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爱与浓情常伴我前行
每当想起她们生活中的只言片语时,我总是在心里感恩她们在我生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我喜欢领略女性特有的真爱与纯美,那种感觉情真意切,如沐春风!
珍是母亲的名,她出生时距共和国成立恰好差十六年零四天,虽然八岁而孤的母亲不识字且一生辛劳,但是她爱讲的那几句朴实的话语,自打我四岁能记事时起,就印刻在了我的心里:
“儿女是父母一生的账债,到死都得还!”我的母亲是农村妇女,一生中共生育有一女七男,我于其中排行第六。她用一生的时间来践行着她常说的这句话,至死未渝。如今,春风依旧扶翠柳,春雨滋润万物新,母亲弃我而驾鹤西去却是十七年有余了。母亲将其浅显的话语与深刻的生活领悟铭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儿,啥子是儿哦?小的时候是爹妈的儿,长大结婚就变成了婆娘的儿,老了以后就只有靠脚板儿和手板儿——不动不得行,不做不得吃!”我童年时多次听得母亲与邻居们聊天时提及这句话,当时总也不太明白,如今,我年过不惑,为人父已二十二载,方知其中的深义: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未养儿岂知父母恩?母亲这看似抱怨的话语,却处处透露出农家妇女生儿育女的艰辛。母亲以这种方式将母爱传递给我,浸透我的生命,我荣幸之至,感谢母亲!
“娃啊,既然你的老师都这样说了,我就是当八字卖命都让你去念书,你千万不能对不起你的老师喔!”(一九八七年我中考落榜后,由于家里太穷,无法继续上学,教过我的一位洪老师同情我的遭遇,托人转告我的母亲:“让你的儿子来上学就行,学费和生活费都由我负责吧!”)在困境中挣扎了多年的母亲不愿意给洪老师添麻烦,终于痛下决心,坚定地告诉我说。母爱与师恩为我的人生定下了育人教书的基调。我在四十岁生日时,也曾写下了生日感怀诗:“四十年前铸我魂,不惑岁后明真情。追忆父母生养德,传承天地恩爱行。”母爱与师恩总也体现了女性的真爱与纯美,犹如陈年老酒般甘醇,醉透我的人生!
母亲生我时已经三十八岁;我而立之年时,母亲撒手西归,时间定格在了2OOO年7月23日。母亲对我三十年的言传身教与倾力呵护弹指一挥而过,母亲生前留给我的最后的一句话是“娃啊,我这人已经不对了!”母亲说完后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埋葬母亲时,我七十二小时内没有合过一眼,既然她留给了我太多的爱,我就应该将其永远传承……
慧是妻的名字,比我小两岁半的她聪慧、善良、能干且善解人意。我与慧恋爱时,曾如实告诉她:“我除了身体有病之外,真的一无所有。”她的回答斩钉截铁:“我不在乎!”我坚定了信心,于一年半后,我们登记领证,慧成了我的妻。
“我不在乎!”妻说到做到,我新婚时穿的衣服是妻出钱买给我的。妻的这句话激励我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家庭创建过程。妻作为农村妇女,尚且有如此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何况堂堂须眉男儿的我,古谚有云:“夫妇同得心,黄土变黄金。”在同龄人中,我与妻率先用上了电话、电脑和互联网。“我不在乎!”很有意思,妻特别独到的话语!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妻引用秦观的这两句诗来安慰与妻两地分居的我。妻真的很善良,也善解人意,我们夫妻两地分居长达七年之久,我对家庭的照顾太少,她都无怨无悔地一力承担,令我感激不已。我并非薄情寡义之人,也曾写过一首小诗《怀妻女》:“如烟轻风睡梦中,两地相思为情浓。花前月下常追忆,妻萦耳畔女伏胸。”贴在单位里单身宿舍的床头墙上,细细的品味,排遣业余闲暇的苦闷,调节心情。是啊,“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妻那善解人意的话语温暖我心!
“无商不富。”做过小工,摆过小摊的妻很聪慧,在我们的家庭建设讨论中如是对我说。我深知我的那点微不足道的薪水要支撑一家人的生活,确实是捉襟见肘,妻给我阐述着她的观点,为的是争取我的支持,改善我们家庭的生活质量。实践证明,妻总结得很对,我们夫妇同心,艰难创业,提前十年完成了我原来预设的两个十年计划:买了永远属于我们的房屋,让女儿进入了她想去念书的学校。妻,我那能干而爱家的爱人,真好!遇到慧,是我的福份!“无商不富。”妻的话真有见地!今生,所娶之妻慧,在我的心中是如此的聪慧、善良、能干与善解人意,夫复何求?
母亲的真爱,妻子的浓情,伴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追忆母亲成了我情感的一种寄托,爱恋妻子成了我生活的一种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