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编辑推荐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作者:子愚雅趣 白丁,51.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24发表时间:2017-10-13 08:45:53
摘要:聪慧弄权的上官婉儿,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但她那诗作才思仍然给我们生活以启迪。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大唐的星河里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星,过早的陨落让她刻上了才女上官婉儿的名字。
   读过《新唐书》《旧唐书》的人知道,唐代最不缺的是英才。文臣武将凌烟阁,骚客佳丽著华章。即使是媚娘,摇身一变也做了天下的皇帝。不过,上官婉儿却是奇葩中的奇葩。
   唐景龙三年(709年)正月,唐中宗临幸昆明池,命群臣赋诗,夺魁者赐奖。主持评判这场皇家诗歌大赛的考官便是上官婉儿。
   历史的椽笔留下如此一幕。众臣才子争相献诗,上官婉儿端坐殿前彩楼,捻指凝神,落章飘笺如雪。最终只剩“沈宋”(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沈佺期、修文馆学士宋之问)诗作。择二选一,宋之问独占鳌头。进士出身的沈佺期诘疑,则被上官婉儿一语道破天机:“你二人诗之意境相当,难分轩轾,然君末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词气衰竭,不如宋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绵绵无尽。”沈佺期不得不低头称是。
   一介女流之辈,何以担当评判的角色,我说是聪慧惹的“祸”!
   史载,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伶俐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32首。公元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上官婉儿与韦皇后同时被杀。
   大唐是才人辈出的时代。“初唐四杰”“元白”“大李杜”“小李杜”,不枚胜举。但上官婉儿作为宫廷女才子主持风雅,也确是那个时代之造作。
   我不知道大唐的这种赛诗会究竟举办了多少次,翻遍手边史书亦无精记,但对于通过品评诗文活动选用人才,倡导一代文风,推动唐诗的发展,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人说古代四才女是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卓文君,惟上官婉儿是在困境中奋起;唐代四才女上官婉儿、鱼玄机、李季兰和薛涛,只惜后三位都作了女冠,唯上官婉儿在体制内一枝独秀。要不是李隆基在政变中错杀了“执烛相迎”的她,说不定唐诗的辉煌还别有洞天,她会不会和李白、杜甫联手在诗圣、诗仙后,又给我们留下一个凌驾于圣仙之上的诗什么呢?
   唐故尚书左丞相燕国公张说在《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写道: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独使温柔之教,渐於生人,风雅之声,流於来叶。非夫玄黄毓粹,贞明助思,众妙扶识,群灵挟志,诞异人之资,授兴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
   《唐昭容上官氏文集》被岁月遗失了,我们现在已看不到上官婉儿作品的全貌,只能在全唐诗那32阙中揣摩女诗人的心智。不知多少次我掩卷长思,女皇武则天用她制诰,是看中了她的学识和才智,昭容之封是唐中宗李显为窃取女才子的声誉装潢门面,就像如今一些贪官沽名钓誉弄得硕士、博士头衔,贴金自己学识文化“渊博”一般。
   一个祖上有“犯罪”而自己博学的女子,一个敢于顶撞女皇被刺青的下属,一个直言反对中宗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而不惜饮毒以死相谏的妇人,是一个聪慧耿直、铮铮铁骨的形象。可有人说她奉承权贵、淫乱宫闱,操纵政治,控制朝纲。休矣!斯人已去,任凭他人评说。
   唐诗人吕温曰: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
   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清代文学批评家袁枚诗评:
   论定诗人两首诗,簪花人作大宗师。
   至今头白衡文者,若个聪明似女儿?
   2013年9月,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咸阳机场附近发现了上官婉儿墓。其墓志铭“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镌982字:“婕妤懿淑天资,贤明神助。诗书为苑囿,捃拾得其菁华;翰墨为机杼,组织成其锦绣。年十三为才人,该通备于龙蛇,应卒逾于星火”。“神龙元年,册为昭容。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遽冒铦锋,亡身于仓卒之际”。“龟龙八卦,与红颜而并销;金石五声,随白骨而俱葬”。
   愚以为上官婉儿无论如何都是权力的牺牲品。她没有死在武曌宠恩27年的光环里是万幸的了,倒在李隆基的刀下绝非是“仓卒”,而是她一介女子“消费”权贵的必然归宿。实际上她诗词里的辩证法,她至死也没弄明白,香芷不仅仅消散在风烟里,寄附于官宦的生活,到头来只能是悲催。

共 18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上官婉儿(664年—710年),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若不是李隆基在政变中错杀了“执烛相迎”的她,说不定唐诗的辉煌还别有洞天,她会不会和李白、杜甫联手,在诗圣、诗仙后,又给我们留下一个凌驾于圣仙之上的诗什么呢?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13 09:26:24
  欣赏佳作,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子愚雅趣        2017-10-13 12:11:36
  感谢点评,问好!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13 11:31:14
  拜读老师精品佳作,问好学习:然君末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词气衰竭,不如宋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绵绵无尽。”沈佺期不得不低头称是。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子愚雅趣        2017-10-13 12:12:17
  问好友友,秋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