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蒲苇,在湖畔盛放明媚

编辑推荐 蒲苇,在湖畔盛放明媚


作者:阿榧榧香 童生,510.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40发表时间:2017-09-26 17:13:25
摘要:只要给它一池水,便能还你一方景。

蒲苇,在湖畔盛放明媚 第一次知道蒲苇这种植物,是中学的时候读到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里的一段描述:“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我记得当时,老师是要求我们全文背诵的。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人把它与后来的《木兰词》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可以说是达到了乐府诗的高峰。对于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其坚贞正是用磐石和蒲苇来表现的。
   我很难以想象,一种禾本植物,其坚韧居然可以与石头相比拟。焦仲卿是男人,如石头一般坚硬。刘兰芝是女人,如蒲草般柔软,却一样百折不挠,为爱情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然,蒲苇到底不是磐石,不会“方且厚”,经得起风雨,历得了摧残,因此“可以卒千年”。蒲苇只是“一时纫”,残酷恶劣的环境,对它造成的损坏是致命的,于是,只能无奈地“便作旦夕间”。刘兰芝其实也错了,磐石纵然既方且厚,可是,在得知兰芝死讯后,却“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在某种程度上说,磐石也是脆弱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蒲苇只停留在一些感性的认识上。甚至偶尔看到,也会把它当成芦苇。或许是因为刘兰芝以蒲苇自喻,我便给蒲苇披上了一层贤惠坚贞女子的外衣。因为太美好,所以,并不觉得湖边桥畔仿佛随手栽种的植物,竟然会是蒲苇。
   蒲苇和芦苇还是有区别的,首先在于它们的花型。蒲苇的主要观赏部位是它的圆锥花序,大而稠密,能够长到50-100厘米;芦苇的花型则没有这么稠密,虽然芦花飞时也让很多摄影爱好者为之倾倒。其二,蒲苇是丛生的,而芦苇是单生的,所以即使不是花季,也能够很轻易地区分开来。
   《荀子•不苟》中曾有记载:“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高度赞扬了蒲苇的品质,纵然柔弱,却韧劲十足。因此杨倞便作批注:“蒲苇所以为席,可卷者也。”
   读到这里,我才明白,我们幼时睡的蒲席,原来竟然是蒲苇这种植物编织而成的啊!实在是我有眼不识泰山了。
   让人惊奇的是,蒲苇这种禾本科蒲苇属下的植物,原产地竟然不是中国,而是南美的阿根廷和巴西。《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汉末的作品,刘兰芝以蒲苇自喻,说明彼时这种植物已经广被栽种,和石头一样,是被广大老百姓熟知的东西。或许,虽然同样名为蒲苇,其实,却并不是同一种植物?看着敔山湖畔的蒲苇丛,我疑惑地想。
   蒲苇的分布范围很广,中华大地除了高原地区,几乎都有它的踪影,从东北到华北,从华中到华南和华东,在盛夏初秋的时候,都会看到它圆锥形的大花序。
   所以韩愈诗中有云:“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蒲苇对生存的环境要求真心不高,只要给它一池水,便能还你一方明媚的景。

共 10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蒲苇,是禾本科蒲苇属下的植物,原产于阿根廷和巴西,分布在华北、华中、华南、华东及东北地区。《孔雀东南飞》的写作年代,一般认为是汉末的作品,刘兰芝以蒲苇自喻,说明彼时这种植物已经广被栽种,和石头一样,是被广大老百姓熟知的东西。韩愈诗中有云:“我有一池水,蒲苇生其间。”蒲苇对生存的环境要求真心不高,只要给它一池水,便能还你一方明媚的景。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09-26 17:44:59
  蔳苇,只要给它一片水域,它就奉献给人们一片明媚的风景。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阿榧榧香        2017-10-03 21:07:15
  多谢老师鼓励,祝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