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生百态】 我的青海之旅(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人生百态】 我的青海之旅(散文)


作者:溪水一石 白丁,79.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3发表时间:2017-10-02 16:39:37
摘要:在领略青藏高原神奇自然风光和感受藏族宗教信仰及历史文化的同时,也看到了火爆的旅游业中令人不快的一面。


   一
   八月将尽,掐指一算,在兰州呆了近三个月。这天兄弟说:“你们上来也没个好去处,兰州就这么个地方,值得去的以前都去过了,现在地铁1号线没竣工,2号线又开始建设,到处堵车,出行不便,加之天热,给你们报了个团,到青海去看看”。到青海旅游,还是因了儿子在8月上旬休假和他的同事驾车到青海转了一圈的缘故。他回来说青海是个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我顺口说了句充满羡慕和向往的话。儿子说,那给你们报个团去看看吧。妻子说,眼下正在还房贷,哪有闲钱去旅游。我也随声附和支持妻的意见。没想到兄弟把这事给记住了。被酷暑折磨得无处可去,只好整天关门闭窗,在空调中熬天度日的我,听兄弟这么说,便不加思索脱口而出:“好,既然你报了,我们就到青海去看看”。他随即把我们的身份证号发给旅游公司。第二天下午,一个甜甜的女声在电话中称我“叔”,先告知我,她姓赵,让我称呼她小赵或赵导。接着问我住在哪里,然后告诉我周五早晨7点整到某公司入某通道乘座某旅游公司的几号大巴。末了,还提醒我,高原紫外线辐射强,带上防护用具云云。几分钟后,互加微信,她给我发来一张此番出行日程安排(细看就是旅游合同)。只有三日行程,我们简单做了点准备就等着出行。
  
   二
   星期五早晨,我们如约乘车。车内右侧一边已坐满了人,靠左侧一边基本空着,导游说前边五排是留给另一组游客的,我们便坐在了左侧靠后位置。陆续又来了几个人后,导游便开始点了名,随即大巴车驶出院子由东向西出发。到了兰州西客站,又上来十个老年人,听口音就是陕西关中一带的。车一启动,导游小赵便拿起话筒,向大家作自我介绍,完了又说:车上32名游客大部分是河南、陕西和山东的,能在一起出游,是缘分,好好珍惜。谁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帮助的话就找她。车内人大都面带微笑,略略点头。小赵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这次要游览景区的盛况和当地的民风民俗、地方特产、藏民礼仪和礼节性用语等等。小赵口若悬河讲了许多,问大家听没听。我睁开眼环视车内,不少人闭着双眼,或许是闭目养神,或许是已入梦乡,即使有人听,也许和我一样是左耳进,右耳出。她看大家兴致不高,就提高嗓门,问大家为什么不与她互动?年轻人依旧低头玩手机,老年人依旧无人搭理。偏偏我的一个微笑被小赵捕捉到了,她冲我问道:您这次出游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随声应道:好心情不被人破坏。和我坐同一排、靠右边车窗的年轻女子笑了,只听她说“境由心生”。我普通话说的差,基本用方言,便重复旁边那女子的话:境由心生。小赵问“今有行僧?看你不像啊,车内哪个是僧人?”这一问,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都互相张望,显得茫然。看大家来了精神,小赵话头一转,接着我刚才的话茬说道:对啊,刚才这位叔叔说得对,出游就是要有个好心情,要高高兴兴。心情要好,就是要舍得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给自己买,给亲戚朋友买。买到好东西,自己当然就高兴了,送亲戚朋友,大家更高兴了,这钱就花得?,这旅游就有意义,才会游得更开心。小赵的话音刚落,几个河南的游客就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坐我前边的那几个人是来自西安的,其中一个大妈低声说:“?,你日眼啥就来啥”。她面朝前,啥表情我看不见,但我能猜测到,她一定是不屑、鄙视或讨厌的神情。倒是那来自河北的两个游客(导游在途中收身份证时,边收边问)偏着头,盯着车窗外,不停交流,交换着座车窗一边拍照沿途的丹霞地貌、草原上的牦牛和羊群。受他们感染,我也侧目望外,全然忘了一切。
   第一站快要到了,导游小赵要大家每人交260元,说是自费项目,观看土族歌舞、参与土族婚礼、惊险游戏、感受土族民俗和饮食文化。因我在旅游行程上看到这属自费项目,就让妻子交了520元。西安的几个游客,任导游怎么说就是不交,差点吵起来。电话打回兰州的旅游公司,不知对方说了什么,最后还是有两个大妈没交这钱,当然也就没能参与这个项目。看小赵的脸色,显然很生气的。一下车,当地土族姑娘们迎上来,逐人献哈达、敬青稞酒。入园后在土族特色餐馆就餐,接下来观看传统民族歌舞表演、土族祭天祭地、祈祷神灵保佑、参与土族婚礼等娱乐。原来土族和藏族一样,信仰的都是藏传佛教,能歌善舞、手工技艺高超,好多方面习俗与藏民相同。土族风情园活动结束,已快到下午四点,大家按规定时间回到旅游车上前往下一站??塔尔寺。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规模相当大。塔尔寺的由来,还得从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俗称喇嘛教)创始人宗喀巴说起。相传宗喀巴于1357年藏历10月10日诞生在“宗喀”(今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故人们尊称他“宗喀巴”。宗喀巴从小聪明过人,他从3岁开始进寺受戒,随高僧学经9年,16岁徒步赴西藏学法,朝拜各派名寺,遍访高僧名师,刻苦研习佛法,29岁在雅隆地区南杰拉康寺受比丘戒。34岁时对佛教密乘教典、灌顶诸法均有了很深的造诣,并到处去讲经讲法,在佛教界乃至社会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他先后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奠定了他创立格鲁派的理论思想基础。宗喀巴离家赴藏学法多年,其母香萨阿切思儿心切,让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发,意在告诉他老母已白发苍苍,希望他回来一晤。宗喀巴为佛教事业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画成的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并在信中写到:“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10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见面一样”。1379年,其母与众信徒按宗喀巴的意愿,用石片砌成一座莲聚塔,这便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汉式佛殿,称弥勒殿。由于先有塔,尔后才有寺,安多地区的汉族群众便将二者合称为塔尔寺。在藏经殿,我们看到上百僧人席地而坐,双手合十,双目紧闭,嘴唇翕动。旁边的廊檐下,十多个身着藏族服装的男女,大约三、四十岁的样子,反复站起来、匍下去,各做各的,身下的地板油光锃亮,都能照出影子了。在另一个院子内,十米多宽的通道两边长廊,悬挂的是转经筒,金属铸就的经桶,表面是藏阳文,据说是经文,早就磨得光溜溜的,不知是游客的印痕还是信教藏民的功夫亦或寺院僧人的杰作。看到藏民和僧人对宗教的那份虔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第一天行程结束,原路返回,入住西宁市一准星级宾馆。河南山东人嗓门大,晚上十一点他们还在高声说笑,隐隐听见猜拳行令声。换个地方就失眠的我,多么希望宾馆的工作人员或我们的导游能出来予以制止。
  
   三
   第二天要到茶卡盐湖去看看。从西宁出发沿湟源峡谷,到康巴藏寨,领略那儿的风土人情,感受汉藏结合地区的茶马互市。导游极力鼓动大家购买藏族银质工艺品、当地出产的昆仑玉。东西都是好东西,就是价钱太高。游客们观赏完毕回到车上等导游,不多时小赵回到车上,满脸不悦,气呼呼地问大家:这么好的东西都不卖,留下钱干啥用?别人啥感觉我猜不到,反正我是满不在乎的,心情依旧还是很好的。导游讲她的,我给妻子讲我的:云南傣族、贵州苗族的银工艺品和刚看到的藏族银工艺品的异同、塔尔寺藏民的虔诚、藏民的习俗、著名的藏族歌星等,这些有我从书上看来的,也有听来的,也有信口胡谝的。反正就是为了好心情不受外边的干扰。坐前边的西安大妈不时回过头来微笑着看我们,也许是我的口音和陕西关中的差别不大的缘故吧。座右侧的一对河南年轻人(好像小俩口)悄悄问我买东西了没,我说没买,那女的说,她们也没买,男的说,导游越说越坚定了他们不买的决心。车子在公路上快速前行,透过车窗,看到远处的山顶上白茫茫的,是不是雪,不得而知,导游也不告诉游客。约一个小时后,导游叫醒大家说:“怎么都睡觉呀?昨晚十一点了不睡,吵吵嚷嚷的,咋到车上就都睡觉了?这真是旅游界总结的:“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晚上吵闹,回家啥也不知道”。
   车过日月山,山坡上那人工彩虹分外耀眼。传说唐朝为了改善与少数民族关系,采取和亲政策来避免边境冲突,就将文成公主送西藏与松赞干布成亲。文成公主在这里拿出她出发时带的日月宝镜观看长安繁华盛景,不慎将宝镜滑落摔碎,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便由此得名。我觉得,文成公主是怕自己的思乡之情动摇了她入藏和亲的决心,搅了国家长治久安之大计,而把随身所带的日月宝镜在此摔碎。她甘愿舍去自己的幸福生活,换得祖国的安定祥和,这样更符合文成公主这个历史人物的身份和性格。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从现在的地理资料看,日月山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巴车继续穿谷越岭,游客大多昏昏欲睡。不知过了多久,导游用话筒又开始讲起来:大家注意了,马上要翻越海拔3800多米的橡皮山,危险就在眼前。一听“危险”二字,大家好像都紧张了起来,有人开始检查安全带,有人睁大眼睛挺直身子望导游,也有和我一样睡眼惺忪、漫不经心的。导游清了清嗓子:前段时间有个旅游团经过这橡皮山,团内一个50岁左右的游客高原反应了,全车人束手无策,附近又没医院,他就只能躺着咬牙坚持。到了景点,别人游玩,而那名游客在导游帮助下找到诊疗所做了理疗。几天后那个旅游团刚到敦煌,那人就殁了。他出来旅游却丢了性命,你们说,钱没花命没了,是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所以说,出来旅游,就要舍得花钱。先不说这事了,还是说说咱们吧。面对高海拔,咱们内地人都会有高原反应,怎么办呢,给大家介绍个攀登珠穆朗玛峰专用产品??氧初高氧水,这也是近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高科技产品。小赵话音刚落,车内就叽叽喳喳起来,有打问哪里有卖的,有感叹这高科技产品神威的。
   妻子用胳膊肘撞撞我:儿子青海游回来怎么没说起过高原反应?我悄悄说,这是导游在忽悠人呢。从没看到和听说近年有什么对付高原反应的氧初高氧水获诺贝尔医学奖啊。她要是说获个其他什么奖,可能我就信了,这诺奖可不是一般的奖项啊。只听小赵说:如果那个高原反应出了事,可与他们旅游公司没任何关系。前边是个高原应急救护站,停车休息几分钟,有上厕所的就快点。小赵说话间车已慢下来停靠在路边,跨过水沟是一排彩钢瓦搭建的房子,门前三个年轻人向大巴车张望。车门打开,小赵先下了车,走向那几个年轻人,咕哝几句后又慢腾腾折回来,只见两个年轻人一前一后抱着不大的纸箱走来,随小赵上车后,做了自我介绍,称他们拿的就是抗高原反应的高科技产品??氧初高氧水,说这车游客真幸运,就剩两箱了,每袋100元。说完,一人抱纸箱到了后边,一人仍站在小赵旁边往出取“神水”。车内一时乱哄哄的,都争抢着卖,坐在第二排的中年男子拿出一沓百元大钞统一给他们河南那十多个游客付了钱,每人都领到一袋。西安的那几个老年人买到后看了说明,可能觉得一袋不够,还有人拿着红彤彤的大钞,叫再来一袋。看来死亡是人们都感到恐惧的事情,要不怎么会有人听到这个词与自己有关系时就乱了方寸,胡乱投医呢?怎么能毫不思索慷慨出资买一片树叶指望它能成诺亚方舟呢?
   听着南腔北调的议论,我觉得好笑。不知怎么了,我忽然也有了想买的念头,可能是从众心理作怪吧。怀疑归怀疑,不可冒这险;宁可信其神,不可信受骗。何况我本身就血压偏高,加之当时感觉头晕乏力,浑身不适。不知是车坐久了,长途颠簸造成的还是不适应这高原环境产生的反应?后边那个卖“神水”的已经来到我旁边了。我给靠左边车窗坐的妻子说了我的感觉和顾虑,让她买一袋,她不情愿的掏出一张红皮递过来,我没来得及接就被那个卖水的年轻人一把夺了过去,他顺手递给我一袋“神水”,要我再买一袋。我说:就这一袋,我买来是想看看到底是啥东西,并不是用来对付高原反应的。他听后神秘的一笑疾步向前走去。小赵看到箱内还剩几袋再没人买了,就不失时机地提醒游客:没卖的和买少了的,可别后悔哦。见无人反应,她尾随那两个卖水的下车走向彩钢瓦房。
   回到车上,小赵笑吟吟的对大家说:她刚喝了几口,一下就精神多了。她叫大家打开,喝两口后马上璇紧瓶盖,到山顶后再喝点,剩下的晚上睡觉时再喝。我看过了,跟医院用的那输液袋差不多大小,有点瘪,标明内装400毫升,四川绵阳的一家公司生产。看到大家都在喝“神水”,妻子揶揄我:你命贵,打开喝吧。我打开喝了一口,感觉和普通的矿泉水并无二样。大巴急速前进,车内无人说话,不知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车已到茶卡盐湖,透过车窗能看见五颜六色的经幡和熙熙攘攘的游客。导游小赵唤醒大家,告诉目的地到了。她下车去拿来门票,逐人发到手,让我们自己掌握时间,下午6点半准时集合。

共 750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品朴实详尽的记述了从兰州到青海三日游观看的景点和遇到的事情,阐明了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和外出旅游的经验。现在物质生活富裕了,旅游成了国民消费,陶冶情操,游山玩水的美好方式,尽管旅游公司和一些监管单位屡次三番警告那些借机促销者的不法行为,可是,那些年轻的导游仍然顶风违纪,甚至还堵住门,看谁“那么没良心”不消费。一袋四百多毫升的水卖100元人民币,难道这样就有良心了吗?她们给美好河山无疑增添了不应该有的污点。学习老师佳作,特此推荐共赏。【编辑:你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你猜        2017-10-02 16:40:07
  感谢老师赐稿,祝节日快乐。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溪水一石        2017-10-12 22:33:49
  感谢编辑的辛勤劳动和对我的鼓励。由于发稿仓促,后来看了又做了一些修改。不知怎么才能用修改后的稿件替换下已编发的稿件?
2 楼        文友:叶华君        2017-10-02 23:10:15
  拜读老师佳作,感谢老师们对晓荷社团的大力支持,谢谢老师们的赐稿。国庆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社团全体编辑人员诚祝各位老师双节快乐,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2 楼        文友:溪水一石        2017-10-12 22:36:57
  谢谢您的鼓励!
3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03 10:25:11
  盯着车窗外,不停交流,交换着座车窗一边拍照沿途的丹霞地貌、草原上的牦牛和羊群。受他们感染,我也侧目望外,全然忘了一切。欣赏老师佳作,祝中秋节快乐!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3 楼        文友:溪水一石        2017-10-12 22:37:42
  谢谢您的鼓励,我定当努力!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