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上海知青与东至四十年的岁月

编辑推荐 上海知青与东至四十年的岁月


作者:汪国彪 布衣,26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534发表时间:2017-09-20 08:27:22
摘要:在一代知青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以“备战备荒广积粮”为目标和动力,东至新开垦建设起了一万多亩的山间林地和梯田。早已返城的知青们,一生都忘不了那段苦难但磨炼人的岁月。

上海知青与东至四十年的岁月 文革期间,上山下乡运动风起云涌,上海分赴祖国各地的知青人数为111万,占全国1700万知青人数的1∕17%。在皖南的安徽省东至县,仅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先后就有1571名上海知青远离繁华的大都市,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来到这里插队落户。他们分别在东方红、前进、建新、良田、官港、花园、木塔、利安、泥溪、西湾、永丰、昭潭、东胜、铁炉、青山、合镇、香口、东流、姜坝、庆丰、瓦垅、张溪、白笏、坦埠、汪坡、五丰、普庆、平原、洪方、马坑、石城、长安、长岭等三十几个人民公社的边远山村,留下了青春的印迹。这些人当年和生产队贫下中农同吃住、同劳动、同生活,记着工分,吃着粗粮,干着革命事业。先后又有合肥、铜陵等地数百知青的加入,并与当地回乡知青一起建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地知青用青春编织着在东至这块“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故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东至,仍保留着大片处于自然生态状况的茂密森林和田地,多姿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让知青泛味的生活也滨纷多彩。在知青岁月中,这里有奋进的乐章,有抒情的诗歌,有不了的情缘,有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他们在东至这块革命的土地上垦荒、伐木、挖塘、修渠、筑路、盖房、犁田、栽秧、割谷……在一代知青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以“备战备荒广积粮”为目标和动力,东至新开垦建设起了一万多亩的山间林地和梯田。早已返城的知青们,一生都忘不了那段苦难但磨炼人的岁月。
   当年的皖南边陲、山里乡村,风光虽好,但生活、工作场景绝不是经过40多年发展后,今日游客们在皖南的所见所闻:到处是能歌善舞、漂亮的姑娘小伙、健康幸福的生活,具有皖南地域风味特色的餐饮和娱乐节目。仙寓山、大历山叹为观止的美景,升金湖亚洲重要湿地的原始风貌,南溪古寨多姿的民族风情……当年,上海、合肥、铜陵、东至四地知青在东至普遍遇到的,是超越体力极限的繁重劳动和仅能维持生存的粗劣伙食,有过的清贫、困惑和无奈,又在各经领导和当地父老乡亲的鼓励下,面对极其恶劣的条件,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四地知青在东至的革命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等,把自己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献给了东至。据我所知,东至上海知青吴根龙、王世昌就是在劳动和工作中永远地走了。和其他各地知青一样,上海知青在东至的历史,是一部与东至各族人民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的历史。大部分知青接受锻炼后,或先或后地被推荐上了大中专学校、机关、工厂、矿山和企事业业单位,也有少数参军走了的。剩下少数是所谓“成份论”殃及的子女,在农村待的时间较长些,吃了不少苦,也和当地农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阶级感情。
   在1979年大返城的浪潮中,大部分知青如潮水退却般返回了故乡上海,但仍有不少来自周边省、市(包括上海市)的知青或经大学读书,或经党校培训、或经工作调动,从各地汇聚到了县城、省城。也有极少数因多种因素叠加,便“扎根农村一辈子”和当地农民结了婚,不愿夫妻分离留在了第二故乡,或成为安徽省和东至县厂矿企业、机关学校中的一员。他们中有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有的是教授、科研人员、有的成了干部、新闻工作者、有的顺应时代潮流,成了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家。这其中上海知青占比不在少数。据统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在上海知青分赴安徽七十多个县(区)中,东至县是放手提拔任用一批上海知青进入各级领导层最多的一个县份。仅在东至县城,就有10多位上海知青被提拔为科局级领导干部,现在沪的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会长范秀梅同志,当年曾任东至县委组织部长,是上海知青中的优秀代表;上百名上海知青成为县里厂矿企业或基层单位负责人,这些上海知青为东至县域经济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汗水和智慧。
   40年岁月,上海知青对东至这片热土一往情深,心系东至。原铁炉公社党委副书记(现上海知名企业家)黄敏、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秘书长赵衡康、上海电气人力资源培训部主任虞国平(原张溪中学英语老师)等,多年如一日坚持每年回第二故乡走一走、看一看,探望当年关照过自已的“黄毛妈”;《东至知青》网站主编余成龙和知青战友一道回东至故地看望当年的老队长;当年在东胜公社(现为龙泉镇)插队知青彭国维的《老支书——我来看你来了》,真情实意,感动了当时的整个黄荆大队;梁思恩同学当年因“家庭历史问题”艰难插队到良田公社乃滩大队,老支书慧眼识珠举荐他担任乃滩小学民办教师,结果一不小心,和几个“臭老九”将乃滩学校建成小学到高中一贯制又红又专的红旗学校,是当年安徽省勤工俭学的样板,让梁老师后来执教上海大学,一直苦苦思考着中国教育成功之处在哪?(《乃滩教学奇迹启示录》);《知青树》中的上海女知青王根娣因94岁高堂老母特别需要照看,一直想回乡就是未能成行,但和当年农村姐妹汪腾芳常年有电话联系,嘘寒问暖,泪语涟涟,相约再见;下放张溪公社东田大队的董魏中,坚守东至四十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直到现在仍是台里被央视和省台采用稿件最多的优秀主任记者;上海知青朱国文成了东至大渡口人的女婿,退休后夫妻上海、东至两边住,在上海很优秀的儿子又娶了大渡口籍的妻子,两代人与东至根系相连,和东至分不开了;县水泥厂老厂长潘祖法扎根东至四十载,一直留在东至,为东至的建材事业作出重要贡献;2012年4月19日,209名东至上海知青怀着一颗热烈和热爱的悠悠之心,含着一腔感动和感恩的真切之情,伴着总在追忆和追梦的思乡之恋,来参加东至县委、县政府主办的“2012—感恩桑梓山水情”的大型文艺联欢会,受到了东至县领导和插队乡亲们的热情接待,升华了当年并肩奋斗在东至的革命情谊。这次活动中,不宽裕的上海知青们,还捐建了革命老区汪坡中心小学的图书室,取名“东至上海知青爱心图书室”。作为两地“击鼓传花”的回声,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张溪片区于2014年元旦邀请《东至知青》博克热心人士佘建民、汪国彪赴上海参加“2014年东至上海知青新春团拜会”。当年10月又传来喜讯:上海铁路局批准东至至上海的火车班次开通了,这是东至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作出的又一善举,为广大东至上海知青回乡走访、考察等提供便利是其动因之一。从官方到民间,友谊互动像东至山区的一座座大山一样连绵不绝!
   灵山秀水有当年上海知青在东至重整河山的功绩,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虽清贫和艰苦但也强健了他们的体魄、锻造了他们的品质、升华了他们的精神。坎坷可以铸就人的意志,曲折可以磨炼人的性格,1571名东至上海知青中,就有些人因此而厚积勃发,据东至上海知青反映:回城后有做到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位上的;有担任市政府参事室参事的;有出任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副局长的……都在东至这块土地上历炼过,一起下过乡,一起乘坐过“东方红”号江轮来的……他们为第二故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0年的岁月一路走来,无论是已离开的、返城的,还是留下继续工作的,当年满头青丝的上海知青如今都渐染白霜;当年的浑浑噩噩如今都已知天命了。尽管岁月沧桑,那段铺陈于身后的一行如歌如泣的青春足迹依然日久弥新,所以,上海的东至知青还经常相约相聚在一起,他们成立了自已的社团组织“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宗旨是“守望相助,抱团取暖,互相关爱”。在这面旗帜下,东至齿轮厂知青员工、东至水泥厂知青员工、东流化肥厂知青员工等都定期相聚,相互问安,畅叙友情,合影纪念,有《东至知青》博克为证。
   东至人民对上海知青非常有感情。正如县领导在接待会上动情且肯定地说:“遥想当年,感慨万千。在你们正值青春壮丽,风华正茂的时候,你们怀着满腔热血,从繁华的上海大都市,千里迢迢,一路风尘,来到当时还非常贫困落后的东至乡村插队落户,你们把人生最美好、最壮丽的青春献给了东至这片热土,你们对事业的热忱和献身精神激励着东至人民,你们带来的都市文明和儒雅之风感染着东至人民,这一切已经化为永恒,铭刻在东至人民的心中。”对一直在东至工作至退休回上海的知青们,只要是有户籍、工作档案或劳动保障等方面的需要,由本人提出申请,按程序统一、标准统一优先办理,或交由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代为办理,县分管领导督办并开通绿色通道,以彰表上海知青和东至人民一起经历战斗过的共同岁月。
   2015年元月,东至上海知青理事会又作出决定,为了记录历史,传承后人,维系和东至不灭的情感,拍摄一部《岁月留痕》的纪实片。为此他们派专人到东至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得到大力支持,县委宣传部、县档案局、县电视台及有关乡镇等都积极行动起来,和上海知青一道走访、采访、取景、拍摄,为弘扬服从大局、艰苦创业、为国尽忠、懂得感恩,提供正能量。
   岁月——上海知青与东至四十年,让东至与上海知青结下了不了的情;《岁月留痕》又将让上海知青与东至留下无尽的缘!

共 356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知青,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事象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特定时期特定人群的历史名词。知识青年本义是泛指有知识的青年或特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但通常说的知青,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19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上海知青却与东至农民结下了浓厚的感情,这应该是知青的另一种人生收获吧。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20 11:00:30
  知青岁月,历久弥新,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汪国彪        2017-09-20 14:54:34
  “遥想当年,感慨万千。在你们正值青春壮丽,风华正茂的时候,你们怀着满腔热血,从繁华的上海大都市,千里迢迢,一路风尘,来到当时还非常贫困落后的东至乡村插队落户,你们把人生最美好、最壮丽的青春献给了东至这片热土,你们对事业的热忱和献身精神激励着东至人民,你们带来的都市文明和儒雅之风感染着东至人民,这一切已经化为永恒,铭刻在东至人民的心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