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柳絮飘飞的季节

编辑推荐 柳絮飘飞的季节


作者:雨溪散客 布衣,25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03发表时间:2017-10-13 14:43:25
摘要:三月的春风刚过,河边的柳条被抹上了淡淡的鹅黄色,清扬的柳絮在随风蔚蓝的天空中飘飞,这就说明清明节就要到了。清明到了,农民们的希望也就来了......

柳絮飘飞的季节 在我的家乡,一条蜿蜒屈曲的河流从我们居住的小村庄中间穿过,清澈明朗的河水将我们的村庄一分为二,河岸两边布满了参差不齐的白墙青瓦土坯墙,在河的两边凌乱地散布着许多的柳树。立春一过,一阵春风从南边吹来,还带着几丝凉意,河边的柳条被抹上了淡淡的鹅黄色,清扬的柳絮在随风蔚蓝的天空中飘飞,这就说明清明节就要到了。
   清明节在中国的历史已经很有悠久了,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据说在黄帝时期就已经产生了,而正式过清明节则是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相传是晋文公为了怀念忠臣介之推而兴起的,这一天也是寒食节,后来个节日也就合并在这一天要为逝去的亲人及英魂们扫墓,是一个比较伤感的日子。清明节的日子是固定不变的,但是习俗却是千差万别。在我的家乡,清明节似乎更像一个难得的节日一样。
   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并不去扫墓,也并不缅怀先人,因为当地一直的习惯是:如果清明是在农历二月的话,就要在清明节过后才去扫墓祭祖,如果清明节在农历三月的话,就要在清明节前去扫墓祭祖,而在清明节这一天是绝不能去扫墓祭祖的,这似乎已经成了当地人的一个信条了,绝不会有人去打破它。我不知道它在我们这流传了多久,但我相信它会继续以它的方式存在下去。它也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里,随着我们的祖先长埋地下。
   清明节这一天是不能在家里生火做饭的,因为,他们认为清明节就应该清清静静的,家里不能有任何的喧闹。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全村的人都会倾巢出动,很早就带着颇具年代的黄铜火锅和各种食材来到河边的柳树下,找一块宽阔平坦的河沙地,铺上一块塑料纸,摆上各种各样的“土特产”,有折耳根,长在水边的水白菜,全都是就地取材。年轻人和孩子们都戴着柳条编成的帽子,老人家们则在帽子后面插上一支柳梢,据说这样可以辟邪,一年就可以清净安宁。在旁边用石头搭几个简易的灶台,一顿狂欢大餐开始。在村里,大家觉得清明这一天是不能待在家里的,如果这一天在家里的话,家里就会不安宁,我不知道这个习俗已经传承了多久,但是,至少现在我们还是深信不疑的。据说头上插柳枝这可以消灾驱魔的,而在平时的话他们却认为柳树是“鬼树”,对其敬而远之,但现在每个人都似乎暂时忘记了这个问题。一心只想着过清明了。
   当大家给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后就开始休闲了,农村里的休闲方式总是很单一。妇女们就在一边绣着鞋垫一边聊着家常;而男人们则在树荫下面玩牌,他们也不玩钱,输了的就喝酒或者喝水,但就是这种游戏,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的。而我们小孩则是最快乐的,我们爬到高高的柳树上将柳梢折下来编帽子,然后戴着帽子去河里摸鱼去了,鱼一般都很小,只有两三厘米大,然后等大人叫吃饭的时候,才光着腿子就回来了。
   看到日头开始偏转之后,妇女们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开始为晚饭而大展拳脚了,一般都是火锅,因为火锅方便而且肚大,能容各种各样的食材,特别适合野外生活,比较受农村人的青睐。一般忙活一个多小时就好了。然后就开始吃饭了。吃饭的过程是一个十分热闹的过程。大家都围绕着火锅,坐在柳条上,喝着啤酒,脸上泛着红晕,但在夕阳的映衬下并不会显得特别红,大家边聊边喝。渐渐地,天开始黑了,人们也不会在意这个,他们会就着明亮的月光来一次月下趣谈,谈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但还是关于家里的事,因为,他们觉得家里的事胜过一切,他们一般聊到很晚,直到孩子们在她们怀里都睡着了,他们才会回家,而女人们则早已将家伙事儿都收拾妥帖了。一行人踩着月光,沿着梯田埂静静地向着家的方向走去。

共 14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节踏青祭祖,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在中国汉族的很多地方沿袭了上千年。但是,文章中所描述的清明节却很特别。首先,他们不在清明当天祭祖,这与我们鄂西北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不在家里生火做饭,而到到野外河边去野炊,主要是做火锅吃,男人们则坐在柳条上,喝着啤酒,脸上泛着红晕。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13 16:32:26
  这篇文章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清明节。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