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王骚客之汉高祖刘邦
唐代王珪《咏汉高祖》诗,诗曰: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一个草莽之人,手持三尺长剑,带着一群草莽兄弟,怎么也看不出他们走向的是历史的舞台。
一个街头无赖,和一群酒肉兄弟,谁会想到他们混吃混喝混遍神州各地,还混吃了整个江山。
一个泗水亭子,没有强大的靠山,没有金山银山。有的只是一副破皮囊,却主宰了历史的轨迹!
只有当秦始皇的銮驾浩浩荡荡的从他眼前经过时,方显出他的与众不同。就因为一句:“大丈夫生当如此!”
大丈夫,何为大丈夫?不是每一个男人都是大丈夫,酒肉饭袋、泼皮无赖自不必说。那些有正常职位,有正当事业的人,也不一定算是大丈夫。因为大丈夫是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有志气的人,可以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发出“大丈夫生当如此”的感慨而又奋发图强,最终实现自己梦想的人。也可以是生活在社会的最高处,如越王勾践一样,遭受失败,卧薪尝胆,一雪前耻的人。
有作为,这个概念太大了,秦始皇统一六国是有作为;张若虚凭一篇《春江秋月夜》孤篇盖全唐是有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一心只想做一件好事,最终他做到了,这也算有作为,
刘邦,他从一个泗水亭长,最终统一了中国,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向世人证明了他不是一个街头无赖,而是一个大丈夫。
刘邦和项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项羽将门之后,因此在楚地一呼百应;又兼一身绝世武艺。对下属也是关怀备至,韩信曾说项羽:“为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陈平说项羽“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因此他帐下可谓是影响云集,文有范增,武有龙苴、英布、季布、汉钟离等,但他处事刚愎自用。
而刘邦,平民出身,没有高的文化程度,没有一技之长,终日游手好闲,“好色美姬”,“好酒及色”。却又有较强的包容力和忍耐力,如主动退出秦宫。做事时却是一点不含糊,如约法三章。而且他能知人善任,任用萧何、张良、韩信等人。
正如他自己所说:“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养、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攻必克、战必胜,我不如韩信。”
可以这样说:正是刘邦知人善任的能力,决定了他在楚汉战争中的胜利。
唐代胡曾《沛宫》诗曰: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如果说《垓下歌》表现了一个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则表现出了胜利者的悲哀: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如果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失败者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而胜利者何尝不会上演一场“别姬”: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首《鸿鹄歌》就是胜利者刘邦上演的“别姬”。
诗创作于公元前195年(与《大风歌》同年)。刘邦与大老婆吕雉生的儿子(长子)刘盈。按规矩应立为太子,但当时刘邦宠信的是戚夫人。并私下与戚夫人商量,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不料此事被吕雉知道了,大家都知道,吕雉可不是省油的灯,名正言顺的第一夫人不说,她的聪明才智后人又有谁不赞赏。于是,吕雉就找到了张良,让张良主持公道。张良想出了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招数,私下给吕雉的儿子找了四个老头做先生。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左冷禅为了争夺五岳盟主之位,请了华山派剑宗后人封不平,漠北双煞等人物,但是不幸的是,他却没有能登上五岳掌门之位。但那毕竟是武侠小说,现实和小说是有区别的!这两个例子证明了这个事实。张良请出这四个老头稳固了刘盈的帝位。终于有一天,刘邦知道了太子与这四个老头在一起,他当然知道这四个老头的底细。当时就觉得没戏了。
刘邦急忙召来戚夫人,指着四个老头儿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阙,戚夫人嘘唏流涕,上榻去,罢酒(《史记•留侯世家》)。
后来高祖死后,后宫就发生了囚戮戚夫人、毒杀赵王如意的悲惨事件。戚夫人在操杵舂作之时,脱口而作了《舂歌》:
子为王,母为掳。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
刘邦的一生是成功的,虽然在伐秦和楚汉战争中屡经战败,但是,他没有放弃和强者斗争的决心,哪怕是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终战胜霸王,平定英布叛乱,还诛杀了韩信。无论项羽、英布还是韩信,都是他大汉江山的垫脚石。一个个地比,或许他比不过他们中的任意一个,但是最终胜利的却是他!老百姓们说因为他是赤帝子,真龙天子,所以就该是他赢……
刘邦虽然打败了项羽、英布等这些可怕的人物,却没有能斗过宫廷的纷争。成者王侯,但是,成者也有失败者的悲哀,这样的悲哀不是刘邦的悲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封建陈规的悲哀,也是历史的悲哀,历史因为这悲哀,将天下从无数有德者的手中交给了昏庸之人;这些陈规,将一个个的王朝推向了深渊;这分悲哀,由封建社会的领导阶层,转移到了一代又一代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