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专栏作家】李同志

编辑推荐 【专栏作家】李同志


作者:沙金 秀才,183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71发表时间:2017-10-11 13:20:51

好像是一九六四年前后吧,那时候,我已经能依稀记得些事情了。在童年的记忆中,很多东西都是模糊的,但社教工作组的李同志,我却记得特别清楚。
   那时候,好像在搞什么“四清”,还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分不清了,总之是在搞运动。我记得,那时候是每家人各自煮饭,生产队集体干活儿,年终按工分结算,一年的劳动工分能摊算的现金,扣除生产队给每家人分的粮食钱,有盈余的,一家人到年底能领到几角钱到二三十元钱不等,但很多人家都要超支,就是倒欠队里的。但凡超支的,都没人有钱补差,只能滚到第二年,多几年要是还在超支,就扣粮食抵超支。
   那时,我家有六口人,我有个年老的爷爷,有爸妈,还有个已经能出工干活儿挣工分的哥哥,我占老二,刚读小学一年级,我下面还有个三岁的小妹妹。一家六口人,六个人分粮,有三个人出工,在队里,劳力和负担,都算中等,每年底都能领到十来元工资。我们队的口粮,在当时的农村,不知道是算高的,还是算低的,我的记忆中,是每人每年三百多斤口粮,另外一人一年还能分到一斤多两斤菜籽油。口粮中,其中有四百来斤红苕,折合一百斤细粮算在口粮里,稻谷、小麦、大麦、玉米、花生、豆子等,加起来才两百多斤,而稻谷和大麦还是带壳儿的。因而,总是不够吃,农闲和荒月,每天晚上就不煮晚饭,饿一顿。我实在饿得受不住了,就从坛子里抓一把泡酸菜,在水缸里舀一瓢冷水,搅一搅,喝一瓢冷水泡菜汤,否则就睡不着。白天两顿呢,玉米糊还没米汤浓,大米稀饭舀在碗里,则能当镜子照,所以,那时我不敢奢望吃肉吃蛋,就盼着能吃到煮得干一点的饭,偶尔吃顿面条或蒸一顿大米干饭,那就是打牙祭了。
   那年,上面向每个生产队派驻了工作组,每个组有一个或两个工作同志,我们队里的工作同志姓李,大家就叫他“李同志”。
   说到李同志,我的记忆一直都很清晰。为什么呢?他那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非常平易近人,连我们这些小屁孩都很亲近,还常逗我们玩。李同志那时好像有四十多岁,瘦高个儿,国字脸,他腰间那根很旧的宽皮带,他说是他在上甘岭战场用过的,所以再旧都舍不得丢掉,有一次,他还把肩上的一处取过子弹的伤疤给我们看呢。
   空闲时,李同志和大人们在一起时,就教人们唱歌。李同志唱歌可好听了,教大家唱时,他总要先给大家唱一遍。我就是那时候听了他唱《我的祖国》、《英雄儿女》、《红梅赞》和《谁不说俺家乡好》这些歌,后来竟然一生都喜爱这些歌了!就是现在,我都不会唱错词儿,但走不走调,却不敢保证。李同志和我们这些小屁孩在一起逗乐时,除了和我们玩瞎子摸鲤鱼,就给我们讲上甘岭打美国鬼子的故事,因为他知道,我们这些小娃娃都喜欢打仗呢。
   每逢星期天和星期四下午,我们没上学时,大都爱到田间去看大人们干活儿。当然了,我们总能看到李同志和大人们一道挑粪水,栽秧子,割麦子,而大人们都爱争着抢着挨着李同志干活儿。我们这群小屁孩多跟着看了几次,才发觉李同志为啥这么招人喜欢,原来他不拿架子,总是笑脸待人,而且还有个秘密:爱讲故事,讲趣事,大人们都说,跟李同志一块儿干活,不知道累,不觉得饿呢。
   当然,隔三岔五,李同志要和生产队长、民兵排长、会计和记工员这些队干部一起,组织召开社员大会,给大家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李同志讲得可好了,我们小屁孩虽然啥都听不懂,但看到李同志讲得神采飞扬,大人们听得聚精会神,就知道李同志讲得特别好了。
   生产队给李同志腾了一间小屋,李同志就住在里面。我们有时也爱跑到他的小屋里去玩,他就教我们:“你们这些娃娃,随时都可以来玩,但不可以随便乱动李伯伯的东西哟!”我们因为喜欢李同志,也就从不乱翻乱动他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床、纸笔墨水摆放得规规矩矩的桌子和他的井井有条的生活用具了,甚至都不好意思随手把废东西丢在他屋里那扫得掉根针都看得见的地上。
   按工作组的规定,李同志轮流在全队社员家吃饭,每吃一顿,就给一顿的粮票和饭钱,早饭二两粮票一毛钱,中午和晚上就是三两粮票两毛钱,听说是工作队这样规定的。工作队还规定,禁止工作同志在社员家里吃肉喝酒打牙祭,禁止搞任何特殊,必须与社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一天,我听到我爸妈商量,说李同志明天又该在我家吃饭了,我爸妈因为李同志前几轮在我家吃饭,都只是吃的菜糊糊,还很稀,泡酸菜下饭。我爸妈看李同志每天既要和社员一同劳动,收了工还要写这写那,和社员谈心,组织社员开会,教社员唱歌,逗各家的娃娃,还要自己洗衣服,成天那么忙,却吃两碗稀菜糊糊,真是冤枉收了人家李同志的粮票和饭钱了!爸妈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可我家穷得叮当响啊,很想好好招待一下李同志,可哪里买得起肉呢?更别说杀鸡了,我家只有两只母鸡,要下蛋换盐吃呢!爸妈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家里还有五六斤碗豆,七八两菜籽油,实在找不到啥好吃的,那就把碗豆泡了,磨成细浆,虑去粗渣,搅成凉粉,再好好熟一碗红油辣椒粉,做成辣调料,招待李同志吃顿辣凉粉,再抓两把米,熬一锅米汤解渴,再怎么说,也比吃稀菜糊糊好点儿嘛。商量好后,就听我爸说:“唉,本来很想好好招待一下李同志,也只能这样罗!”
   第二天,李同志又轮到在我家吃饭了。
   早饭和晚饭还是老样子,凉粉是中午吃的。
   边吃着凉粉,李同志边说:“好吃,好吃,你们家的油辣子真是熟得好啊!”
   李同志吃上兴趣了,说:“我告诉你们啊,当年在朝鲜战场,那个冷啊,简直不摆了,那真是吐口唾沫就是冰呢!有一天,我遇到一个四川兵,见我这个四川老乡冷得浑身发抖,给了我一个红辣椒,我一口啃了半截,嚼细吞下去,你们猜?好神奇哦,立马就不冷了!”
   我妈就说:“李同志,您爱吃辣的,来,再加点儿辣子!”
   ……
   万万没想到,李同志在我家吃了这次饭后,才三天,就被停职了。听说被工作队知道了李同志在我家吃了一顿油辣子拌凉粉,是在搞特殊,是多吃多占群众的,是思想有问题,被停职进学习班了!
   得知这个事后,我爸我妈后悔死了,心想,起了场好心,却害了李同志,人家李同志是多好的好人哦!
  

共 24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作者以第一人称写,写的故事就在那个年月经历过的情节,写出了李同志的豁达心态,写出了李同志平易近人的好作风,写出了作者父母以及村民对李同志的敬重。不难看出,李同志是一个好官,孩子和村民口中的好人,只是,作者的父母好心误了李同志的前程。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那个年代党的做风的严肃性,虽然过激,但也是对党员干部的一种约束。整篇小说语言简练,文笔娴熟,荐读!【编辑:阳媚】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阳媚        2017-10-11 20:13:12
  友友的小说来自生活,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缩影,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年代党对干部管理的严格。问好友友,期待更多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沙金        2017-10-12 08:42:35
  谢谢阳媚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