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梦里水乡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水乡】人在旅途(散文)

编辑推荐 【水乡】人在旅途(散文)


作者:静夜 白丁,17.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29发表时间:2017-10-07 00:21:05

习惯了早到,一个人在嘈杂的候车大厅里扎眼的闲适。无意中看到一张照片,那是我高中的同届同学,现在已是车站的主要领导了,可掬的笑容里透着成熟,也透着一丝旧日的轮廓。不见也应该有二十余年了,相逢竟然在集散之地,是偶然,是必然,还是一种黯然,谁也说不清所以然,只有站内播音员温柔的播报在耳边回荡:“各位旅客,开往XX方向的列车,现在开始检票了……”
   这是一个简陋的软卧包间,同行的省厅领导和我一样,都是“七零”年代的,我是年代初,他是年代中。一副金丝眼镜透着稳重与干练,只是在熄灯后,像个孩子似地捧着电脑,一丝不苟地厮杀着,却是我始料不及的。
   晨,在颠簸中悄临,手机短信的提示把我叫醒,是妻发来的生日祝福。在我的印象中,这应该是妻为数不多的几次准确记住,一时间想了很多温柔的话,下手却只有一个字“好”,或许是公文写多了,人也变得木纳了。掀起一角窗帘,晨阳鲜亮,云淡天蓝,一个绝对晴好的天。
   大连车站于我印象不深,只是觉得有些与这个“东方巴黎”之城稍显不配。接站的同志很醒目,没有费什么气力就已坐在舒适的小卧里。也许是部级会议的缘故吧,下榻的宾馆规格很高,怯怯地询问了下房价,竟有了一种捉襟见肘的局促,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家了。房间算不上奢华,却也设施齐全,可以同时容纳千余人的自助餐厅,近百种中西佳肴,却是极为奢华的。一杯热奶,两个煎蛋,一碗炒面,还有一些叫我纠结的肉品,这就是我人生第四十一个生日早餐。各地参会的人员还在陆续报道,短暂的休整之后,我和“领导”决定到大连的街市走走。非常巧合的是宾馆门前的路居然叫“长春路”,多少消除了点异乡之感。
   大连的街市与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整洁,无论是闹市干道还是偏僻井巷,不敢说一尘不染,却也差不多。也许是四面环海的缘故吧,湿润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使人在感官上和视觉里都有一种神清气爽之怡。沿街西南行数百米,就是大连市的中山公园,去的路上和领导一起揣测这个“中山”的意思,我以为是与孙大总统相关,他以为是大连市区里的“高地”,取城中之山的意思。当“天下为公”几个大字映入眼帘的时候,一切尽在不言中,在快门的闪动下,我有幸拉近了和“国父”的距离。公园,却如领导所说,是一块突起的高地。高地的正南方是一个叫做华宫的庙宇,青砖铺就的甬道沿地势蜿蜒盘上。虽然是星期四,可是还是一簇一簇地聚集了很多人流。吹拉弹唱舞,应有尽有,其中也不乏汗如雨下的疾走之人,感受得到这个城市里生活的普通人,日子应该算得上安逸。
   出了公园遇一长者,我疾步上前询问哪里有比较繁华的商场和特色小吃。长者告诉我,去天津街转转吧,那里是比较繁华的。领导提出来打车,可是这个“真没有”,只好乖乖地坐上公交车。天津街离得不算远,到了之后却叫人有些失望,远没有预想的繁华。那些沿街的吃食,几乎在所有的城市都看得到。倒是沿途的欧式建筑却别有风情,据说当初是一个留学法国巴黎年轻的前苏联设计师,将巴黎的建筑风格渗透到在这个城市的建筑里,因而这里也有了东方小巴黎之称。
   穿过一座铁路桥,我惊奇地发现在不远处有造船的起落架,于是兴奋的以为就要见到大海了。一位穿着工装的老师傅告诉我们,这里是大连造船厂和铁路货场,海是有的,不过都在单位院里,外人是绝对进不去的。看着我们略显失望的神情,老师傅说:“你们可以去付家庄一带,那里有海滨公园和浴场。”这次我主动提出来打车,老师傅说:“打车干啥,再绕你几圈,得好几十元。你跟我走,做xx路公交车,一元钱就到。”短短的一个小时内,两个善良热情的老者,同样朴实的言行,着实叫人看到了大连人的实在与真诚。尤其是那身穿工装的老师傅,叫我那么亲切,就像回到了儿时,想起了那时候朴素的父辈们。
   其实,坐在公交车上去慢慢品味一个陌生的城市,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可以安静而从容地洞察一个城市的风土人情。于是在近二十分钟的路程上,我发现一个很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在大连的小区楼宇之间,很少见到三俩成群的赋闲之人,尤其是沿街外摆的摊位和叫卖的商贩。在我去过的城市里,即使是北京胡同里也总会遇见三俩赋闲之人,大连的赋闲人们都去了哪里呢?回想起车进大连站时,播音员的介绍“大连是个广场较多城市,这里的广场文化很发达”,又回忆起刚才在中山公园的所见,于是恍然大悟,这些赋闲之人应该都去了广场吧。
   车上到宾馆门前的长春路之后,我发现大连不仅是东方的小巴黎,他也是北方的小重庆,说他是个山城也不为过。大连的车行路很少有平坦笔直的,几乎都是随着地势高低起伏,左右蜿蜒伸展。尤其是沿街建在山坡上的小区,更是叫人耳目一新。大连的山,绝大多数是石山,更令人称奇的是就是这样的石山上也爬满了形态各异的高矮植被。那些建在半山腰的楼宇,高高在上,甚至有些人家推开窗,似乎一伸手就可以够得到满山的葱茏。惊奇之余,我更大的好奇是,这些楼宇的地基是怎么打的呢?
   公交车在付家庄海滨浴场停靠了,眼前俨然一片热带风光。看得见身着比基尼的美女,也看得见那些黝黑健硕的野兽。沙滩着实一般,几乎都是砾石,很少有大片的沙。即使有,也粗糙的如同大粒盐一般。海水是一种淡绿,很清澈也很平静,这与之前我所见过的海还是有一定差别的。沿着海岸线向东南走去,是一座小山,山上没有石径,确有实木铺成的“栈道”。翻过这座小山,就是另一个海湾,这里也充斥着大量的游客。沿海滩分布的烧烤摊床和海鲜小吃,居然把向海而饮变得那么轻描淡写,唾手可得。
   少于见海的我,当然不会舍得放过这向海而饮的快哉。邀上领导,在伸向海里的木排栈道上把酒临风。海鲜的确不错,口感肉质都是一流的。尤其是我最喜欢吃的蛏子,肥厚可口,滑嫩怡人,彷佛入嘴即化。也许是同时代的人吧,领导和我一样的兴奋,一瓶青岛啤酒下肚后,一些拘谨和官腔就荡然无存了。徐徐的海风,轻撩着肌肤,把海的味道送入鼻息。碧澈的海水轻拥着沙滩,肆无忌惮的海鸟在海浴者头上轻掠着,人在微醉里激昂陈词着,酒在相交欢里淡释着。向海听涛,临风把盏,一生一日,适逢七夕,夫复何求?
   结账时,服务生怯怯地说:“先生,对不起发票没了。”领导有些过意不去,坚持要发票,我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与党可以没有关系。领导笑了说:“这个真的可以没有。”服务生也笑了,我以为这才是一种难得,至少于我,这种开怀不现已有时日。钱就是用来开心的,而开心有时候却是金钱所无法衡量与替代的。大海的神奇就在于,看得久了,人也变得宽了。

共 260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连,东北之窗,北方明珠,中国十大港口城市之一,气候适宜,环境优美。作者与同僚出差来到大连,顺便游览观光,大连街市的整洁、湿润的空气,以及别有风情的欧式建筑,都给作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而善良朴实、热情亲切的老者,更让作者欣喜非常。大连是海滨城市,临海而建的广场则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大连的海淡绿,清澈,平静,给了作者不一样的感受。作者用一件小事,道出了做人的品格——像大海一样宽广,博大,看淡金钱,快乐为本。十分赞成作者的观念!作者文笔娴熟老道,语言流畅,情感自然,于不紧不慢的叙述中透出一定的哲思,不错的文字,欣赏推荐!感谢赐稿水乡,祝创作愉快!【编辑:沉鱼】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沉鱼        2017-10-07 00:31:50
  也曾因公事到过大连,读此文算是对大连的一次回顾。大连的街道非常干净,空气非常清新,大连的人乘公交车主动排队,素质很高。
沉鱼
回复1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05:42:28
  社长辛苦了!
2 楼        文友:梦里水乡        2017-10-07 00:35:14
  欢迎来到梦里水乡,期待更多精彩佳作!
让舞动的笔墨,织就似锦江山;让干净的灵魂,憩息梦里水乡。
回复2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05:43:32
  大连值得一览。
3 楼        文友:落笔红尘        2017-10-07 06:42:18
  人在旅途,享受旅途所见所闻,途中有家人的祝福,有同事朋友的相陪,终是不寂寞的,终是完美的一程。静夜老师文笔流畅,文字拿捏的精准到位,不繁缀,却细致入微。难得的一篇佳作,学习了!
回复3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06:43:45
  我老了睡不着,你也如是?
4 楼        文友:刘家小少        2017-10-07 07:44:05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大海,人自然开阔。很好的文,欣赏拜读!欢迎静夜加入水乡,问好,敬茶!
刘家小少
回复4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08:20:40
  谢谢!
5 楼        文友:弯月刀        2017-10-07 09:29:25
  烟台与大连隔海相望,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一看。随着静夜老师的文章,带我去大连浏览了一番。读了美文,还省了旅游的费用。哈哈,开个玩笑。欢迎来到水乡,期待更多的精彩。
回复5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09:47:31
  还有好多地方!
6 楼        文友:伏笔        2017-10-07 10:09:33
  有机会也去大连看看,感受一下
学以致用,思而问道。
回复6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10:26:57
  6月去,报个一日游,旅顺也顺道!
7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07 14:36:53
  当初是一个留学法国巴黎年轻的前苏联设计师,将巴黎的建筑风格渗透到在这个城市的建筑里,因而这里也有了东方小巴黎之称。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7 楼        文友:静夜        2017-10-07 14:58:57
  感谢来访,互相交流!
8 楼        文友:茉露        2017-10-09 23:54:10
  结尾是亮点,一种对比和暗喻的手法,一下子让文字变得更加开阔,如眼前之海!
90后南方人,只写我心。
回复8 楼        文友:静夜        2017-10-10 06:56:21
  谢谢专业点评,会继续努力,感谢来访!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