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天涯诗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天涯】从“变形记”说开去(杂文随笔)

编辑推荐 【天涯】从“变形记”说开去(杂文随笔)


作者:馨语馨愿 举人,5549.9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97发表时间:2017-10-21 11:52:23

【天涯】从“变形记”说开去(杂文随笔) 何谓变形,顾名思义就是改变形状。比如一只虫子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一只蛋变成小蛇等等,这种脱胎换骨的改变当为变形的最有说服力的解释。而我今天要谈的却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改变和变形,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变形。
   前段时间,观看了湖南卫视的一档栏目“变形记”。这个节目是将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少年,让他们互换家庭一个月,去体验不同的生活状态。目的是让少年多一种生活经历,让他们到各自陌生的环境中去体验生活的艰辛,从而树立他们对生活和生命的认知,以便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困难和挫折,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
   报名参加这个节目的家庭里的少年,一般情况下是城市和乡村互换,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交流。很多报名的少年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有点懒散习气的孩子,家长们希望通过这个节目的帮助,让孩子感知生活的艰辛,从而懂得珍惜身边的幸福,回归纯真的善良和美丽。同时也为山区海岛和其他落后地区的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一个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机会。
   三个山城重庆的富家子弟的公子哥和一个海岛少年的互换,改变了原因,获得成功的喜悦,这让我思考了很多。
   话说这三位重庆的公子哥是班级里的调皮大王,他们平时不爱学习,有时竟然挑战老师,在课堂上捉弄同学,在摄制组录制节目进行拍照时,甚至还和节目组的人员闹着打架。就是这样的少年,家长怎么管都管不了,只能暗自流泪。而海岛的这位少年家庭条件一般般,则是一个体贴父母,懂得生活艰辛会照顾家庭的渔家少年。这三位公子哥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年人了,而这位渔家孩子才是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十二三的少年。
   时光荏苒,当他们在特定条件下互换位置之后,很显然这三位公子哥,他们己经习惯了他们自认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以前他们可以随便拿钱买东西,下饭店吃饭喝酒,去卡拉歌舞厅唱歌跳舞,那简直就是养尊处优阔少的生活。当他们来到这个小海岛之后,身上没有了金钱,当然即使有金钱也找不到那种消遣娱乐的场所。而这三位少年所互换的家庭,正是一户典型的渔民之家。其爸爸妈妈经常要出海打渔,常常是十天半月也回不了家。所幸这家还有一个和他们差不多同龄的哥哥。这个渔家哥哥几乎就成了他们三个人的家长,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他们三个“大男人”的保姆。这三位少爷在城市的时候,家里有专门阿姨(保姆)伺候,基本是不会照顾自己的,更别说是照顾别人了。所有的吃食和家务都是哥哥操持着,哥哥无怨无悔地保护关爱着这三个有点不良习气的城市阔少三人组。
   这几个孩子来这里的时候正是夏天,海岛上缺水少电,平时用电都是靠小岛自己发电,只有晚上6点到夜里12点这段时间才供电。初来这里,他们被没收了手机,也没有了电脑,远离了游戏厅,不见了歌舞厅,可以说这三个孩子简直就像被关进了海岛的笼子,进入了人间地狱一般,所以他们表现得很狂躁。再加上夜晚蚊虫的叮咬和停电不能用电扇,竟然连睡觉都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习惯了挑吃捡穿的少爷们,哪里遭过如此大罪?他们骂骂咧咧着……他们忍受不了如此的境遇,竟然狂躁得摔摔砸砸,毁坏家里的桌椅等东西,像愤怒的小鸟和发愤的狮子一样……这哪里是他们想要呆的地方呢?
   终于,有一次哥哥出门有事,他们三个都懒得做饭,当然也不会做。到了晚上他们肚子饿了,也是出于好玩,他们就偷了村民的一只鸡,点起篝火烧烤了吃掉,谁知竟然招来了“大祸”。因为他们偷窃了村民的财物,导致了村民的愤怒,为了惩罚他们的这种行为,村人把他们赶出渔村。因为海岛上民风淳朴,从没有偷盗的事情发生,并且更让他们不能容忍得:他们竟然不承认偷了鸡,换言之就是知错不改,所以他们被赶出村子。
   之后,他们吓得躲在海岛一处地方,这期间是一位好心的村民暗地里帮助照顾了他们,给他们找水源,送来吃喝,渡过了三天三夜。后来他们终于被哥哥找到,带着返回了那个爸爸妈妈的家,并且主动去跟村民们道歉。村民们当然原谅了他们,因为淳朴的村民就是要利用这样的方式改良他们啊!这次偶发事件,让他们体会到了人情的冷暖,知道了人生的是非,所以他们从心地里有了感悟。
   后来这三位阔少,在经历了独自生活和回归家庭的温暖之后,境界大开。央求爸爸妈妈带他们出海打渔,体验渔民生活的艰辛。就这样他们和爸爸妈妈还有在怀抱中的妹妹一家踏上了出海打渔的经历。就这样他们零距离观看和体验了海岛打渔的过程。他们努力克服着晕船等困难,努力帮助父母下网收网。在风口浪尖讨生活的现实,让他们逐渐长成了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身上开始显示出了“男人”的气概,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笔者不得不感慨:是主人家懂事的哥哥体贴和关爱他们,是海岛父老乡亲们照顾和教育他们,让他们体会到了男子汉的责任。
   海岛打渔归来后,他们纷纷自责以前生活的种种,自己反思应该和之前的生活状态告别。他们觉得回到城市后,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生活学习了!在这家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关怀和村民的包容下,在大海风浪的考验下。他们逐渐找到了善良、正义和坚强。在一个月的互动体验中,他们零距离地触摸到了渔民的生活,接触了渔民勤劳、质朴、坚毅、大气的人品,在一个月的海岛生活中改变了他们的惰性和飞扬跋扈的乖张性情。这三位桀骜不驯的烈马,通过体验海岛生活,彻底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找回了亲情,回归了社会责任。
   在临近节目的尾声,三个孩子亲自去砍了香蕉到集市卖了钱,找到一家影楼。因为他们要用自己劳动赚的钱帮助渔家妈妈实现多年的夙愿,那就是帮她补拍了几张婚纱照。自然他们的钱是不够的,但是影楼老板感动于这几个孩子的孝心,竟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得到影楼老板帮助的三个孩子又想尽了办法,说服了不愿意照相的渔家爸爸西装革履,给了不知情的渔家妈妈一个补拍婚纱照的惊喜。当镜头捕捉到渔家爸爸抱起渔家妈妈的镜头时,留下感动泪水的又岂止是那三个孩子呢?我想每个观众都会感动的啊!
   在这里还要简单说一下那位被交换到山城重庆过富家生活的渔家少年,他又是怎样的境遇呢?从小在风浪中摸打滚爬的孩子,懂得如何吃苦。然这是一个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渔村的少年,面对陌生的环境,他当然有点无所适从。开始的时候,来到学校听老师讲课也感到很吃力。还有一些新的课程,他在海岛上根本没有开过。但是在新老师和新同学的关爱下,他慢慢融入班级大家庭,并且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班级朗诵会,创意设计制作商品义务挣钱比赛等的学校活动。他努力参加,后来作为主角出谋划策,这些无疑都锻炼了他的自信心和集体协作意识。在家庭中,他会煮饭,做菜,体谅新环境中的妈妈;在学校,凡事首先为他人考虑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也赢得了老师和家人的赞许,所以他的变形也是很成功的。因为这位渔家少年也得到了人生宝贵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看了这档节目,我不禁感慨万千,可不是吗?对于今天培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换位教育很需要。记得小时候读过一位作家写的小说,是家长为培养孩子艰苦奋斗精神,把孩子送到深山中的一个铁路小站生活,后来通过假期生活,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看来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已经不是新的话题,但归根到底是要有一份系统培养教育孩子成长的方法,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不要到等到问题成了堆才去重视,才想办法解决。 《变形记》中的几位阔少主人公,他们身上缺失了一些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东西,而这种东西恰是人类自我生存发展所需要的最根本的东西——善良、正直、无私和爱,所以必须得找回来。我想:这三个孩子今后一定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笔者认为,儿童少年的教育,特别是吃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进入21世纪,提倡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宽了我们的教育思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还有社会个方面都要明确,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学习循序渐进的特点,开展设计培养孩子的途径,不要等到出现问题了才去纠正问题,找路子。
   记得某幼儿园教师们在进行吃苦教育中采取了以下步骤来支持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他们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从小学习吃苦和克服困难。如让孩子在鹅卵石上行走,用书包负重在周边草地上行走……让他们在野营小活动中锻炼,比如,被草叶柄上的刺扎着了,怎么办?孩子们大多找到了解决办法:如用口水涂、用创可贴贴等等。帮助孩子们养成和锻炼成有胆量、勇气、爱心、应变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笔者认为,美好的品质于良好的家教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息息相关。
   当然培养人才,不是讲大话和空话。家长的爱心不是过多的呵护和溺爱,而是要培养他们懂感恩,从小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感。
   其实,从小带孩子在野外学习生活和生存训练,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又一方面,近几年开始出现在我国的部分学校的体育课教学体系中,将原有的仅限于学校体育课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能力,扩展到社会,扩展到大自然,从而突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格式,增强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方面,具备了传统体育课无法比拟的优势,这也是很好的教育例子。
   如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人的保护下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接触野外生存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在野外生存生活的能力日渐减退,与大自然各种艰苦环境抗争的能力越来越差。并且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依赖网络游戏。他们在网络游戏中跑跳飞跃,厮杀拼搏,严重得甚至分不清网络和现实。把网络的打杀拿到现实中,少些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淡漠亲情,疏远社会,长此以往的话,这可怎么得了呢?
   所以笔者认为:开展内容与模式日益丰富的野外生存训练,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关系已经提到重要的日程。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居室,回归自然,承担社会责任,其实已经十分必要,我们要舍得让孩子在外面经受锻炼。这种锻炼包含了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岩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搭绳过涧、野外自救、觅食寻水等内容丰富的活动,这可以满足中小学生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追求。使学生从中获取生活生存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善于合作、勇于竞争的意识,形成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增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我们作为家长绝对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要支持学校开展野外生存课活动,使野外生存活动的开展有保障和支撑。同时笔者认为这也说明这些活动地开展正是家长所求,更是社会所需。
   野外是一个相对较原始的环境,与现实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区别,要在野外生活生存,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利用自然、开发自然,来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如搭建帐篷宿营、埋锅做饭、下河捕鱼、分辨可食植物、获取食物和或活动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培养其独立生活、自己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爱自己和爱他人。
   文末,笔者还要说一下: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多学习一些培养和教育孩子的正能量的方法,多抽一些陪伴孩子活动的时间,同时在实践中积累自己的方法,何乐而不为。要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让孩子学会并且摆脱过去的不正确的依赖心理,为他们走上社会的创造良好条件。达到了这一目标,我想孩子们的素质自然就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也就增强了,建设祖国能力就有了,我们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教育,要当家庭生活中的好父母,学校教育中的好老师,社会生活中的好公民。可不是吗?
  
  

共 45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看到这篇文让人眼前一亮,也许因为我是一位母亲,我非常欣赏馨儿的这篇随笔文字。教育从来都是一件“省事”的事情,有时候优质的教育就是在“自找麻烦”。而文章作者馨儿真不愧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深深知道如今儿童少年的教育,特别是吃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很多家长在追求高效的教育力图培养孩子多才多艺的同时却忘记了很多孩子都是温室的一株花,禁不起阳光和风雨地折腾。很多时候我们投入的不一定要是金钱更多的要是精力,我们要懂得守护也要懂得守候。凡事总怕回头看,当我们回顾过往我们就会暗暗窃喜有惊无险,而面对当下和未来我们这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又陷入迷茫,是要去帮一把还是要去扶一下,推一下的纠结中。也许我们的孩子需要我们悉心地保护,尽心地呵护也要我们耐心地等待。我们的孩子们要懂得畏惧病痛,才会去锻炼,才会爱惜自己的身体;敬畏道德才会坚守君子爱才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敬畏良心,才会以血肉之躯对抗侵略和不屈不饶;敬畏骨气,才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还有要敬畏责任良心,还有很多很多。也许馨儿这篇文章还在告诉我们这些老师和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们慢慢懂得道理,自己去辨别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也许馨儿的文章还在告诉我们不能替代孩子思考,要是孩子被管制太严就会因为年幼时缺乏自由而在成年后无法弥补。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馨儿姐姐的文字就觉得心儿比以前丰富了也更加柔软了,我为了孩子似乎要变的更加大方无私,博爱淡定,也许我们的教育就是陪着孩子一起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陪着孩子们一起认识大千世界,孩子们一天天地成长需要我们的鼓励和帮助,也许我们还要稍微放慢脚步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踏实前行。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以平等姿态与孩子相处。教育,也许就是让我们这些成年人相互尊重,自制和关爱,那么我们的孩子们也许就会更加尊重,礼让,宽容。馨儿姐姐的这篇《从“变形记”说开去》真是一篇特别好的文章,作为成年人我们有必要为了我们的孩子们重新学习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多些陪伴孩子的时间和多些培养孩子的方法。让他们多参加一些能力拓展训练。我们也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新检讨我们的行为。这其实不是理论上的呼唤了,而是要身体力行了!倾情推荐加精阅读反思!(编辑:栀子芬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沁香一瓣        2017-10-21 15:29:25
  本随笔通过例证,触及日常生活中的时弊,很有说服力。问好!
热爱文学的人永远年轻,热爱文学的人永远是奔放的,激情的、灵气的、智慧的、执着的,永远是生活的探索者……
回复1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7-10-24 09:00:18
  谢谢老师支持鼓励,问好!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21 18:36:0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学习:当然培养人才,不是讲大话和空话。家长的爱心不是过多的呵护和溺爱,而是要培养他们懂感恩,从小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感。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馨语馨愿        2017-10-24 09:00:49
  感谢文友来访,问好,祝秋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