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变迁】路为谁修(征文·小说)

编辑推荐 【流年·变迁】路为谁修(征文·小说)


作者:柳雅散人 秀才,1164.5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97发表时间:2017-10-01 16:13:04

一大早,换狗就在自己的禾田边上转悠。实际上,自从得知了这里要修路,换狗有空就跑到这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旁,痴痴发呆。他是真的想不明白,难道这么好的田,还没有毁掉修路发得来?
   夏阳像块烧红的铁,早晨一出炉就烙得人身上生痛。但换狗似乎不觉得。他望着那朝阳下显得更金黄,沉甸甸就要马上收割的稻子,心想若无这烫人的太阳,怎么会催得稻子熟呢?万物生长靠太阳嘛。
   馒头从田塍上小跑过来,脸上淌着汗,人未到声先到。换狗哥,不好了,要出大事情了!
   换狗和馒头是堂兄,一个六十挂零,瘦如温驯的狗,一个五十好几,胖如馒头耙,也许两人的小名,就是因各自的模样叫来的。只有四十多户不大的武家村,能走的男丁都外出打工了,基本只剩下这对堂兄弟,一直不愿出门。换狗年长,便非他莫属地当了村长。换狗不知道村里出了啥事,赶紧问馒头,馒头,出了么事?这样慌慌张张的?
   随馒头回到村里,只见村西口已经集拢了不少吵吵嚷嚷的妇女,路边上一长溜摆了十几只粪桶,一股臭味随风乱舞。饶是他换狗是个早已嗅惯了粪香的庄稼汉,也不觉微微嗤起了鼻子。换狗一看此阵势,心下便有了数,不由将眉头皱得更紧。
   武家村应是个从不与世争强好胜,安分守己的村庄。祖宗传下的遗训是,穷就穷点,苦就苦点,只要能守住繁衍生息的土地和湖泊,光大武家就行。武家村紧邻鄱阳湖,湖中那倚村相望的山清水秀的武公岛,便是武家的祖先取名的。历史上的武家人自然主要靠打鱼为生,只是近代由于湖里的鱼越来越少,不得已才渐渐改弦易辙,无奈地背井离乡去打工。村里那不多的土地,之前只要是适逢鄱阳湖汛期发难,便常常水淹无收,后是政府作了拦湖坝,才基本上消除了隐患。但也虽然算不上穷乡僻壤,却是仅维持温饱,能划入新时代的贫困之列。然而,武家人一直牢记祖训,不求锦衣玉食,只求幸福平安。常说高楼万丈,只需夜眠六尺,山珍海味,只需一日三餐。无论别人怎么去致富,他们都历来不眼红,似乎是世代都看破了红尘,知足常乐。
   数月前,乡里邝乡长找到换狗,说国家来了政策,县里为了发展旅游,更为了帮助武家村脱贫,准备把武公岛打造成风景点,公路修到村,村西头的湖边要修建停车场和游艇码头。后又来了位市里工作组的领导,既说还是位会写书的姓蔡的作家,真有三寸不烂之舌,说得他换狗都有点心动。幸好在关键的时刻馒头提起了祖训提醒他,方才没有被那位姓蔡的作家领导说服。
   不过换狗不糊涂,知道既是政策之事,就得认真去对待。当不当村长无所谓,总得如何应对好。于是换狗给几个在外面打工,对村里能举足轻重的人打电话,又把村民们召拢开会,让大伙儿拿主意。那天是个无法出工的春雨天,香火厅里的空气凝重湿漉。大家七嘴八舌,就像湖里飞来了一群野鸭子。这群野鸭子嘎嘎出了统一音调,那就是瞎折腾啥啊?那武公岛有啥好看的?难道往那儿修个路,就能使村里过上更好的日子?要是不行呢?那时田地都毁了,岂不饭都没的吃?
   事后邝乡长和那位工作组的蔡作家又来过村里几次,他们来多了,换狗也学乖了,并不以村长的身份单独谈,总叫馒头和几个咧嘴婆妇女陪,就让他们去争执。每次争执的结果,无疑都是不欢而散。邝乡长只好放出官话,说无论你们识不识政府的好人心,这路都得修!
   这次馒头和村里的妇女们如临大敌,摆出如此的阵势,想必肯定是谁听到了乡政府要来真格的风声。换狗正要相问,果见从村庄的拐角处转出了十来个人来,有的肩挎绳索,有的手持标尺,有的拿着望远镜样的玩具,叫人一看就知是想趁早晨天凉,到这儿强行画线征地。
   换狗皱皱眉,心里也很不舒坦。现在是法制社会,尽管你们是做了不少工作,但也不能这样强取豪夺。换狗想上前理论,却见馒头不管三七二十几,捞一把粪勺舀一勺粪水就朝那些人用力泼了过去。紧接着妇女们也纷纷而动,勺勺臭粪都一齐泼向了他们眼中的入侵者。
   可怜那干人还没明白过来,就有几个人被立时淋成了落汤鸡,身上到处沾满了粪块或粪滴,有的人甚至头上都有。这粪水虽然在平时是农民眼里的宝,但它只能是作为肥料泼到田地去,如果泼向人,便是对人的极大不敬与侮辱。粪水若泼向庄稼,飘散中当然觉有香味,但此时却泼给了人,又是在这样高温,容易发散而随风钻孔入窍的夏天,飘散的就是令人闻之欲吐的恶臭了。
   乡下有句老话,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官都还没行蛮,岂容得百姓行蛮。这场荒诞的闹剧,无疑以最后的百姓失败而告终。带队的领导马上向县乡领导,以及当地的派出所打了电话,把馒头和村里领头闹事的两个妇女,以恶意妨碍工作人员的公务罪带去了县里。
   一旦抓了人,武家村才有些慌了,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有些女人的舌头卷过来,说就是嘛,不管咋说,政府是为了搞旅游引别人来玩,是为了咱武家好,浇人家粪是肯定不对的。
   换狗气得大骂,当时你死了,咋不早说?那女人只好赶紧缩了。旁边馒头的老婆,和被抓俩女人的婆婆却走过来,眼里的泪水就像那夏天难得的暴风雨,村长,不管咋样,救人要紧啊!
   是啊,救人要紧。换狗何尝没想到。可好意思救吗?刚才那女人说得对,政府修这条公路,受益的肯定主要是武家村,不是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吗?换狗不知道啥叫精准扶贫,也不懂为啥要搞精准扶贫,之前也和村民们一样认为是瞎整,但他从自己的天地良心,是能够感觉到政府那番好意的。他们却狗咬吕洞宾,反而对人家浇粪。
   但求情的话再难启齿都得出口,谁叫这武家村没鱼打了就只知啃土疙瘩,能走的男人都走了,自己却死心眼偏不走,只好当村长。换狗忽然想起了那位市里来的蔡作家,他真不愧是会写书的文化人,脑里跟天马行空似的,总能把道理一箩筐一箩筐地倒出来,而且还是那么平易近人。蔡作家是专门被派下来扶贫蹲点的,就住在隔壁的曹村。
   然而当换狗找到蔡作家时,却使他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当时蔡作家正在接一个电话,没等他换狗开口,蔡作家接完了电话便脸带微笑地,换狗,你别说了,该解决的问题到时会自然解决的。这样吧,刚好有人邀请我去西海采风,明天你先随我去那儿看看。
   换狗哪知道何为采风,也没心情和不想知道,他还本想说,都火烧眉毛了,还采啥风啊?但想到这是求人家,换狗只好把嘴闭上了。
   就真的次日随了蔡作家去。车子跑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湖不像湖水库不像水库的水前停了下来。换狗心下嘀咕,就这点山啊水的有啥好看,还不如咱武家村前的鄱阳湖呢。但是他很快发觉错了,这水不简单哪!像个大玉盘,水里座座小山堆翠,真和画一样,凭谁知道了恐怕都想跑到这看一眼。尤其当看到司机将一沓票子拿去买车上几位的门票,换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蔡作家,看一下要那么多钱?
   蔡作家笑而不答。
   第二天一早,山上的鸟还有些没几大睡醒,烙铁似的太阳更未从东边的湖汊里出炉,换狗就扛着镐头等物来到了老娘坟前。他先跪向坟头拜了拜,然后边烧纸钱边对娘说,娘,莫怪儿不孝啊,这儿要修路了,这路能给咱村里带来更好的日子,就请您挪挪地方,成全大家。

共 28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路为谁修》是一篇具有乡土气息的小说。小说的背景是武家村,地处鄱阳湖畔的小渔村。祖训是穷苦不怕,要守住土地。故而在接到修路搞旅游的建议后,作为村长的换狗,明不言实不服地抵触,知足常乐地守住土地。路,岂能为政府而修?后面发生的事情,仿佛顺其自然,但待换狗真的走出去,看到不一样的山水后,他果断地回村,从自己祖坟开始,挪坟修路。路并不是为了政府修,而是为了村民的日子修呀!这种思想转变,因为艰难,更凸显出农民的质朴和政府为民的执着。让人对武家村的未来充满希望。小说用转变的手法来书写现在农村现状,让人看到留守的现实又在其中看到了希望。暖心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17-10-01 16:14:19
  路通了,人心就通了。这题材真好。感谢老师分享,祝福双节愉快
2 楼        文友:骆驼一二        2017-10-01 16:41:23
  小说脉络清晰,故事可读性强,是篇佳文。但,人物不够丰满。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