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梦里水乡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水乡】怨怼(散文)

精品 【水乡】怨怼(散文)


作者:晓晚 布衣,116.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46发表时间:2017-10-03 11:19:51

【水乡】怨怼(散文)
   “咚咚咚——咚咚咚……开门啊!”沉闷而夹带着复杂情绪的叫门声,男人的声音有些撕心裂肺,突然振醒了深夜里睡熟的小区。
   似梦非梦中,我微微侧动了一下身,耳畔继续传来男人短促而粗犷的哀吼,我眯了下眼,意识从睡梦回到了现实,我把裸露在外的小腿缩回被子里。
   窗外微黄的路灯下,入秋的夜有了几分凉意,男人的吼叫声的间隙,依稀可听见初秋的雨在淅淅哭泣和女人闭在房中的回怼,既感临近又是那么的幽远。叶子上积攒的雨滴拍打着什物的声响,时断时续,错落而清晰。
   我住在底楼,听其声响,男人和女人应该就住在隔着花坛的对面的楼上,我算彻底醒了,被就在临窗外的细雨声、叫门声、怨怼声,惊醒了!
   闭着眼假寐,也不只是一个这样的夜晚了,通常夜半醒来,一个人静静躺在床上,听风、听雨、听虫吟、听月光倾泻大地,当然今夜有些特别,还伴有男女混合声的旋律。
   稍稍停顿了一下,敲门声与吼叫声的混音再起,持续了好长时间女人就是没开门,男人在门外反复着叫门,我都听得有些厌烦了,这两口子大半夜的犯什么病?又过了一会儿,女声由远及近,似乎终于女人开了门,这男人进得屋后,只听得男女混杂的互怼声,像窗外的细雨,连绵不绝。
   听不清男人和女人在吵些什么,为啥而吵,只感觉女人带有哭腔。几分钟后,吵闹声由屋中走出来了,下得楼来,男人紧跟其后,“走,回去睡了,等明天我酒醒了再说!”男人应该是在扯拽女人,女人在挣脱反抗:“说什么说,懒得给你说……你干脆就别回来了!”看样子女人是要出走,男人火了,声音又膨胀了:“都给你说了,是几个朋友在一起喝酒……回得晚了,别的啥都没干……”男女的互怼中只能断续地听清些对话内容,只听女人也开始了怒吼,但一句也没听清哭骂的是什么。
   此时小区里被惊醒的远不止我一人,只听得一老妇孺隔着窗户说道:“这大半夜的你们这样吵算什么嘛,这是居民小区,又不是你们单门独院的,就不怕影响别人,快把你儿子送回去了,哎,现在这人啊,真不知是怎么了?”
   听口气是邻居老人起来劝架,也惊动了那男人的父母,但其父母好像一直都未曾说过话,我在想,老人是不知该说什么?还是什么也不敢说?亦或无法说去?但不管如何,这老妇孺的几句话倒也挺管用的,一会儿,男人与女人的怼骂声渐渐停息了,这段怼戏应该是暂且落下了帷幕,只是不知男人和女人各自的归处如何?
   小区又恢复了夜的悄音,偶尔雨滴树叶的声响,把夜滴得更加宁静,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
  
   二
   婚姻自古就是一个破译不了的难题,也是日常生活讨论最多的话题,很多哲人或是文学家都发表过各自对婚姻话题的见解,但始终没有谁把它完美的诠释,彻底的解决。
   不久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定义”婚姻的段子:“婚姻就是……有时候很爱他……有时候想一枪崩了他……大多时候是在买枪的路上遇到了他爱吃的菜……买菜却忘记了买枪……回家过几天想想还得买枪。”这定义有点滑稽,不过说的有那么点儿味道且贴切。
   我只是个极为平庸的人,完完全全没有资历和学识来谈论这个沉重的话题,更何况面对它,我也是迷茫者之一,只是一时兴起,据实涂鸦几行浅溥的文字,聊表一下自己此刻的心情,仅此而已。
   生活就像泼墨画到水彩画的过程,就像素描,开始很简单,慢慢地变得复杂,进而频添了许多色彩。亦如清水底的一滩鹅卵石画卷,清澈见底,斑斓各异。
   我不知道是否所有的婚姻与家庭都会有怨怼,至少今夜的男人与女人有,想想自己,也有,同时还包括我的父母。
   地处四川一个名叫金银岩的小山村,那是我童年的家乡,按理说不算偏远的,但当年的经济状况和闭塞的交通,阻隔了家与城市的亲近,拉长了贫穷与富贵的距离。
   记事起,母亲总喜欢给我讲故事,故事当然是她与父亲的居多。由于我爸爸的爸爸是个理不起事的主,一生穷困潦倒,奶奶就撇下有些痴癫的爷爷和还在襁褓中的父亲走了,从此爷儿俩开始了流浪。也算菩萨供得高,我爷和我爸幸运的挺过了饥寒交迫的“文革”,最终落脚到了当年政府的“幸福院”,也算是有了个“家”。
   父亲也读书的,只是是个超龄小学生,还写得一手好书法,他与我舅舅是同班同学,他俩很要好,我爸常去我舅家玩,后来我妈不知为何反正就鬼使神差的嫁给了这么个“幸福院”长大的男人,当然是有媒婆的功劳。但我就没弄明白这媒人是怎么看待和如何配对婚姻的,把两个不相干的人就这么嫁接在了一起。
   因我舅公,也就是我父亲的舅舅的关系,我爸还没念完小学,18岁就去参加了工作。后来我想想,我妈当年能嫁给我爸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有份工作吧。然而,这种嫁接式的婚姻,总会有缺憾的。
   爸妈婚后的二三十年里,父亲一直在外工作,难得回家一趟,总是离多聚少。母亲作为一个弱女子,担起了哺育我和妹妹的重任,还得承揽全家所有的家务和农活;而常年在外的父亲,早把当年窘迫的生活给忘了,把当年在鸡钵中抓食的日子给忘了。亦或许根本就没忘,反倒是记忆犹新,才要奋力地拽住那些来得迟缓的安谧的日子,反正最终是没逃过山外世界的花红酒绿的诱惑,爱上了烟,爱上了酒,当然也喜欢上了别的女人。
   这样的家庭,吵架顺理成章的成了必修课,记得我刚上初一的那年冬天的一个夜晚,爸妈吵架到了深夜,我胆怯地躲在自己房间的被窝里关注着,听妈吵着说要与爸同归于尽,一起去握电线触电,虽我年龄尚小,但也知道电是会电死人的,我慌忙悄悄地爬起来,蹑手蹑脚地来到电闸下,个儿不够高,就轻轻挪动凳子爬上去,把手放到电闸上等着,以便好随时拉下电闸。
   这事一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挥之不去,我不清楚当年的我,是懂事了,还是出于无奈,从不敢对人说起,也不知对谁说,如何说,只能压在心底,烙上印尘封。
   多年以后,没想到爸妈的怨怼,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是的,是现在,直到他们的儿子也有了儿子,还是争吵不休,甚至于这近70的年纪了还在怨怼中吵着要离婚,但多少次的吵离但也没离,就这么反复着。
   以前没在一起,是见面才怼的;现在老了终于守在一起了,可就成了每日的“工作”,天天互怼,老两口哪天没怼,反倒不正常了。这不,就在今晚,我打电话给我妈,告诉她读住校的孙子国庆节要放10天假,让她到街上的房子陪她孙子住,好照料一下,一提电话就听到电话那端老两口正在“唠家常”,我不知该说什么好,只知道这是见怪不惊的事了。
   街上的房子都空锁着,一直都劝说她们到街上的房子住,就是不听也不去,给出的理由是,在街上吵架不方便,怕有影响,农村多好,左邻右舍都被吵着习惯了,不怕人笑话。你说这是啥荒诞的理由,哎,真是可气又可笑。
   父亲常打电话给我诉苦,说母亲管得太紧了,每月给的零用钱不够买烟酒。母亲却说就得管紧点,前几十年让他在外漂安逸了,现在得管回来。但也有一次例外的,我爸打电话给我不是向我诉苦,而是骂我,骂我怎么这么久不回家看看我妈,骂我说不知道我妈是个常年多病的人吗?
   我听后心里酸酸的也怪怪的,这仇人似的老两口啥时候也在关心着对方。哎,这老两口的事,我真管不了,可也丢不下,在没人没事的时候,我总会偶尔拣来想想,体会下他们那代人的婚姻与家庭,可于我,也只能是体味体味罢了,悟不出其中的内涵。
  
   三
   此刻窗外的雨应该是停了,雨滴的间隔越来越稀疏,一声清脆的鸟鸣就来自窗外的白果树上,这鸟儿兴许也是从男人与女人的怼声中醒来的。我翻过身,脑海中继续呈现着男人与女人、老爸和老妈、还有我与妻子间关于婚姻与家庭的那些破碎的事儿。
   我一直认为婚姻是有缘的,不然怎么说“姻缘”呢。我与我妻既不是同学,也不是同事,是通过介绍认识的,按理说我们这一代应该不会再像父母一代那样通过说媒定亲了,但巧,我的婚事随了父辈。
   我与妻是现代意义上的闪婚,从介绍认识到结婚就经历了20多天,没有小城故事,也没有花前月下,就这样,平如沙丘,淡如清水,她找了个人嫁了,我找了个人娶了。一切都那么自然,又是那么简单,记得当年我们就买了几斤糖果,到镇民政所花了9元钱就把证给领了。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穿婚纱,没有拜天地,没有宴请高朋,也没有众星捧月的祝福,就这么悄悄地,静如今夜,这雨滴秋窗的夜晚,宁静而幽远。
   回想我与妻刚结婚的前几年,我的婚姻与家庭也传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争吵似乎也成了一日三餐,都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相互埋怨、怄气、指责。
   记得有一回,我与妻又怼上了,她怼我说,未嫁我之前想吃啥就吃啥,想到哪玩就伙着闺蜜去了,想买衣服就买了,而自打嫁我之后,这样的日子再也没有了,钱得数着花,掰着用,别的姐妹嫁了老公可以随心地打打牌什么的,而她连这个都成了一种奢望。她骂的这些都是事实,是的,她也不再拥有自由、不再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女孩,有了她才有了我延续着的家。
   婚后,就得面对居家过日子的岁月,是再已回不到那山花烂熳的未婚年代了。
   时常,我会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静静地,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发呆,难道婚姻就是在自找没趣吗?争吵是不是婚姻的必经阶段?人生是否得必须经历婚姻?或不娶亦或不嫁,可否?
   多半的夫妻吵架都会涉及到孩子和公婆,这在后来我们两人的怨怼中得到了证实。开始的争吵只是限于两个人之间,后来就蔓延到了父母及孩子身上,这在当时是没意想到的。以至后来剧烈的“两伊战争”中,我内心很受伤,曾一度怀疑过这段婚姻,这段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当初的我是否太过草率?是不是只是为了完成“儿子应该为父母娶回儿媳而后抱上孙子”这一使命,而太过随意?
   我很无助,也很徬徨,几近失去信念,失去希望,甚至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在云南大理,那整瓶安眠药若是真下了肚,我想我早已客死异乡,现在想来,若真是那样,我想我应该是错了。
   换位思考下,不能怪妻,她也只是个普通的女人,不是圣人,我没资格也找不到理由让她如圣人般待我。她也有她的委屈,或许别的女孩儿都嫁了“高富帅”,而她却嫁了个“矮丑穷”,谁都会有攀比心、自尊心、好强心,在这点上可能她受伤不小,也正是我亏欠她的。
   回头想想,我用20多天的“自然和简单”夺走了岳父母20多年的“哺育和呵护”,我没有给过什么,只留下亏欠,是妻给了我家庭的延续,我应该接过老人的爱,把爱延续下去,直到生命终了。
   婚姻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世俗,错的是自私;亦或错在了横流的物欲,错在了贪婪的奢求。每个婚姻就是一部人生剧,生活的剧本早已写好,演员没固定,假如换了演员,剧情依旧不会变,唯有变化的,只是演员自身的感染力。婚姻这部戏里,除非换剧本,若是一味想着换演员,我想意义应该不会太大。
  
   四
   已记不清是在哪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大意讲的是教堂里在做一个关于人生抉择的测试,牧师提问,人生的危难关头,在以下给出的选项里:父母、陌生人、朋友、同事、同学、爱人、亲戚、邻居、孩子……,你会最终选择留下谁?答案是唯一的,没有多选。可以想象,这是个多么的艰难与刻薄的选择。
   一位漂亮的女信徒被牧师抽中了测试,女信徒胆怯地走上台,在牧师的示意下,她先轻轻地划掉了陌生人,接下来又划掉了邻居,再往下她似乎有些迟疑了。牧师提醒她继续,她再次不舍的划掉了同学、同事和亲戚等,最后黑板上只剩下父母、爱人和孩子,她的手开始了发抖,再也划不下去了,台下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女信徒哭了,她实在划不下去了,牧师接着说,只能留下一个,请继续!女信徒强忍着内心的痛苦与挣扎,悲痛欲绝地划掉了父母、孩子,台下所有的人都惊呆了。有人说应该留下父母,有人说该留下孩子,此时牧师说话了,阿门,耶稣的女儿!你是勇敢的,虔诚的,上帝会关爱你的!
   所有的人都不解地望着牧师,牧师解释道,父母和孩子都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都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但生命中途,父母会先期于我们在途中到站下车;而孩子会长大远飞,终究也会离我们而去,唯有爱人,才能陪伴自己经历生活的每一场风雨,才能最终陪伴自己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
   故事讲罢,我真不知记忆里的东西有没有遗漏而不完整。真的,面对这个故事我只能无言以对,无法言论,只因此刻毫无睡意而不经意地把它想起。若爱情应该是一种信仰,真爱了,你是否会坚守阵地,直到弹尽粮绝?若婚姻不应该是种使命或者说游戏,而是一种从开始到结束的责任,我们是否应该担当到底呢?!
   婚前,总会有人去八字先生那儿卜卜卦,算算男女双方是否“合”或者缺点什么。其实,合是一定合的,男女即阴阳,一阴一阳,不用算准“合”的;至于缺点什么吧,先生说是缺“五行”之类的,我觉得缺的不应是这些,反倒认为应该是缺包容、缺理解、缺尊重、缺善心、缺坦荡、缺真心、缺无私、缺信仰,亦或还缺钱缺权,偶尔,大脑可能还缺氧!
   枕边的秋窗外,此刻已雨过天晴,一切风雨已过去,朦胧中,是谁在皎洁的月光下牵着一只牛,一只纤纤绳子拴着的蜗牛,在银色的路上慢慢地爬行,这样多好,人生苦短,行走得慢些,以至能细细体味生活的全过程。我,应该是又渐渐地,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共 524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关于婚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个热门话题。本文通过一对半夜争吵的夫妻,直接暴露婚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相互怨怼。接着再分别以父母的婚姻、自己的婚姻为例,详细描述了婚姻的实质,以及自己在婚姻中的感受。最后跳出个人情绪,冷静分析,理性思考,并以一个经典故事总结出婚姻的伟大意义——陪伴彼此经历生活的每一场风雨,彼此携手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站。婚姻是一种责任,走进婚姻就必须担起责任,然而相处中磕磕碰碰,吵吵闹闹,实在所难免,需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作者对生活、对婚姻的理解十分通透,之所以如此通透,却是经历了一番艰难的磨合,痛苦的体验才修来的。这充分说明,任何事情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真正懂得,爱情婚姻尤其是!文章结构十分清晰,前三节分别写三段婚姻,邻居、父母和自己,这三段婚姻都存在共同的问题——相互怨怼。虽说邻居夫妇是否能跨过婚姻的坎不得而知,但吵闹了一辈子的父母如今仍相伴相依,不离不弃,这足以诠释婚姻的真谛。作者通过看他人,想自己,悟出了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即包容,理解,尊重……总之,不是整天怨怼,怨怼伤人伤己,得不偿失。一篇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作品,文笔流畅,脉络清晰,可读性思想性俱佳,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沉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04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沉鱼        2017-10-03 11:28:25
  行云流水的文笔,真实的情感故事,独到的个人见解,非常好的文章,欣赏拜读,晓晚辛苦了!
沉鱼
回复1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3 12:32:16
  谢谢社长,双节之际还不辞辛劳地编辑,向您问好,祝双节快乐!!
2 楼        文友:梦里水乡        2017-10-03 14:43:47
  拜读佳作,感谢赐稿水乡,祝创作愉快!
让舞动的笔墨,织就似锦江山;让干净的灵魂,憩息梦里水乡。
3 楼        文友:火焰孔雀        2017-10-03 16:14:17
  婚姻是什么?就是一男一女搭伙过日子!婚姻中的男男女女有的过得浪漫温馨,有的过得冤家路窄。能过得好与坏这是个修养与忍耐的话题!过人家锅碗瓢盆相撞正常,过生活口角不争不易。婚姻是个永无止尽的话题!在观望、学习、感触及感悟中成长,婚姻就不会走入死角。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纯属个人观点。拜读笔者沁心力作,为水乡开拓沃土。双节快乐!
4 楼        文友:沉鱼        2017-10-03 16:47:17
  火焰对生活对婚姻的理解也很透彻嘛。
沉鱼
回复4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3 19:34:46
  感谢火焰孔雀文友的中肯点评!谢谢!!
5 楼        文友:落笔红尘        2017-10-04 08:14:27
  很多时候,互怼只是互相发泄的过程,我们却赋予了太多竞争的含义。争吵的夫妻不一定没有感情,如果两个人连争吵都觉得多余了,婚姻就真正意义的走到了尽头。友的文字声,情 ,景,相互交融,接地气儿,入人心,绝对的好文!拜读了!
回复5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4 08:41:17
  谢谢落笔红尘,祝中秋节快乐!!
6 楼        文友:茉露        2017-10-04 09:40:17
  结尾对婚姻的总结很到位,相爱容易相处难,何况是一开始没有爱情的?必须互相包容、理解、体谅......
90后南方人,只写我心。
回复6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4 10:29:02
  谢谢茉露!!
7 楼        文友:沉鱼        2017-10-04 10:18:13
  祝贺晓晚美文加精!
沉鱼
回复7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4 10:29:28
  谢谢社长!!谢谢!
8 楼        文友:刘家小少        2017-10-04 10:55:45
  闭关这久,果然给水乡一大惊喜,文很不错,很有思想。祝贺加精,中秋快乐!
刘家小少
回复8 楼        文友:晓晚        2017-10-04 11:25:08
  谢谢小少的肯定!问好中秋,祝你快乐,阖家幸福!
9 楼        文友:傲雪凌霜        2017-10-28 11:40:03
  支持晓晚。
回复9 楼        文友:晓晚        2017-10-29 08:45:26
  谢谢傲雪凌霜,祝你快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