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韵】杂文(外一篇)
之一一分钟演讲——人际关系杂谈
跟人说话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1、我正在说的话题,对方有兴趣继续听下去吗?2、我占用对方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了?把握不准的话,最佳选择是赶紧停止说话。废话多是浪费生命。占用别人的时间多呢?用鲁迅的话说,那是“无异于图财害命”。爱说话又爱打断乃至干扰别人说话的人,他的知识档次和修养水平将提高得非常慢,非常慢。而耐心听别人说话的人,赚取的却是别人的新知识、新见解,捡了便宜又为下了人,实在是聪明之举。沉默是金呵!
不要去巴结比你高的人,越去巴结那些地位高、钱财多、本事大、学问深、成就突出的人,他们越是看不起你。也不要在比你低的人面前逞能、摆阔、诉说家族的光荣和个人的成就,不如你的人只会嫉妒你的这些优势。
写于一九九八年
之二闲谈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是相通的,因此,艺术无国界,音乐尤其无国界。
爱听外国歌曲的人不见得都能听懂外国人唱的是什么,但能体会歌曲所表现的人类相同的情绪、共有的感情,欣赏声音和谐搭配的美妙和独特的演唱技巧。这和听没有歌词的音乐也能打动自己一样,你听的多了,欣赏能力自然就会越来越高。如中国的二胡曲《光明行》表现的进取精神、《二泉印月》对往事的无奈追忆、《江河水》对苦难的哭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一个爱情故事的非常有层次的叙述,等等,都说明没有歌词的音乐照样动人,更何况有歌词的外国歌曲呢。
我们过去不懂合唱,参加合唱团后有了一定的合唱意识,见的也多了,现在不仅懂一些了,还能评论“评委们”对参赛者打分儿时是偏高了,还是偏低了,说明我们的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大大提高了。请记住这样一个道理吧:吃东西太单调了,身体就会缺营养;对艺术门类接触太少的话则永远是个低档次的文艺爱好者。你看著名音乐家雷振邦,他曾到祖国各地“采风”,所以,由他作曲的《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战洪图》等电影,在音乐处理上绝不雷同,用不同的风格打动了亿万观众。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女儿雷蕾广泛学习各种音乐,为《便衣警察》《四世同堂》等电视剧作的主题歌,也是风格各不相同,但都烩炙人口,让人久久难忘。
决心用歌声来点缀晚年生活的我们,由于先天的原因、后天的各种条件的限制,虽然不可能人人都会成为歌唱家,但只要我们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人类的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可能会成为高水准的欣赏家,成为一个很有文化的听歌人。
写于二000年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