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绍兴游(十一首)
七律·绍兴印象
稽山鉴水绿田畴,大禹精魂泽九州。茴豆黄藤香气远,乌篷白荡桨声悠。
兰亭一序昭书史,越士三千赴国忧。把盏咸亨思往事,回望又见沈园秋。
注:①茴豆黄藤,即绍兴特产之茴香豆、黄藤酒。②越士三千:绍兴自古多名士,如勾践卧薪,大禹治水,秋瑾起义、鲁迅文豪、元培兴学等。③咸亨,指鲁迅笔下之鲁镇咸亨酒店。
七律·鲁迅故里之百草园
白墙黛瓦老台门,水巷乌篷石岸墩。故舍曾经风月淡,荒园依旧草花繁。
秋虫冬鸟踪何在,井树畦栏迹尚存。边走边看思国士,儿时课本此重温。
七律·鲁迅故里之三味书屋
少时慕向入师居,六载求知得所如。尘世千年唯信义,人生三味是诗书。
心修志励铭犹在,子曰经云读若初。似识文章同此景,出门回望几唏嘘。
注:①六载求知: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六年。②三味: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所言:“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③铭犹在:书屋东北角的一张有两只抽屉的硬木书桌是鲁迅用过的。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
七律·鲁迅故里之鲁镇
秋来鲁镇漫流连,泽国江南故宅田。青石廊街疏雨外,乌蓬水巷小桥边。
老爷府上听新戏,土谷祠中见旧仙。入坐咸亨呼上酒,时光恍若在从前。
注:绍兴历史上并无鲁镇,这鲁镇是根据鲁迅的著名小说《祝福》《故乡》《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中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当时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自然风光为主题建成的景点。
七律·鲁迅故里之咸亨酒店(孔乙己)
长衫一袭立台边,两碗黄醪醉散仙。满口文言遭客笑,全身伤病问谁怜?
咸亨老店开新店,掌柜今年换旧年。唯有粉牌赊账在,孔生尚欠十余钱。
注:在鲁镇新开的咸亨酒店墙上,依然挂着账牌,上面用粉笔记着:孔乙己欠十九文。
七律·鲁迅文集篇名集句
热风野草路无常,秋夜纪游归故乡。且介亭前狂呐喊,长明灯下苦彷徨。
朝花夕拾千思远,故事新编百感伤。两地书来捎祝福,南腔北调忆沧桑。
注:诗中所集鲁迅文集篇名有:《热风》《野草》《路》《无常》《秋夜纪游》《故乡》《且介亭集》《呐喊》《长明灯》《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两地书》《祝福》《南腔北调集》
七律·沈园
十月秋风过沈园,江南万里落花天。问梅槛外梅无语,孤鹤轩中鹤化烟。
宋酒杯倾难诉恨,钗头凤咏更堪怜。葫芦池畔今来客,看尽沧桑八百年。
注:①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②问梅槛、孤鹤轩、葫芦池等为沈园景点。③宋酒杯倾难诉恨,钗头凤咏更堪怜。园内刻有钗头凤词碑,故事见宋·陈鹄《蓍旧续闻》卷十:“放翁先室内琴瑟甚和,然不当母夫人意,因出之。夫妇之情,实不忍离。后适南班名士某,家有园馆之胜。务观一日至园中,夫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公感其情,为赋此词。其妇见而和之,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惜不得其全阙。未几,怏怏而卒。”
七律·东湖
万击千锤鬼斧工,临波绝壁一屏雄。箬山绿重遮幽径,陶洞寒深贯碧穹。
香积亭前飞桂蕊,霞川桥下过乌篷。会稽城外盆中景,形胜江南古越东。
注:①绍兴东湖位于绍兴城东六公里处,被誉为江南的水石大盆景,和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②箬山、陶公洞、香积亭、霞川桥等为景点名。
七律·柯岩
林深石耸鉴湖平,岩壁千年斧凿成。炉柱晴烟开妙境,天工大佛佑苍生。
观鱼七宕听来雁,步月五桥看落英。记取柯山无限景,斜阳秋水送归程。
注:柯岩景区坐落在绍兴城西12公里处的柯山脚下,是古代采石场遗景,有炉柱晴烟、天工大佛、七岩观鱼、五桥步月、越中名士苑等景点。
七律·兰亭
湍濑清风翠竹邻,兰亭盛会聚贤人。流觞曲水吟佳韵,挥墨长笺记吉辰。
书法碑林留客步,池鹅草岸洗秋尘。右军一序成瑰宝,千载传承世上珍。
注:①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因勾践植兰,东汉建驿亭故名。后因兰亭书法名作《兰亭集序》而名闻海内外。②右军,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任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别称王右军。
七律·大禹陵
洪荒宇宙多灾患,海浸河淹百姓忧。治水并行疏与堵,临门三过去何留。
图强建业平天下,继往开来定九州。华夏文明初一统,潮流敢领四千秋。
注:大禹陵位于绍兴市郊,为大禹之葬地。大禹治水并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佳传。他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统一华夏定为九州,成为中华民族的"立国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