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夜游记
摘要:随笔一则
入夏未久,谷雨虽已过,雨水仍稍欠。城中时常断水。日间甚为闷热,晚饭后遂驱车入乡间,欲觅一丝清凉。
至井田村山坡草坪,却见满地瓜子壳,盖游人素养不高,随手扔之所致,诺大草坪竟遍布垃圾,感慨之余,已无游兴。遂前往杨泗屯河畔。
凉风习习,甚解酷暑。由小径入,未敢开摩托车头灯,小虫见光,扑面而来,直入眼鼻,甚撩人!
入村,空气已然清新,不似城中闷热。田间蛙鸣虫呢喃,奏响乡间夏夜协奏曲,闻之耳明心静,舒畅之情顿生,尘世凡俗便抛诸脑后。
雨水不多,河水半干,幸水甚清澈,昏暗路灯下亦可见底,清涧流水,甚悦心意。二人遂除去鞋袜,赤足入水,享受天然泉水之清冽,沁入肤、入骨、入心、入魄。世间万事偕忘,惟清凉舒爽沁入心脾。灵魂亦得以过滤,一派清明平和!月影在水,月魄在天。树影幢幢,行人稀疏。几个村中老人桥头闲坐乘凉,话些家常,亦觉美好至极!
山间寺庙灯火隐约,掩映于参天古木之间。未知寺中师父,尚在参禅否?犹记彼师,俗世所谓“文化”并不高,闻其言语,却亦深得禅趣。足见《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不生法相,无所住。”佛法之不可思议,可见一斑。
是夜,树影玲珑,月色朦胧,心境由躁而静,继而心旷神怡。于河中濯足而归,记之。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得真的很杂。一是写出了从景区归来,一路上看到遍地扔有瓜子壳等垃圾;二是见野外的静谧,让人心旷神怡;三是山间寺庙灯火隐约,掩映于参天古木之间。于是,便引发许多感慨,有对游人不讲卫生的感慨,有对城市喧闹的感慨,有对俗世与禅趣的感慨。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