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心是莲花开

编辑推荐 心是莲花开 ——雨中游承德普宁寺


作者:孟梦 秀才,1020.8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69发表时间:2017-10-03 19:31:43

2017年9月26日,小雨。冒雨乘六路公交去承德外八庙之一的普宁寺景区。
   普宁寺景区位于承德市中心东北边的武烈河畔,避暑山庄东面郁郁葱葱的山坡上,由普宁寺和普佑寺两座寺庙组成。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中国首批5A级佛教圣地。
   普宁寺,当地人称它为大佛寺。公元1755年始建,历时四年,于1759年落成。1753至1759年,乾隆皇帝两次出兵,平定了蒙古准葛尔叛乱,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国家统一。为了庆祝胜利,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宴赉厄鲁特蒙古四部贵族,并效仿康熙皇帝安定喀尔喀蒙古之后,在多伦诺尔会盟建汇宗寺的先例,按西藏三摩耶庙形制修建了这座寺庙。
   昨天,在避暑山庄游览时,两次遇到一位承德农业银行的同志。他还没有退休,利用休息时间,推着儿童车,带一岁多的外孙游玩。他告诉我们,普宁寺是至今外八庙中为数不多的还保留着宗教功能的寺庙。同时,它还是外八庙里保存最完好的寺庙。所谓外八庙,是说清朝时期,承德避暑山庄周围有十二座寺庙,供边疆少数民族的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其中八座由皇家管理,所以叫外八庙。另外,这些寺庙在北京都设有常驻的“办事处”,因其皆坐落于古北口外,也含有口外八庙的意思。他说,来承德旅游,除了避暑山庄是必游景点,普宁寺和小布达拉宫也是一定要去看的,除此之外,外八庙的其它寺庙都可以省略不去。
   他还介绍说,普宁寺的建筑很有特点,融合了汉藏两种建筑风格。寺庙共有四进院落,以金刚墙为界,前半部为汉族伽蓝七堂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族三摩耶庙式,是仿照西藏山南扎囊县的桑鸢寺建造的。桑鸢寺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那里,在佛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或许是下雨的缘故,游人寥寥无几。从外面看,普宁寺和常见的小庙并无二致,不但很不显眼,甚至还有些许冷落。黄瓦赭墙,大小五个庙门。中间正门顶上金边蓝底匾额上,是乾隆御题“普宁寺”三个大字,取其“臣庶咸愿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之意。
   进入普宁寺山门,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碑亭,亭里矗立着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手书的御碑。
   头进院落正面是天王殿,两边是钟楼和鼓楼。和其它地方的天王殿一样,中间供奉的是弥勒佛,两边供奉的是四大天王。
   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匾额用四种民族文字题写,红墙金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殿外正中央挂着红底黄字的条幅,上面写着“承德普宁寺欢迎您”。
   有意思的是,一进院落,右边墙角处有一只金光灿灿的大象,取名四合,十分惹眼。我们进来的时候,一个旅游团的游人正在争先恐后地围着大象拍照,一边指点象背,一边用叽叽喳喳的南方口音惊诧着什么。我仔细一看,大象背上竟然驮着一只猴子、一只野兔和一只吉祥鸟。
   原来,四合象还蕴藏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大象、猴子、野兔和吉祥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有一天,吉祥鸟从远处衔来一粒种子吐在地上,野兔扒拉扒拉土掩埋了种子,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汲来水浇灌。种子从地底下探出黄嫩的绿芽,猴子时时来看护。慢慢的,嫩芽长成了一棵大树,树上结满了果实。猴子高兴地吃着果实,大家一起在树下快快乐乐地玩耍。猴子吃了果子,又有了新种子,种子又长成了大树,如此循环往复,这里成了森林,成了它们祥和殷实的家园。故事试图告诉世界,人们只有和平相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快乐的生活。
   普宁寺的主体建筑呈纵深式对称格局,贯穿在主轴线上,越往里走,越让人震撼。那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建筑,那一尊尊庄严肃穆的佛像,那一排排古铜色的转经筒,那鳞次栉比的红墙黑瓦,那古老的石雕玉刻……无不让人惊叹不已!
   普宁寺最为宏伟壮观的当属大乘之阁。这组建筑按佛教曼陀罗式样布局,阁高39米,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其高度排名第三。阁内供奉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通高27.21米,有“东方维纳斯”之美称。大佛腰围15米,重量110吨,仅仅一个佛头就重达5.4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木雕佛像,已经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雨越下越大,石头台阶又陡又滑。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白墙圆顶的藏庙,石头上、松树下一串串的铜挂锁吸引我门爬上后山。
   路旁和山崖上竖立着很多铁柱,柱上拉着一条又一条钢丝绳,绳子上一层一层挂满了铜锁,有几个地方甚至堆成了金灿灿的小山。没有铁柱的地方,钢丝绳拴在粗壮的树上,挺直的树身都被压弯了腰。
   我曾经在很多地方见过这样的挂锁。据说,一对相爱的人在那里挂一把锁会把爱情锁住,一辈子就会不离不弃。我知道,这不过是爱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谁心里都明白,一把连门都不一定锁住的铜锁,又怎么能锁住爱情呢!
   我倒是相信,凡所有相,皆是虚幻。在这片幽静的佛门圣地,“一切诸相,惟心所现,惟识所变”。我想,只要心似莲花,意如止水,即便没有锁,爱情也便会静悄悄地锁在心底,如松柏长绿、长青。
   一步一滑地下了山,衣服已经快湿透了。因为还要去小布达拉宫,所以紧赶着去旁边的普佑寺。
   普佑寺是承德外八庙喇嘛的高等学府——藏语叫札仓,即“经学院”。
   听说,建普佑寺之前,承德己有三座皇家寺庙,驻有大量喇嘛。为了通过宗教渠道加强内地与蒙藏地区的联系,提高喇嘛们的文化素质,朝廷于1760年在普宁寺东建立了这座经院,随着后来规模越来越大,后来叫了普佑寺。
   普佑寺由普宁寺的住持代管,宗教生活也附属于普宁寺。乾隆时期,普佑寺设“四学”。学相当于现在高等院校的系。开设显宗经学、密宗经学、历算学和医药学。不但培养外八庙的喇嘛,蒙古各部也选送喇嘛到这里学经。而其费用,则由清政府全部提供。同时,这里也是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小日本侵华占领热河时期,承德遭到大面积毁坏,普佑寺也未能幸免。为了存放军火,还把罗汉堂里的五百罗汉迁到这里。1964年,曾被日本人蹂躏至深的普佑寺又因雷击起火,绝大部分建筑毁于火灾,当时仅存山门和四座配殿。
   普佑寺修整过的天王殿是喇嘛做功课的肃穆之地。我们看到几个喇嘛和居士模样的人正在默默打坐。殿外石阶上,摆着一盆叫不上名字的花,叶子虽然还翠绿,形似倒挂金钟般的花却落败了,一朵一朵耷拉着曾经姣好的面容。
   如今的普宁寺只是一座废墟,院落中间偌大的地基上都是残砖烂瓦,好像要重建的样子。只有两面禅房里有幸留下来的罗汉,各自用各自独特的姿态和我们打着招呼。残留的罗汉共有一百七十五尊,其中东禅房九十九尊,西禅房七十六尊。这些罗汉造型精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不同于以往见过的罗汉,非常值得一看。
   看完形色各异的罗汉,我们走出普佑寺,按着景区大门长廊上卖野山榛子的山民的指点,淋着雨,步行前往小布达拉宫……
  
   2017年9月26日晚,初稿于承德站候车室 2017年9月27日再改于顺平

共 278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了游览河北承德普宁寺景区的经过。正因为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在叙述的时候,主要采用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文章首先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接着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普宁寺较为悠久的历史及其来历,同时联系来此的见闻,突出了普宁寺在此地的地位以及极为典型的代表性;游览的经过主要是,进入山门见到碑亭,然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突出了在院内的雕塑取名四合的大象,点出美丽的传说为佐证,增强了文章的神秘色彩;接着介绍普宁寺主建筑的特征以及在此的其余见闻和感受。文章语言朴实清新,条理清晰,叙述了见闻,写出了感受。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10-03 19:32:37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主要叙述了游览河北承德普宁寺景区的经过。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回复1 楼        文友:孟梦        2017-10-04 09:09:35
  谢谢编辑老师编发及精彩点评!中秋快乐!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04 10:01:52
  一边指点象背,一边用叽叽喳喳的南方口音惊诧着什么。我仔细一看,大象背上竟然驮着一只猴子、一只野兔和一只吉祥鸟。欣赏老师佳作,祝中秋节快乐!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