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河阴石榴

编辑推荐 河阴石榴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06发表时间:2017-10-21 17:31:49

河阴石榴 真好,昨天吃到了久闻大名的河阴石榴。
   说真的,我还是听同事说起这种石榴呢。为了一饱口福,徐哥带我们驱车前往荥阳高村刘沟,据说那里有万亩石榴园。
   半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赶到了武陟黄河滩。秋日的黄河滩一望无际,田地里只剩下待收的山药,麦苗已探出了头,一片嫩绿。由于地势开阔,打开车窗,凉而有力量的秋风迎面扑来。从这里到荥阳必须经过黄河浮桥。别说,还是第一次过黄河浮桥。在浮桥上,看见桥下黄河水滔滔不绝一路东去,没想到能如此近距离靠近母亲河,心里难免激动。上了岸,左拐,沿着一条简易的公路上了一座不太高的土山。徐哥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北邙了。古人云:“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由此看来,这里实为风水宝地了。所以说,河阴石榴出自这里也就不足奇怪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了。土山不高,山上大树很少,多为灌木。车子盘旋而上,心情也愉悦起来。上了山顶,发现路两边都是石榴园,一股甜蜜的气味飘散过来,沁人心脾。只见有的树枝上还挂有硕大的石榴,好多枝上的石榴竟裂开了,露出了红玛瑙般的石榴籽,晶莹剔透,十分诱人,让人目不转睛了。
   过了一个枣树沟的村子,徐哥跟一个叫石榴张的人联系,听名字就是种石榴的。电话中,对方说,还要继续前行,过了官峪就到了。于是,我们一行人都眼巴巴地看着车窗外的大石榴继续赶路。路边,不时有卖石榴的摊铺,堆满了石榴,还有就地取材压石榴汁的。不怕人笑话,看着这么多的石榴,我不住抿嘴咽口水,想吃呢。着急也没办法,只有先在诗句中回味石榴的美味。思前想后,发现古代的诗人们挺喜欢吟唱石榴花的,对石榴裙、石榴红也很上心,像什么:“石榴裙底凤双飞”“断无消息石榴红”,等等,描写石榴果实的倒不多,也真是。同行的召哥,为了分散注意力,在车里普及起了河阴石榴的知识来。他说,河阴石榴栽植历史久远,源于汉代。据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今天的广武、北邙一带原属河阴县,所以,此地栽植的石榴又名河阴石榴,也称安石榴。这种石榴颜色古朴、果籽盈满,味甘而无渣滓,声名远播,畅销各地,为当地知名特产。这里的石榴不仅名气大,而且品种多,按个体大小分,有弧一二、弧三四、魁货、京货等。依果皮颜色分,有铜皮、铁皮、花皮三种。以籽料味道分,有甜、酸两种。另外,河阴石榴的显著特点就是籽大、色红、味甜,落地不沾尘土。籽粒中核软渣少,食之甜汁欲滴,满腮生津,是宴宾佳品。听了老兄的一席话,自己的味蕾瞬间都被激活了,真想早点吃上甜甜的大石榴。
   车子穿过官峪,也是一个以石榴为主业的村子。家家门前都有摊铺,路边也停有很多外地的汽车,想必也是冲着石榴来的。与别处不同的是,官峪村家户的门匾基本上都是“时代兴隆”四个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刘沟,发现路边的摊铺的招牌上,都是以自己的姓名做商标,印有手机号和二维码,并且刘姓居多,让我颇感亲切,不知道他们是否跟我是一刘的。在刘沟村委会门口,我们下了车。趁着等老张的功夫,我和召哥去了村委会院子,因为院里的与众不同的石榴树吸引了我俩。来到石榴树跟前,发现棵棵石榴树像大型的盆景树,枝繁叶茂,树干粗壮。每棵树上还挂有树牌,标有该树的名字和简介。凑上去瞅了瞅,一棵树名为“群龙戏珠”的石榴树龄竟然有350年,让我很是吃惊。这棵原长在刘沟村周套柳的石榴属于铜皮石榴。铜皮石榴,顾名思义就是果实呈铜紫色或铁锈色斑点,外壳坚硬。旁边还有一棵约440年的“白头偕老”,原长于刘沟村杨岗寨,同样长势喜人,“石榴坠枝熟”。最长树龄的当属那棵“老当益壮”,约550年,不得了!这次来真是长见识了。估计这些石榴中的“老寿星”都是从别处移栽过来的,成了刘沟村的“宝贝”。粗略看了看,这些“老寿星”大概有二三十棵之多。看后不由感叹,这些“寿星树”也是“摇钱树”呢。
   不一会儿,老张骑着电动车过来接我们,邀请到他家里。老张中等个子,黑黑的,不胖,话虽不多却显得干练。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绕过一个山岗,就来到了老张家。只见院子中有几个人在忙着从冷库里搬石榴出来,挑拣装箱,还有几个人像是买石榴的。老张放好车子,慌着为我们拿石榴吃。他熟练地捡了个大石榴,拿了一把小刀,在石榴顶部旋了一圈,掀开后,再拿小刀竖切几刀后,轻轻一掰,红晶晶的石榴籽边露出来。我们几个顾不上歇会,忙接过来开始品尝。别说,抠一捧玉石般的石榴籽塞进嘴里,凉甜的让人心醉,过瘾呢!我们都放开吃起来。河阴石榴是软籽石榴,不用吐籽。送走了那拨人,老张开始跟我们谈生意。由于是熟人介绍,老张给我们的价钱不高。那些品相不好的按一块钱一斤,其实,有的石榴不过裂了道细缝,里面的石榴并不坏,不影响食用。我们统计了一下,大概需要四十多箱。于是,老张的两个儿子、儿媳麻利地挑拣装箱。这时,朴实的老张又慌着为我们倒了几杯自酿的石榴酒,今天口福不浅呢,看来老张蛮热情的。他说,这石榴酒是去年酿的,五六百斤,基本上卖光了,等会一人送我们一瓶带走。品着甜甜的略带有后味的石榴酒,心里那个美,有点飘飘欲仙了。秀姐问老张种了多少石榴?老张边忙活边说,他家今年种了十五亩石榴。召哥说,可以啊,一年能弄个二十多万块钱吧。老张接过说,一亩地毛利也就一万多块钱。近年来,我们刘沟村依托“互联网+”模式一跃成为富裕村,年人均纯收入三万多元。燕姐听了,忙接过话来,这可比上班划算呢。卫姐也附和着说,就是就是。老张扭脸说,石榴管理时节也费事,忙起来也累人呢。由于徐哥开车,老张特意多送了他两瓶石榴酒,并让徐哥为朋友捎了一箱。见状,我也要了两箱石榴,让老张的儿子爱军快递到老家去。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去石榴园体验亲手摘石榴的快乐,多少有点遗憾了。得,石榴也吃了,石榴酒也喝了,成箱的石榴也装车了,我们便告别好客的老张返回。临走时,老张一家送到门口,不忘交待我们替老张石榴做宣传,并邀请明年再来吃石榴。我们答应着,踏上了返回的路程。
   经过村中心,看到了中通、申通的营业点外一派忙碌,很多大车正在装车走单。看来,河阴石榴名不虚传,如今的快递也为河阴石榴插上了翅膀,营销到全国各地。听说这里刚举办过荥阳市第十三届河阴石榴文化节,文化节的宣传标语还在那里。我想,如果石榴花开的时候,相信这里也会吸引很多人游玩观光,想想那石榴花的海洋,也是一大奇观。出村不远,一条红底白字的标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习总书记的语录:“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刘沟村人脑筋真是好使呢,用习总书记的这句话为河阴石榴代言,挺有创意的了。
   “不载丹砂载石榴”,一路上,想着车上载的石榴和石榴酒,我心里踏实许多,收获还是满满的。闭上眼,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一片片石榴园,一树树硕大浑圆的石榴。呵,这甜美的石榴,不就是今天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河阴石榴,真是让人难以割舍。不过,也不能忘记那些为此而辛勤付出的农人们,是他们创造了秋天甘美的果实。

共 279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阴石榴起源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安息国(今伊朗)带回石榴良种,在黄河流域种植。在河阴县栽植的这种石榴又名河阴石榴,也称安石榴。文章以文学的笔触对河阴石榴进行了艺术的描述和介绍,包括石榴规模,石榴营销方式以及果农的大方等等,让我们在品尝河阴石榴的同时,也感受到一股纯朴的民风。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21 17:50:14
  河阴石榴是石榴中的独特品种。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