椅和床了。它们陪伴着他的白天和黑夜,比菲佣和锡克族警卫还可忠实可靠。儿女倒不少,男男女女五个,可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事情,而且还不在身边;老伴身体虽然还好,可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也不能整天只围着自己转。而这手杖、轮椅,这床却出奇地听话,啥时候需要,啥时候贴身服务。
   那手杖就放在轮椅或床边上,伸手就能抓到;轮椅静静地放在卫生间门口,只要自己想出去,推到楼门口,然后慢慢地坐进去,两只手搭在轮子上,使劲一拨,它就出发了,沿着自己的目光,向着大枣树下面的那片阴凉驰去。床虽然不能动,但时刻听命,静静地候着,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觉得累了、乏了、困了,躺上去即可,尽管它不堪重负,会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就像老仆人偶尔发几声呻吟,过后却是全力支撑着,让他舒舒服服地休息。他不翻身,它悄无声息;他翻身或起身,它又发出一阵轻轻的呻吟。
   父亲的病发得突然,八十岁的时候,我在营口买房,父亲得知消息很高兴,骑上电动自行车就奔来了,一百多里,电动车蓄电池根本不够,七十多里时,就没了电,父亲竟然脚蹬了三十多里路,进门时,惊得我们全家目瞪口呆。我领他到楼下小饭店要了一斤水饺,他自己全吃了,一个没剩。吃完饭,睡了一觉,我利用他睡觉的时间,给电动车充了电。他睡醒了,起身要走,我们苦苦相劝,执拗的老父亲说啥也得回去,无奈,我们只好由他。父亲又骑着电动车回了老家,傍晚时途经望海寨,在一家豆腐脑店要了一碗豆腐脑,让店家帮着给电动车充了电,掌灯时分回到家里。认识的人都说:“这老爷子能活一百岁。”
   谁曾想,在他八十二岁那年七月十五,吃了妈妈包的饺子,到楼下石凳上坐着,等天黑时想回家就起不来了,一只腿疼,不好使。妈妈赶紧到隔壁小区,喊来我大妹妹和妹夫,送他去了区医院。病情却越来越重,到第二天,半边身子完全失去了知觉,吞咽功能几乎丧失,说话含糊不清。可把我们吓坏了,我们姊妹兄弟五个轮流陪护,在医院足足住了二十多天,然后,又去了沈阳苏家屯血栓病专科医院,总算让他重新站起来了,起初走路往一边栽,后来慢慢地拄着棍子,可以拖着一条腿趔趔趄趄地走到楼外去……
   那以后,父亲变得木讷沉默,怯懦孱弱,自私偏狭,冷漠戾气,甚至有些猥琐,那个谈笑风生,喜欢纵横捭阖、谈古论今,坚强刚毅从不唉声叹气,也从不习惯皱眉头,心胸豁达、敞亮大方,重情重义的父亲不知道哪里去了,呆滞的目光里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热情,呆傻的模样让家人都感到陌生。亲朋好友来了,他张嘴便哭,可擦过眼泪,便无声无息,好像忘记了人家一样。人的生命,到了只有轮椅和床是最贴心的伴侣,这是多么不幸和悲哀啊。尤其对于父亲来说,更是如此。父亲的一生,虽然不算显赫,也没啥值得荣耀的,但和左邻右舍的同龄人相比,却也很值得儿女为他骄傲和自豪。
   父亲十六七岁时,东北刚刚解放,他毅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就读于解放军沈阳军官预备役学校。学校对于他这个农村孩子来说,无异于五光十色的万花筒,琴棋书画、文史地理、数理化哲,音乐体育,都要学,前途一片光明。可是,由于他姨夫戴着“坏分子”的帽子,他姑父解放前做过反动会道门的“引进司”,几次重要的选拔,都是在最后一关政审时被淘汰掉了。他的战友,有人去了驻外大使馆做了武官参赞,有人去了军事基地任要职,有人做了铀矿和兵工厂的军代表。后来赶上第一次大裁军,他们学校被改编为沈阳公安部队,相当于今天的武警吧。面对一次次落选和部队改变,他不免灰心,便要求复员。投奔了他在大连工作的叔父,叔父把他引荐到一家企业学钳工。在工厂里因办黑板报引起了区文化局的注意,被选拔到区文教局做文化教员。假如他继续坚持,也会有不错的前景。
   1962年,他不忍心年过半百的母亲独自支撑着一大家的生活,父亲病重,弟弟妹妹们尚年幼读书,母亲太累太苦。他响应国家号召,自愿回乡务农,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家乡。回乡后,立刻被任命为八家子村党支书,成了当时农村最早的村支书。文革中也曾受到触及,但由于他思想坚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业绩显著,为人又热情大方,很快就被重新启用,到公社工作,做过公社砂石管理站站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了社办企业,他先后担任公社机械厂、综合厂、化工厂的支书兼厂长,为这块养育了他的土地流干了汗水,用尽了智慧,在整个公社十五个大队名声极佳,深受尊敬,多次被评为公社优秀干部、优秀党员,还是县劳动模范呢。但由于他一直与他姨夫、姑父,后来是与我那个“坏分子”外祖父划不清界限,所以,一直没能转为国家正式干部,一次次机会都被别人挤掉了,直到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社办企业也都改制了,他只好戴着一顶“白帽子”回家了。
   那时候,农村都睡土炕,而在他任职的单位办公室里,也都有一张床供他午间休息用。但他睡惯了火炕,不习惯躺在那软踏踏的床上休息。午休时间,他坚持打乒乓球,直到六十岁他还曾经代表公社参加全县乒乓球比赛,而且还能拿到名次呢。
   五年前,村子整体动迁了,父母也搬进了楼房,没了火炕,父亲很不适应。装修房子时,父母都不要床,非要在卧室里打一张大铺,说是躺在火炕睡觉安稳踏实,热乎乎的火炕一烙,腰腿都舒服。等到父亲病了,进进出出卧室不方便,而且客厅里还能躺着看电视,还能和人唠嗑,所以,才同意买了折叠床放进客厅。这就成了父亲整个白天休息之所。父亲本来身子就重,再加上半边身子不听使唤,越发显得笨重。而那只小而窄的折叠铁床,身单力薄,每次父亲沉重地坐下,它都要发出“咯噔、咯噔”声,父亲重重地一仰,躺下来,铁床便“吱吱嘎嘎”地响半天。当父亲睡醒觉想起来时,他的僵硬的身体无法再像以前一挺,抬起头,直直地坐起来,他要使劲地抓住床沿,才能让铅块一样沉重的身体离开床铺。这时,那铁床简直像要被生生撕裂一样,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当时我们就担心它承受不住父亲的重量,果不其然,没到两年,那床便出问题了,父亲总是从一边坐下、躺下,醒来还两条腿吊起来坐在那里,铁床靠外边的一条横梁,由于承受的重量最多,也最沉,竟然塌了,断掉了。开始时,母亲找来纸箱、砖头,垫起来,后来垫不住了,就叫弟弟处理。弟弟查看以后,决定维修,把床拉到维修部,让人家用电焊给焊上了。谁知道,这家伙决意要罢工,焊好后,没到一个星期,就又坏了,不仅原来塌下去的地方又断裂了,而且其他好几处也都发生了断裂。
   床是不堪重负断裂的,而曾经健壮有力的父亲,又何尝不是被生活的重负压倒的呢?我知道,现在唯有一张舒适的床铺最能让父亲心安,就和大妹妹一大早打车去了鲅鱼圈,跑了好几个家具店。家具店里各式精美的床令人眼花缭乱,但却大都是双人床,而父亲家客厅里只能放一张小单人床。好不容易寻到了单人床,相中了,不是没有现货,需要订制,就是价格高得出奇,令人咂舌。女儿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上网呀,于是,让女儿在网上好一顿筛选,二三百块钱的,价格便宜,但我害怕质量不好,不结实,买来几天再坏了,还得换,千八百块的又有些太贵,怕父母不接受。最后选了一张带床垫一共四百五十元钱的,说是一个星期可以快递到家。于是签单,付款,等货。
   短短四天,快递就把床给送到了家。星期天,利用休息日,我召集了我女婿和大妹妹的女婿,拆包、组装,没多久,一张散发着松木好闻的气味的木床便拼装起来了,可是床垫没到,父亲还不能躺上去。床垫是用汽车递过来的,而床则是零件打包用高铁运来的,所以床比床垫快。利用等床垫的时间,我又让大妹妹的女婿,搞家庭榻榻米装修的样式,给新床靠外边的横梁加装了两个支点,跟床腿一样。如此一来,这张看上去不如铁床结实的木床,成了“加重型”的了,相信它完全可以承受父亲的沉重。
   又过了两天,床垫到了,是棕榈皮做的,不软不硬,很适合父亲的需要。一切安顿好了,父亲有了舒服的新床,又可以坐躺自如,惬意地酣睡,安然地休憩了。昨天,母亲在电话里说,多亏了两个孙辈女婿(当初,母亲还不同意找他们两个来帮忙呢,说人家上班工作都挺累的,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还得来干活),并告诉我父亲很满意。听了,我也安心了。孝道,应该是传家之宝,让孙辈也及早参与进来,未尝不是好事。何况床对于父亲来说,重要得不能再重要了。一个八十四岁患了脑梗行动不便的老人,白天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坐上轮椅出去晒晒太阳、透透空气,到了晚上,或者阴天下雨、刮风下雪天,除了躺在床上,回忆和咀嚼往事,他还能干什么呢?床,托着的不仅仅是渐渐背叛他的身体,还有充满着悲欢离合的梦,有令他想抓又抓不住,想忘又忘不了的无尽往事,有他在死神令人恐惧的脚步声里瑟缩发抖的灵魂。作为子女,我痛苦于无法也无力帮他驱除那深深的恐惧,只能尽力满足他少得可怜的要求,比如一张床……

共 376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父亲中风偏瘫了,进进出出卧室不方便,而且客厅里还能躺着看电视,还能和人唠嗑,所以,才同意买了折叠床放进客厅。而那只小而窄的折叠铁床,身单力薄,每次父亲沉重地坐下,它都要发出“咯噔、咯噔”声,父亲重重地一仰,躺下来,铁床便“吱吱嘎嘎”地响半天。当父亲睡醒觉想起来时,他的僵硬的身体无法再像以前一挺,抬起头,直直地坐起来,他要使劲地抓住床沿,才能让铅块一样沉重的身体离开床铺。这时,那铁床简直像要被生生撕裂一样,发出令人心悸的声响。没多久,这张铁床“罢工”了,最后不得不在网上选购了一张散发着松木好闻的气味的木床父亲有了舒服的新床,又可以坐躺自如,惬意地酣睡,安然地休憩了。作为子女,无法也无力帮父亲驱除病痛,只能尽力满足他少得可怜的要求,比如一张床……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919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18 17:09:43
  给父亲修床、买床和组装的经过,就是一次孝心的演练。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19 16:16:10
  谢谢武戈编辑,编辑精心,点评恰到好处,令人钦敬,敬茶、握手以致谢意!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09-19 08:55:21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问好秋安,学习:父亲的一生,虽然不算显赫,也没啥值得荣耀的,但和左邻右舍的同龄人相比,却也很值得儿女为他骄傲和自豪。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19 16:17:33
  谢谢借双慧眼看世界老师的光临留评,愿多向您学习。祝秋季安好!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19 09:47:19
  一张床铺体现了儿女的孝心,并且有后人接力传承。恭喜获得精品,期待佳作连连。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19 16:18:36
  成绩尤可贺,定当更努力,祝老师金秋愉快!
4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09-19 10:35:50
  百善笑为先,祝贺佳作获得精品。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4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19 16:19:28
  谢谢平淡如水老师光临留评,愿多多给予指教,顺致金秋安好!
5 楼        文友:真草隶篆        2017-09-19 11:26:30
  父子情深,文章感人。以床为主要内容,表达爱心,构思颇有匠心,不愧是精品。以愿做一张床做结尾,表达孝心,也更加感人。
   欣赏了。遥祝吉祥如意。
回复5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19 16:20:34
  谢谢真草隶篆老师光临留评,自知水平有限,还需多向文友们学习,顺致金秋安好!
6 楼        文友:辽宁玉儿        2017-09-19 19:01:10
  你好,很高兴在这里看到了老乡的文章,拜读了你的大爱,敬佩!
回复6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20 10:35:18
  谢谢老乡文友来访留评,我也很高兴认识您,望常来常往,互相学习和交流。祝金秋安好!
7 楼        文友:樱雪        2017-09-20 15:11:51
  一张普通的床,一段真挚的情,一份难忘的感动,今生最宝贵的财富。父子情深,洋溢于字里行间,对父亲的孝敬,显而易见。很好的文章,具有指导意义。拜读学习,问好老师,期待更多佳作。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7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20 17:01:56
  感谢樱雪文友的关心、鼓励,倍觉温暖,倍添信心,倍增勇气,望多多指教,并希望有机会向您学习。握手、敬茶,顺致秋安!
8 楼        文友:沙漠之魂        2017-09-21 14:30:05
  拜读老师精品之作,受教!字里行间流淌着父与子间的真挚的、血浓于水的小事大爱。质朴、感人。愿我们都能在父母年迈之际,做他们的一张床,一个轮椅,一支拐杖。
   问老师好!
回复8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22 15:56:51
  谢谢来访留痕,握手致意敬茶以谢,祝好!
9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09-21 19:53:52
  喜欢烟雨老师的文章,真诚,情浓,感人。敬佩老师的孝心!父亲的身体牵动着家人、亲戚大小人的心,满满的关爱,满满的感动!祝老师的父亲早日康复!
回复9 楼        文友:一蓑烟雨独为客        2017-09-22 15:59:04
  谢谢,秋风逢红叶,真情两相知。遥祝安好,敬茶以谢!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