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草鞋街

  草鞋街


作者:歌蝉 童生,747.6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83发表时间:2017-10-14 07:43:33


   “草鞋街”,是我对一条街道的妄自称谓。
   在多年前,街上的车不是很多,不同的街道行驶的车的类别也不一样,于是街道也似乎有了尊卑等级之分。街道上行驶不同的车,犹如人穿着不同的鞋:那晶莹闪亮的小轿车,犹如城市的皮鞋族。庄重大方来往于街上的公交客车,犹如城市的布鞋族。而运送货物的大卡车,只能算作城市的草鞋族。
   在S市的一条街道上,不通公共汽车,更不见小轿车的光顾行驶,只有大卡车来往其间,故此我称这条街为“草鞋街”
   这条街不是很长,街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小工厂(有的工厂或许能免强列入中型企业)。兀耸的厂房,高立的砖墙,宽大的厂门,在当时——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那些年代里,的确给人以一种庄严凝重的感觉。街两旁,栽有两排绿柳,于是,庄重中有了几许温柔。有几户人家,与工厂相傍为邻。
   长春一汽的解放牌大卡车,时而从一家工厂的大门驶入,时而从另一家工厂的大门驶出,汽车喷出淡蓝色轻烟,又在街上扬起黄色灰尘。
   除了运送货物的的卡车,在这条街上,还有很多身穿灰蓝色粗布工作服的工人。工厂的大门,每天定时地把他们吞进吞出,或者如高大的闸门,收放着灰蓝色的水流。
   每天中午,总有一些青年工人,三五成群,在街道上且行且歌,灰蓝色的工作服上带着油垢,油垢散发着机油的芳香。他们举止粗放,不修边幅。他们或是从另一条街的小酒馆归来,或是去了街市,或是仅仅以闲逛的方式打发午休的时光。
   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席卷中,这个城市在五光十色的万花筒中飞速地旋转起来,而草鞋街依然如故。如故的厂房,如故的高墙,只有工厂的门牌换了一次又一次,但换了门牌的厂门,却是“门虽设而常关”。这条街上,由于不见了穿着灰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而冷清了许多。
   街上的两排绿柳已郁郁成荫,柳树下的人家,开起了小饭店,小饭店的生意都很好,每天都有外街的人来吃饭。
   草鞋街终于被冲开了一角:一家工厂的院墙被拆掉了,厂房被崛起的两座商品楼所代替。这是一家早已破败的企业,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向房地产开发商开放了边界。与楼房一起破关而入的,还有一条巷道。于是,“草鞋街”出现了新的人群,这是彩色的人群,有穿T恤衫,牛仔裤的小伙子,有穿着短裙的姑娘。
   夜晚,远处高楼射过来的灯光,照在“草鞋街”昏暗的街道上,在朦朦的柳荫下,有了或依或拥的青年男女,他们的窃窃密语,为“草鞋街”奏响了小夜区。
   这些青年人的父辈,也许就是当年的穿着灰蓝色粗布工作服的工人们,只是不知如今他们都在哪里……

共 102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草鞋街”,一条颇有艺术风味的街道,文章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介绍了街道名称的来历,接着叙述了“草鞋街”上往来的车辆以及景物,文章的描绘宛如一幅氤氲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风俗画、风情画;写出了街道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变化,结尾充满了依依回忆的深情。文章语言朴实清新,感情真挚感人。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10-14 07:44:07
  “草鞋街”,一条颇有艺术风味的街道,文章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介绍了街道名称的来历,接着叙述了“草鞋街”上往来的车辆以及景物,文章的描绘宛如一幅氤氲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风俗画、风情画。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14 08:54:4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学习:他们举止粗放,不修边幅。他们或是从另一条街的小酒馆归来,或是去了街市,或是仅仅以闲逛的方式打发午休的时光。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