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黄河人家

精品 黄河人家


作者:极冰 进士,7114.2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04发表时间:2017-10-06 11:10:12
摘要:九一年,渡爹带着我我走进陕西边缘黄河边的这个村庄,尽管我之前对北方缺水有了充分的准备,我还是被震撼到了。这里的土地也似乎经常出于饥渴状态。村庄的饮水都是买的自来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真的不一样的感觉深深的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上的人,呈现出来的生命态度,也让我震撼。但这么艰苦的地方,不仅出了正直的史学家司马迁;还出了嘉庆御赐亲批:“直道一身立廊庙,两袖清风返韩城”的宰相王杰。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耕读传家的底蕴,却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二十六年过去了,我看着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人,努力奋斗,走向了富裕,走向了辉煌。也有些人走向没落……基于最初对这片土地的悲悯,这些人给我更多生命的启迪。

黄河人家 题记:一九九一年秋天,渡爹带着我首次走进陕西边缘,黄河边的这个村庄,尽管我之前对北方缺水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我还是被震撼到了。这里的土地也似乎经常出于饥渴状态。村庄的饮水,都是买的城里水罐车送来的自来水,然后藏在水窖里,用深井泵抽水家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真的不一样的感觉深深的震撼着我。这片土地上的人,呈现出来的生命态度,也让我震撼。但这么艰苦的地方,不仅出了正直的史学家司马迁;还出了嘉庆御赐亲批:“直道一身立廊庙,两袖清风返韩城”的宰相王杰,年轻时候的王杰,可是陕西省的第一个状元。下了“司马坡,秀才比驴多”的耕读传家的底蕴,却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好奇。二十六年过去了,我看着这片土地上的很多人,努力奋斗,走向了富裕,走向了辉煌。也有些人走向没落……基于最初对这片土地的悲悯,这些人给我更多生命的启迪。
  
   二嫂
   我认识二嫂的时候,大概是一九九一年秋天。渡爹的一个远房的表嫂。中等个子,不胖不瘦,大大的眼睛,清清爽爽的一个中年农妇。
   公公、婆婆家里有事,她来帮忙摘菜,她自来熟地和我搭话:“你和亮亮丝赶里回地?”
   我猜测是问我是不是和亮亮一起回来的,就笑着点头回答:“是的。”
   她也爽朗地笑起来。生活艰辛的沧桑,刻在她的脸上,她的笑,更显得质朴。
   她又接着问:“你是亮亮席子?”
   我懵懂地回答:“我和亮亮没有带席子回来。你要席子吗?我去找我妈拿……”她更开心地笑起来。
   正说着,渡爹就过来了解释:“嫂子,她是我媳妇燕姝,南方人,听不懂咱这搭话。”
   二嫂子打量着我,爽朗地玩笑:“亮亮能行太,看找的xiuzi多好。”我这次记下了,xiuzi就是媳妇。
   二嫂子又问了我的爹妈,兄弟姊妹等等……看她说着话,手里的活,却丝毫不慢。麻溜儿地把摘好的菜扔进大盆里,自诩干活利索的我,在她面前,瞬间被秒杀。我惭愧地表达自己行动太慢,她爽快而豁达地表示:“你是拿笔杆子的,那我可拿不了。”不由我暗生敬佩之意。好大气而豁达的女人。
   事后我知道,但凡公公婆婆家里有事,她都会来帮忙,每次都手脚麻利,清清爽爽的,绝不偷懒。还有之所以称呼她二嫂,因为她丈夫排行老二,老大早年夭折了。
   过年的时候,我和渡爹在安排要去拜年的长辈名单里,我提出增加了二嫂子的名字。源于好感。
   当渡爹领我进到二嫂子的院子的时候,我才发现,她居住在一个非正式的院落,在一个农家偏院里,只有两间房,厨房不得不设置在走廊上。她正在做饭。看起来些许疲惫,头发也凌乱着,看到我们来了,热情地迎过来,并不停地在围裙上擦着手,接了我们的礼物,连声埋怨:“看我亮亮客气地,来看嫂子,我就高兴得很。还带东西……”
   连忙拿出板凳,让我们坐。急着把准备下面的水,从锅里舀出去。洗了几次锅,又添了水,烧起来。添了铲煤,就进到里屋去了,我看她把鸡蛋数了几次,算了一遍,才从中拿出四个鸡蛋,说给我们烧开水喝,我对渡爹小声嘀咕:“估计嫂子攒鸡蛋卖钱,给孩子上学呢。我们不要让她煮鸡蛋吃。”我和亮亮立即阻止二嫂煮鸡蛋,为了彻底让她放弃煮鸡蛋给我们吃,我急忙之下,脱口而出:“二嫂,我从小就不吃鸡蛋。”二嫂忽然停下,问了句:“真的?”我点头说:“真的。”
   二嫂嘟囔一句:“你看这,第一次上嫂子门,嫂子也没啥招待你们,就有鸡蛋。”我连忙解围说:“嫂子,你不是在下面吗?我们也没有吃饭,一起吃面。”嫂子又为难地说:“你看,我就想着孩子们在学校,就我一个人,就没有炒菜,准备下面,就酸蒜薹吃呀。那我去商店买点菜……”我们也阻止了,我认真地告诉二嫂:“二嫂,我听我公公婆婆说了你的事情,非常佩服你的刚强,才来看你的。你如果这样客气,给你添负担。我们立即就走呀。”二嫂又客气了一番。我不客气地给二嫂说:“没事,我给你烧火。”说着我就坐在灶前的木墩子上,其实,我是不会烧炉膛煤火的,也就是添点煤做做样子,坐在灶前和二嫂子说话。
   二嫂子感激我和渡爹去看她,她一直表现得意外。心直口快的她,直抒胸臆地告诉我,自从她男人去世,已经很少有人去看她,连她娘家兄弟,怕她连累他们,都很少走动了。大家都是拜高踩低的,再三表扬我是个明理的弟妹。
   我很奇怪她院子的模样,她才说,她的公公和小叔子联合起来,以她早晚会改嫁为由,把她这个大媳妇从居住的正院赶到了偏远,她也没有办法。只好带着一儿一女蜗居在偏远。即使她已经“安居”偏远了,他们时不时还找她麻烦。
   一贯正义感爆棚的我,对她的公公莫名的气愤起来。世上还有如此不开眼的家长!自己儿子去世了,儿媳妇带着孙子孙女,不改嫁,恪守妇道,养育自己的孙子孙女,如此能顶门立户的媳妇,不感激?不帮助?还欺负?真让人匪夷所思。
   那次二嫂子高兴地说了很多话,心情也慢慢开朗起来。说到她的计划,不管如何艰苦,她都要支持儿子,女儿读书……满脸期望和幸福。
   二嫂子对我们表现出非常的留恋,期望以后我们回去能去看她。
   后来,我每次回去都会尽量第一个去看她。基于钦佩。她每次都很高兴。
   后来的某一年回去准备看她去,婆婆说她去城里做了保姆,可以挣钱,又可以照顾上高中的儿子。
   过年的时候,再见她,她开朗多了,皮肤细腻了,显出白净的本色,也显得年轻了。二嫂子很高兴,感念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得她,我也很高兴。这么有“骨头”,大义的女人,亲厚的亲属,是值得尊重的。
   后来她儿子学家电维修,非常努力。那年春天她女儿出嫁了。
   那年深秋,她大概45岁,过度劳累,得病不治而亡。葬礼的时候,我们回去了。
   她儿子狗娃,瘦瘦弱弱的。但却格外懂事。在起灵前,跪在棺椁前,给帮忙的,三拜九叩,感谢大家来帮助他这个孤儿,安葬自己的母亲。带着重孝的狗娃,好让人心生怜惜之情。同时也彰显出二嫂子的教导有方。理事人快快地扶起狗娃,并大声喊到:“各位乡亲,大家都看到了,孝子给大家行的是大礼!今天大家就把步子走稳当,让死者顺利入土为安,让孝子安心。”抬灵的几个随声附和:“切,放心好咧!”
   狗娃顶着孝子盆走在前边,悲伤的唢呐声声,凛冽的北风吹着,站在路边的乡亲,感念二嫂子的仁厚,不时有人跟进送丧的队伍。
   路边有人小声议论:“狗娃那娃,看着刚强太,眼泪都没有流……”
   后来,狗娃学成家电维修,开了门面,生意不错。又过了两年,狗娃开了一家家电销售部。
   次年亲友聚会,看见狗娃带着媳妇,儿子,自信地讲大砖头手机,谈生意。
   亲属都说狗娃发达了……
  
   发小魏杰
   我说的发小,不是我的发小,而是渡爹的发小,他叫魏杰,一进入黄河边那个诺大的村落,在新巷子前面就能看见他的新房子,这个和山西只毗邻一条黄河的陕西边境的村落,民风淳朴。人,扎堆意识很强,那些是同年出生,一起玩闹长大,一起上学的同龄人,就称为“一把子”,这个“一把子”,可能几个人,也可能几十个人,不管你做多大的官,也不管你在外边多出息,只要你的父母,要死葬在这块土地上,你就要夹着尾巴回到这个村子里来,和“一把子”们联络,融合……遇到事情,所有的“一把子”都会倾巢而出,互相帮助。
   我就是渡爹在逢年过节和他的“一把子”们联络感情的过程中,认识魏杰的。
   魏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魁梧,英俊,刚毅。魏杰没有考上大学,就回乡务农了。魏杰的媳妇叫美莲,一个极其开朗和豁达的农村女人,魏杰的父母早亡,90年代时,魏杰的爷爷,奶奶还健在,魏杰担负着为爷爷,奶奶养老送终的责任。
   魏杰不是独子,由于兄弟能力较弱一些,他就毅然代劳了。魏杰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这在农村,经济负担已经很重了。但美莲对魏杰的决定都顺从。而且是很乐意的顺从。
   九十年代初期,当你步入他家的土墙瓦房,三个小孩,两个老人的三合院,当你面对一个极其喜乐的女主人,你就明白:什么叫肝胆相照!什么叫苦中作乐!什么是达观了!我就是在了解了魏杰的家境,第一次面对美莲的嘻嘻哈哈时,我有些震撼,对,是震撼的感觉。因为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美莲可以生活得如此无忧无虑?如此乐观?
   基于这份好奇,我特别留意了魏杰,也特意向渡爹打听了魏杰这个人。在渡爹嘴里,武杰除了和他关系密切,有能力,讲义气之外,好像也没特别的,我总觉得魏杰身上一定有渡爹不了解的优点。
   在多次和魏杰的接触中,我发现魏杰有山一样的厚重和担待,可以让美莲放心地靠着,踏实。所以,即使魏杰当时还很穷,美莲一点儿也不发愁和担忧。
   魏杰农闲时,就走街串巷,收藏古董。武杰的家里,收藏着很多古代的玩意,而且年年不同。我在他家见过头脚彼此倒置,背对背的银质童男女,那做工,那造型,让你叹服。还有各种玉器,印象比较深的是春秋时期的被称作“钺”的玉石器,他说他收藏的“钺”的尺寸,高,宽都是极少有的“钺精品”。给我看《天下收藏》杂志刊登的样品,进行比对过。他还有陕西一些爱好书法的领导的墨宝,家里字画很多。他曾经心血来潮送我一枚金镏子,他说是从挖墓人手里淘换来的,我嫌瘆得慌,没敢要。
   我们回老家以后,魏杰热衷于给我讲渡爹小时候淘气的往事,经常把他自己笑的岔气,我却听得一头雾水。他重复一次才能明白。
   比如最可笑的就是他们小时候,一起偷鸡摸狗。有一次居然抓住一头小猪,准备杀了烤肉,他们一把子里的根社忽然喊叫:“亮亮,你看,你看,这猪有点像你家的?是不是?是不是?”这个被称作亮亮的,就是后来成了渡爹的笨蛋。亮亮才仔细端详,证实是他家的猪,他们才住手了,放了那头小猪……哈哈,淘气至此,我也是醉了。
   还有讲小时候,谁家女子看上他们中的谁谁,把谁谁吓得不敢光明正大地从那女子家门口过,全副武装,穿军大衣,戴口罩,墨镜,匆匆而过。要不就要被一把子诽谤去认丈夫娘了……
   再有,他们一起用力,把黄河岸上的大石头,推下去,听大石头沿着从黄河里抽水管道,“咣、咣、咣”响着下落……笑得前仰后合,听得我也笑得前仰后合了。
   ……
   坏事多了去了。我经常“复制”回来取笑渡爹,铁证如山,渡爹就常嘟囔魏杰什么都给我说,哈哈,我可没有这么“光彩”的往事,渡爹从我发小嘴里听不到这么可笑的事情,“回敬”我,不平等就是这样产生的。魏杰对此更笑得嘎嘎的。
   有一件事,让我对魏杰刮目相看了,也同时感觉自己的冒昧。那是1999年春节,我从昆明回来前,恰遇“金利来专卖店”男士衬衣打折,我就给渡爹买了三款不同花色的,有一款没注意,店员拿成了43码,渡爹穿42码,43码有点大了,打折的衣服,不能退换,我就灵机一动,鼓动渡爹送给魏杰。魏杰身高一米八三左右,应该穿43码的衬衣。当我把衬衣拿给魏杰时,魏杰立即如同受辱了一样,决然谢绝了。我非常不理解,因为即使打折,那也是二百多一件。
   魏杰走后,我问渡爹,他为什么不要?渡爹回答:“魏杰很要强,他不想让人感觉他过得恓惶。”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送给他家任何人衣物。即使知道他媳妇病了,即将安排住院时,我也只是偷偷塞给了他媳妇一点钱,说是让他媳妇将来自己买营养品的。不敢明目张胆让他晓得。
   公公过世以后,我们回去料理丧事,因为渡爹家里三弟兄,没有一个在农村,这在村里属于拔尖的家庭。这种红白事,村里有几个专门领事的人,婆婆家的村庄,还沿袭着厚葬的习俗。这个村子在黄河边上,和山西人经常来往。多少年来,人们把喜事的程序一简再简,就是没人敢冒不孝的罪名,把丧事的程序进行简化。那儿的丧事要停灵七天,七天要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给死人修房子,地下的,要挖墓道,墓穴,单人墓穴是2米多长,2米宽,一米多高,要用砖,水泥箍墓,也就是墓穴是砖混结构的,还要风干,满头七才下葬。冬天停灵七天倒没有什么。夏天则需要租用冰棺。主人家要负担村里人七天的吃饭,不管有事没事,饭点村里人就来事主家吃饭,帮忙做饭的也是本村妇女,这些幸亏有美莲招呼,安排,要不我有何能耐呀?人都认不全。最后一天,要造席,就请当地的炊事班子,按席面一桌多少钱付费。还要给所有领事人,采买的人一些酬谢。
   因为考虑公公、婆婆以后要合葬,就在给公公挖墓时需要挖合墓。魏杰安排了泥瓦匠,挖土,出土,替补,水泥,砖,沙子的采购;哪些妇女负责做六天的饭;谁负责联系乐队;最后一天造席的采买,桌椅的租赁,厨师班子的联系;以及七天的烧茶、递水,人员都一一落实;如同他家过事一般。写了执事清单,我们不熟悉人员。魏杰就义无反顾地给安排了。魏杰在村里的“一把子”里很有威望。这很有利。他的安排和协调都上行下效。给我们省心省事。
   那七天太乱了,吊孝的亲属络绎不绝,串门的村里人一波一波。出出进进,我一向喜欢不出差就深居简出。一下就让我晕菜。谁谁也不熟悉。干着急也帮不上忙。六天里,家里人都忙了灵前那些事了,这就是这儿的风俗,主家人尽管做自己的孝子,其他事都有人操心操持。全部村里人也可以到点到你家吃饭。吃七天,这也是给主家面子。这一点也没什么,就是感觉越发的乱了。
   前前后后,魏杰尽职尽责,把我们想不到的想到了,把我们做不到的做到了。也有一些和老公“一把子”的发小,用尽心机和领事人套近乎,兜售他们家的猪肉,以及一些农产品,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过后都有人议论。但魏杰,没有谋算一个有利于他家的事情。
   出殡那天,公公的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外孙们按照排序,跪在灵前,等着亲属按照辈分在灵前进行祭奠,还有乐队的表演。美莲一直站在我身边,我开始以为她想和我聊天,我还琢磨:怎么找了个我披麻戴孝的时刻?后来,当所有的程序进行完以后,准备起灵了,问题来了。因为我从小没这样跪过,没功夫,站不起来了。把麻子棍都撑断了,腿麻的也站不起来。美莲及时地把我拉起来。我也站不住。靠着美莲,我才跟上送灵的队伍。送葬结束,美莲才打趣我说:“魏杰料想的真准,他说让我跟着你,奠的过程,你跪完肯定站不起来,还真是。”我心里能不感激魏杰夫妇吗?这才真是朋友,什么都想到,做到了。
   丧事结束以后,我感动地给渡爹说:“你应该记住魏杰,在这个村子,你有这样一个朋友也就知足了!”
   这不,一晃的功夫,魏杰的女儿出嫁了。大儿子都结婚了。今年夏天,在当了外公以后,又当了爷爷。
   今年夏天他大孙子满月,我们回去了,魏杰一点也不像爷爷的样子,还是那么爱笑闹。又把渡爹拉到黄河滩底下,疯了一个下午……
   前年,魏杰把房子翻修了。一砖到顶,贴的墙面砖。买了空调,冰箱。苹果园的品种前几年也重新嫁接了新品种,花椒也大面积收获了。他和美莲还要雇人采摘。明年给小儿子娶了媳妇,魏杰,就真正成甩手掌柜的了!

共 58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写人记事的散文只写了两个人——二嫂子和魏杰。二嫂子的丈夫死后,她被公公和小叔子撵到偏院两间偏房里住着,但是,二嫂子却活得非常大度和乐观开朗。魏杰是作者丈夫的发小,也就是村里的“一把子”。这是个看起来大意散款,其实心思细腻的男人,在作者祭奠公公时,他担心作者会站不起来,便安排媳妇美莲跟在作者的后面,等到真的站不起来时,便搭一把手扶着。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06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06 11:43:20
  这篇《黄河人家》中的二嫂和魏杰都是真正的性情中人,生动而又真实。欣赏了,问候极冰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极冰        2017-10-07 04:07:35
  问候武戈老师!感谢您精彩的的编者按!感谢您的赏读临帖!拜谢!
  
   祝您创作愉快!远握致秋祺!
2 楼        文友:晚夏        2017-10-07 08:44:58
  浓郁的生活气息,丰富而有感染力的文字及地方方言的运用,令人读起来耳目一新,也让二嫂与魏杰形象深刻地印在了读者的心里。欣赏精品。贺禧极冰。
回复2 楼        文友:极冰        2017-10-08 03:22:02
  感谢您一直的关注和鼓励!我会努力的!拜谢!祝您潇洒墨海泛舟!
3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07 09:48:28
  二嫂和魏杰都是性情中人,这是作者尊重他们的缘由。恭喜佳作斩获精品,争取更多精彩辉煌。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3 楼        文友:极冰        2017-10-08 03:25:12
  问候武戈老师!感谢您画龙点睛的精彩点评!拜谢!
  
   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我会努力的!祝您创作愉快!佳作不断!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