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间百态】我想有个书房(外二篇.随笔)
没有道理可讲,我就是想有一个书房。这个书房不用多么大,能放得下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足够。桌子上放一个笔记本电脑,椅子上坐我。
这是我最起码的愿望。
当然,如果书房能再略微大一些——人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地得寸进尺——,能摆一个书柜(书架?很明显,书柜比书架好,因为有柜门可以让书们免遭灰尘的侵袭——虽然目前为止我连一个书架都没有),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哦!当然作为书房,不能缺少的是书柜。曾经到一些朋友的家里串门儿,人家那靠墙立着的顶天立地的书柜,总是让我无法移开视线。注视着那些气派的书柜,总是有小虫子一样的东西在心里爬啊爬。那种叫做自惭形秽的东西,总是把我的骄傲击个稀巴烂。
你知道,生活中总是不能让人尽心尽意。而且,你总是赶不上节点——一开始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租房,一直租房,奋斗了十几年,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但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局面困扰,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三年五年过去了,始终看不到希望。眼瞅着就要奔花甲之年了,还有多少日子归你所用?就算是拥有了希图的,还有没有安享的机会,很难说。
如果能有一个书房,并且有一两个差不多的书柜(不用多么高档大气),我那些没地方摆的书就有地方放了。现在,它们一部分在农村老家里的各种柜子里,纸箱子里,一部分跟着我,在我谋生的这个小城的家里,或者塞在旧橱柜(在地下室),或者置入淘汰的鞋柜里(因没地搁,放阳台上了),或者塞在随意哪个抽屉里,或者装在各种包里、纸箱子里,或者干脆摞在窗台上,靠墙摆在地板上,放在枕头边。它们就这样东一部分,西一部分,就像是打游击似的,呈散兵游勇状态。当然,枕头边的书最居无定所,说不定什么时候,老婆大人就会把它们“驱逐出境”,让我找半天都找不到,全然不管它们其实是我最离不开的亲密伙伴。当然了,退一步说,就算是没有书房,只要是有个书柜,也不错,我这些到处流浪的书就有一个家了,我找起它们来也就相对容易了。可惜,一来没有钱买书柜,二来照我们家目前这居住情况,买回来也没地方摆放,所以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说起来,能有个书房,好像是个事,其实不算事,因为目前最迫在眉睫的并不是什么书房书柜,而是日益窘迫的基本生存条件。因为银子的关系,许多事只好中止,生活只好原地踏步,我只好等待,观望,心存幻想,巴望忽然有一天,柳暗花明,云开日出。
同时,努力让自己从繁杂中脱开来,有所排解,不做白日梦。努力让自己积极进取,好好学习,踏实做人做事。努力让生活在正常的轨道上行驶。
只是,断不了做梦。梦里的书这儿那儿到处都是。杂乱无章,散兵游勇。拥有一个书房——这该是怎样一个不大却又是如何奢侈的梦想啊!
《那一刻》
我不知道那一刻意味着什么。事情直转而下,不容你思量。那是灭顶之灾。是世界末日。是我严重的失败。对我而言,世上再没有如此惨重的失败。
不,你不用安慰我。不用。不起作用。我不需要。你让我说完。嗯,我说到哪儿了?对,严重的失败。确实是,不掺假。你不经历,不会理解。真的,那一刻,我甚至想到死亡。非正常死亡。我没有夸大其词,我不想骗你。有些事,就是一瞬间的事。你无法把控。
人和人之间,距离看不见,但是可以感觉。心的本能超拔绝伦。
一句话就可以了。一句话导致了距离。近在咫尺,远在天边。比天边都远。那是多么牛逼的一句话。直击内心。直刺内心。那是利器。那是暗箭。那是核武器。那是——你料想不到的给你重击的让你狼狈不堪无地自容的种种。你措手不及。你张皇失措。你感到了尖锐的痛感。
事实上你完全可以视之如无物。就像是什么也不曾发生。是的,不曾发生。难道发生了什么吗?难道不是你多疑吗?难道真的是别人的过错吗?可是,难道没有发生什么吗?难道我已经精神错乱,分辨不清深浅是非了吗?
这些问题是多么可笑。不是吗?
我还不能麻木。撕开,撒上盐。这个过程十分明显。所以我没法麻木。尖锐的痛感让我夜不能寐,噩梦连环。
但是我多么渴望麻木。麻木多么好。实际上那些精神病患者置身他们的处境,活在他们的世界里,不见得是坏事。估计,他们已经麻木了;或者,已经陶醉了。他人的世界是他人的世界,与自己何干?别人总有值得你羡慕的地方。不是吗?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报应吧。强烈的罪恶感袭来。真的,我恶贯满盈,罄竹难书;我罪孽深重,无力回天。
《下一次,下一次!》
一
下一次。多么可怕的一个理由。我们常常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小时候因为什么事被耽搁了或者没有兑现,大人们经常对我们说,下次吧,下一次带你去。其实那个“下一次”遥遥无期,甚至子虚乌有。而我们居然相信了。我们就是这样善良而愚蠢,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还满心欢喜地憧憬,从来不曾丧失信心和热情。
二
生命是惟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惟一的。生命历程的不可复制让人对身处的此时以及接下来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注入什么样的内容悉听尊便,每个人都有选择的余地,但不一定每个人能做到恰如其分。各种失误纰漏层出不穷,足够让你手忙脚乱,让你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过那种貌似安慰性的话出现了,披着伪装,透着亲切,使你信任,让你放弃警戒。事实上的样子不会注解,它们往往麻痹你,引诱你,给你长时间的误导。我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还念念不忘。亡羊补牢的例子摆在那里。自然,采取果断措施以杜绝后患不是没有道理,然而很显然,那些被狼叼走的羊再也回不到牢圈里来了。
如果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下一次可供你重新来过,那么你就错了。下一次永远是下一次,不是这一次。你无法走进两条一模一样的河流。
所以不如及时去做,把计划付诸于行动,把理想付诸于现实。你不做,那些事情永远不会成为你的经历;你做了,有可能让那些事情成为你经历下一个事情的基石。
明白这一条是多么关键。可惜我们常常自欺欺人。或者盲目乐观。总不愿意正视,总用那些摸不着的东西欺骗自己,让自己假装生活在快乐里。
三
能够看见时间的脚。安静下来并不容易。倾听时间走动,在无法忍受里忍受。或者说是享受。有些事你完全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等待中的熬煎众所周知,能够把熬煎变成享受,肯定需要一定的本领。
每一个时间段都是相对独立的。停滞其中与贯穿其中不同。步履轻盈与艰难跋涉不同。一旦有了发现,有了让内心开放的理由,时间段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活生生的了。它们会流动起来,让你看到那种曼妙流动的样子,而流连其中。
于是一个个“下一次”构成了一段段河流,最终聚集起来,形成蔚为大观的江河湖海。
四
下一次又是某种灾难。我们陷入了重复和习惯中。永不停顿的重复和习惯,扼杀了我们多少骄傲而又自由的心。我们习惯坐在公交车上的某一个角落;我们习惯坐在餐桌上的某一把椅子上;我们习惯走同一条上下班的路;我们习惯用既定的口吻跟同事说话,并且对每个人保持既定的笑容……一切都是既定的,被我们所习惯的。一旦更改,我们会极度不习惯,无所适从,有一种堕入五里迷雾的感觉,整个人整个世界都不对劲儿了。这就是事实。让我们无奈又珍视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