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芳”的缺陷
晚饭后与父母边剥花生边闲聊。
聊着聊着,话题扯到了牙齿上。母亲说,她二十九岁那年就开始掉牙了,由于家里生活条件不太好,老上火,牙花子都烂了。其实,我是在国庆假期刚拔了牙,前两天才镶好,现在嘴里还有些不得劲。父亲听了扭过脸我说,我和你妈的牙都不好,除了你大姐,你们仨的牙都仿我们,遗传的结果吧。父亲的一席话,我没有言语,毕竟事实就是这样了。二姐的牙跟我差不多,参差不齐,小妹好像也是,她的壮举是读初中时就一个人去拔的牙。我们仨都羡慕大姐有一口好牙,又白又整齐。直到现在我仍纳闷,自己小时候牙齿还好好的,门牙虽然大点可也板正,怎么长着长着就长歪了?教过书的父亲帮分析道,可能归咎于我晚上睡觉用嘴呼吸的缘故,以至于门牙外扇,专业人讲的天包地。
说真的,因为牙齿不好,那时候免不了被人取笑,老家人徐发雨曾给我起了个外号:大牙,还有人说是让我演个汉奸挺合适,这让我委实郁闷不已。参加工作后,在外面与人打交道时,我尽量不笑。一笑,说不定会把人吓跑了,说这话有点夸张的嫌疑。慢慢地,大家都说我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不苟言笑。真实的原因呢,不熟悉的人可能被蒙在鼓里了。有时,自己也想做到“不以己悲”,只是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又让我不得不伪装起来,每天一本正经地面对周围的人。纠结之余,家人多次劝我拔牙。我一直患得患失,拿不定主意。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我也日渐麻木了。今年八月底,我一咬牙,决定“装点一下门面”,把有缺陷的牙拿掉重新镶。医生听了我陈述后,建议分两步走,那就是先整下面的,一个月后再整上面的。今年国庆假期我哪里也没有去,一切为我的“美丽计划”让步。别说,拔牙还有另外的好处是少喝了几场酒,这得益于家人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每个人都会有缺陷,就像被上帝咬过的苹果,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正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是啊,每个人都是有缺陷的,也许是我们爱慕虚荣,致使很少有人真正体会到托翁所说的“芬芳”,也包括我。这次镶牙经历,让我感受到,面对缺陷,要努力面对,并学会包容它。即使竭力去做各种掩饰和装点,换来的不过是我们内心得到的些许安慰罢了。毕竟那是人工刻意的美,反而从侧面证明自己的不成熟。因为,真正的成熟,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经得起世事的颠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