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青春】关于“读书无用论的”青春之惑(散文)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去拜访一位远房的叔叔,她有一个刚刚读高二的女儿。初见时,她齐耳短发,银制耳钉,抹着玫色口红,穿着和她身份不太搭调的朋克风略有些痞气。
我本以为我与她年龄不过相差几岁,应该有聊不完的话题。她应该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和向往,然而言语之间的交流让我顿时感慨万千,她竟然对读书毫无兴趣,而对金钱却是那样青睐。曾经的“读书无用论”仍然在诓骗着我们的青少年,一纸文凭敌不过那些虚无缥缈的发财梦。
犹记得高中时代的我和同学,也都有这样的迷惑。我们这么努力去读书真的有用吗?还不是读个普通的大学出来谋个职业。我们除了读书并没有一技之长傍身,几年大学读出来还不如别人辍学打工的回家挣钱多。没准出去闯闯做做生意还能发点财。当时的我们的确处在这种盲目又有些犹疑之中往往难以自拔。加上半封闭半开放的校园环境,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和干扰。常常有辍学打工的小青年在学校周围徘徊,或许是寻找校园里单纯的姑娘谈恋爱,又或许是寻个未成年的愣头青打群架。
这位叔叔的女儿,每当和我说到她的某某同学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现在已经是小老板的时候,眼睛里就放着精光。原来几年过去了,这种套路竟然还在!一个人在毫无知识,背景,人脉,能力,经验的情况下短短一两年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是那么的诱人。加上“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还没有迈出校门的青少年难免经不住诱惑。
“读书无用论”实则就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阴谋。中国人口众多,竞争非常之激烈。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想要出人头地,读书是一条相对容易而又公平的道路。多少富裕的家庭苦于自己没有文化而受着各种各样的限制,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不惜重金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倘若读书无用论是真理,富人家庭也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培养一个富有知识的下一代?而含辛茹苦的农民家庭又为什么背负着巨额的债务也要让孩子去读书?毛主席也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哪个时代,读书永远是有益的。只有没被用到的知识,不存在无用的知识。
这一来,竞争力越来越大,就意味着要淘汰大部分的人,取其最优秀的那一小部分。如果能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淘汰掉本来潜在的对手,让自己更容易脱颖而出成为那优秀的一小部分,何乐而不为?二来,很多读书的高学历后来都不再努力了,指望着一考定终身,不再追求学历和能力的继续深造,这种懒惰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导致人生际遇一路下滑。自然要找回些面子,竟全然把自己的无能怪罪到读书无用上来。三来,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自己不爱读书,也没什么学历,处处受限。因此,“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也就应运而生。再看看现在为什么随着名校的产生,学区房房价极速飙升?为什么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几乎倾家荡产的报高额的名师补习班?为什么国家提倡减负,还有很多孩子写作业到深夜?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有学习考试是才通向成功最快最公平的捷径。然而年少的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饶雪漫曾说过:“没有人会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青春之路也是人生必经之路。总会有人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做我们的引路人。
那时候我的班主任就常常跟我们说。我知道你们心里的疑惑,你要记住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是对的而且值得的。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现在全力以赴专心备考,你们以后一定不会后悔。等你们上了大学,将会有更广阔的天空和舞台,能够结识更优秀的同学,老师。我相信他,因为他是为我们好。父母亲也常常鼓励我多读书,不要带着功利心,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在学校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我也很幸运遇上了一帮可以互相扶持鼓励的同班同学。除了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上课,每当自己情绪低落或者信念动摇的时候,他们总会给我鼓励和安慰。在我弄不懂题目而苦恼时他们总能施以援手。以至于高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那样一个单纯忙碌的情况下度过了。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浪潮一年比一年高。坊间传言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不值钱的当真是大学生?这还是那些说读大学没用的人炮制出的谎言,让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浑浑噩噩度日,不思进取。试问一个再好的大学,能提供给学生最好的设施条件,最一流的师资,最广阔的锻炼平台,而学生却不学习,这些也就都失去了他存在的价值。国家常常说教育以人为本,人才是根本,根都是坏的,何以成才?当一个成不了才的高分低能的大学生,哪个单位愿意接受这种毫无价值也创造不出价值的人?所以不值钱的是不学习的自己!
后来,我和同学都读了大学,现在有人是年轻的医生,有人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有人当了跑新闻的记者,有的人当了美丽端庄的空姐,我们都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而那些鼓吹“读书无用论”并且相信它的人,都消失在了那年的青春里。人生的路上有很多类似“读书无用论”的阴谋论,企图去限制你的行动,扼杀你的梦想,击碎你的未来,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相信那些真正有慧眼的普通人,坚信自己的道路,付出自己的努力,带着自信搏击未来。这才是我们的青春应该有的样子。但愿我的那位远房小妹早早醒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