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母亲(散文)

精品 【山水】母亲(散文)


作者:姚文波 布衣,15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698发表时间:2017-10-23 22:31:19
摘要:那些苦难的岁月,都是我在故事里面回忆的,都是母亲真实的故事。我只是简单地回忆了些母亲对我们讲述过的,还有更加多的故事,就像每一个人的过去一样,他们都是简单而平凡的,只是感觉对于我的以后非常重要,我也只能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山水】母亲(散文)
   一直害怕阅读亲情的文字,也不敢轻易去写,真的害怕,纯粹就是感觉缺乏那一种勇气!以往学习别人记忆亲情的文字的时候,也怕看到,总不知道怎么说。亲情一一该是什么样的重量,它的厚度和联系我们神经延续的根系是多么的复杂而缜密,这是赋予血肉的特殊联接。也许是上苍赐予人类这种高等生物的特别情结,与我们所有的人似乎一样,是不因为平凡,我们才对它致以最高的敬意,生怕触动,而又不得不从中接受这样离断之后的伤害。我想我会很好的掩盖过去,不想打扰,也不愿意重复重复了多少次的悲伤,可是我很难做到。那么我就把这些回忆慢慢再重温一次吧,希望承载着这份关系的人们都会在一个色彩光明的世界中。
   我的母亲,普普通通的一个西北农村妇女。历经了苦难的年代,在新的社会中坚强地劳动,操持家务,哺育了我们姊妹四个的成长。母亲早早嫁到父亲家的时候,可能还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孩子。那时候父亲有他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还有太爷爷老太太等。父亲姊妹们父亲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男人是一个家庭的栋梁,这么一个人口兴旺的家庭,母亲所要做的可想而知,也许我现在还想都想不到那些,只是母亲在时常回忆过去的时候无不为之落泪。我印象里到了后来,就是挑一担水回来,也要颤悠悠到村外的泉里去。我的母亲和那个时代所有的母亲一样,面对生活,她是多么的坚强啊。
   母亲说,有一年冬天修梯田,途中遇上了狼,饥饿寒冷在逼迫着人和动物。在那个年代好像发生狼吃人的事情是很常见的,狼围着母亲转悠,吓得河流对岸的老婆婆哭天喊地的叫唤。母亲双手拿着铁锨,一动不动地瞅着狼,僵持了很久,最后狼不得不退去。我们后来问母亲当时的想法,母亲回忆说:“我就紧握着铁锨,站着不动,等着狼要是靠近,我有的是力气。”看来狼还是非常聪明的动物,遇上冷静而勇敢的人它也怕吃亏。
   母亲嫁到茨坝村没几年,我白庄的外婆突然去世了,只剩下外公孤零零一个。母亲唯一的姐姐也嫁到了茨坝,而母亲已经生下大哥,还有相继出生的我唯一的姐姐和二哥。那时候茨坝家里人多,爷爷就告诉父亲:“你们都走吧,白庄的娃他外公一个人,这里人多。”父亲就和母亲带着我的哥哥姐姐回到了母亲的白庄。家族世代行医,父亲接受了当时医疗培训班的培训,在医疗站做赤脚医生。家里的其他也就自然归于母亲所照料。
   那些苦难的岁月,都是我在故事里面回忆的,都是母亲真实的故事。我只是简单地回忆了些母亲对我们讲述过的,还有更加多的故事,就像每一个人的过去一样,他们都是简单而平凡的,只是感觉对于我的以后非常重要,我也只能把想说的说出来吧。
   也就是在八十年代快结束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好像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时候的我已经懂了好些事情。爷爷带着孩子们开矿暴富了起来,不单是我们家,村子里一下子富裕了不少人。大哥也买了新的东方卡车,冒着风雪带着二哥往天水拉运矿石回来,灯光下二哥哗啦一下拉开飞行员穿的皮夹克拉链,一把一把的钱就滚落出来。他们开着车出去,半夜里母亲还在炉子上烤着馍馍热着菜等着他们路过家门口。我只是模模糊糊地记得,自己却什么力都出不上。
   母亲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只是简单认识一些文字。对于我们文化的教育可谓真的不闻不问,这好像不是那时家长要做的,在我们那个时代,整个村子好像都大致一样。大人们所能教给我们的就是勤劳,就是不去田里劳作,也要早早地起来。至今,我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有没有事情可做,只要天亮了,就无法安心地懒在床上。对我们的严厉更是一点也不马虎,这样应该是那一个时代大人共同对待孩子的方法。也许是因为欠缺,我们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犯下错误,母亲毫不含糊地抽下门口的木篱笆就打,泪水和惨叫中我们深刻地懂得了成长中的对与错,就这么简单,原始,也直接。现在的孩子太满足了,不犯小错误,制造的事端却严重超越了他们幼小单纯的心灵。在此看来,我们的母亲在过去对我们的教育才是最合适的方法。
   就在日子渐渐好过的时候,母亲突然病倒了,病倒在去挑水的泉边。听说那时候泉边有一片片的马兰,开出紫色的蝴蝶一样的花儿。我只是感觉那一阵子大人们很忙乱,在父亲和哥哥的眼神了我感觉到了不妙事情的发生。可是也不知道具体的事由。好像母亲的病挺严重的,而我那时候一点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一样。后来听说了母亲得的是大病,当时做了手术,隔了不久又好像做了大手术。现在我还能清晰记得看到母亲第一次医院回来得病的模样,他躺在白庄老屋子的大土炕上,周围围着家里人,都是谁我记不得了。只记得母亲被人群围着,倚在床上,看了我一眼,想说什么,但是没有力气说出来,就猛地低下头睡过去了。
   从那以后,母亲不能正常的和大家一起劳动,家里也没有多少活要干了。只是年年要去宝鸡治疗,后来母亲好一些了我也跟着去了一趟,才知道那地方是宝鸡市肿瘤医院。但肿瘤是癌症这一说,还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原来母亲得的是大病,可怕的大病。每年都去,大哥,父亲姐夫他们照顾着母亲。往后再一年年时间就慢慢拉长了,或者隔年还是去。我在那个年代可真是一点担当都没有。有时候看见外公哭泣求神,为了让母亲的病好过来而一次次的许愿。还有周围的亲戚朋友们,时常带上吃的东西来看望母亲。
   父亲是乡村医生,家里门口小路旁铺着厚厚的中药渣子。家里人多,吃饭也热闹。在这种热闹的气氛里永远参杂着中药的气味,这是我们大家庭里特有的伴随。周围跑山货的亲戚把采到的野生灵芝也都给母亲拿了来,爸爸想尽了该想的办法。母亲坚持过来了,过了一次一次医生对她的预期。母亲一次次去同病室的病友很少在第二次遇上过,几乎是全部一个个都死去了。最后一次去宝鸡,医生对母亲很乐观地告诉了一个好消息。母亲的病彻底好了,要么是好了,要么就是最初没有诊断清楚。怎么说都已经过去了,活下来是最好的。母亲又慢慢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中来。只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已经度去了大半,家里也都过上了好日子。
   有人为我们操心,一切都稀里糊涂的感觉到时候就什么都好了。大哥结婚,姐姐出嫁,二哥结婚,再到我的事情,再到后面跟着的一拨拨的其他事情,细算一下,我们这代人还真没做出点什么来。
   几年前一折腾把门口的田地挖了鱼塘,自己还要工作也照顾不过来。媳妇的爸妈帮我渡过了难关,一切都理顺了才回老家去了。我只好把父母亲请到我的园子里居住,帮我照看鱼塘。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工作,我只是希望母亲不要太早的被我们安排到苍老的角色里去。除了吃住,人更多的还是不要被社会遗忘好。我们都可以关心老人的吃住和健康,而他们真实的心情有谁在乎过。不时有人说我,不应该让老人帮我看着鱼塘,应该让她们到老院子安安稳稳地去吃住才好。我私下和母亲交流,问过母亲的看法,我知道母亲的性格。也就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了,只要母亲习惯,舒服就好。别人谈起母亲的时候,我总是不再解释的微微一笑。我在园子里除了养鱼,还种下喜欢的花草,果树,鸡鸭鹅狗,都养的很出色,养到最后舍不得吃,大了也看不住,就只好送给别人收养。那些小家伙被母亲养的都成了宠物一样,我只是往回来买,喂养的粮食都是母亲在村子里买来的。说实话我不希望老年人对着一个空荡荡的大院子一天天的发呆,说是安安稳稳的日子,倒还不如说是守着空屋子为我们看着一个没有半点现实意义的家。这是对老年人一个相当残忍而文明的骗局,我起码是反对的。父亲可以去自由的经营他的中医,母亲可以在小厨房里做些符合他们胃口的饭菜。父亲回来的时候,先是母亲养大的黄狗叫,它可以听出这是父亲的摩托车,母亲听到狗叫,就知道父亲回来了。
   母亲喜欢明亮的环境,怕人多了吵。我把躺椅搬到木亭子最靠近菊花的地方,这样母亲可以在夏天快结束的时候就躺着晒太阳,一直晒到十月底。月季百合是败落了些,而菊花这时节开的很是旺盛。母亲一惯素食,水果也吃的少,被我逼急了一个鸡腿都吃不完。我每次城里回来就是再忙都要带上两只鸡腿,父亲母亲每人一只,尽管我一再强调为了身体,可是母亲还是把他的让给了父亲。父亲也是素食主义着,以至于受不了了埋怨不要再弄这腥不啦唧的东西回来。
   在过去他们是吃过苦的,有好吃的就是这样的方法留给了我们。时间久了就慢慢对某些事物敏感了,而他们记忆中可口的饮食正是我们平常新鲜而清素的饭菜。就像我,现在越是不吃肉,越是不想吃,慢慢闻到都觉得父亲所描述的腥不啦唧的是对的。围墙下就种着各个季节的小菜,母亲把绿油油的小白菜和面片一块儿下到锅里,说是没什么营养,但比起外面各种重口味的饭菜,我每次拿起碗就难以放下。他和父亲也吃的顺心,父亲的牙不好,母亲做的饭才真正适合他的胃口。
   今年母亲似乎感觉身体大不如前了,而且“贫血”也比以往加重。有几次见父亲为母亲输液,我一直认为母亲好了,也没有在意。后来母亲有几次晕的站立不住了,我们便把母亲带到医院治疗。彻底检查了一下,除了“贫血”其他各方面还都不错,我开玩笑的说:“妈妈,你身体是我们家里最好的。只要你坚持好好吃饭,贫血就自然好转了。”刚一立秋,我们把母亲接到医院为她输了血液,住了几天院好多了就回家中休养。
   我不相信征兆,可是我习惯观察。左眼皮子跳了半年了,找不到原因。鱼塘西南角上一棵前年栽下的枣树老无精打采地半死不活地熬着,看着人急。说是土壤不好吧,一起紧紧挨着的海棠春天还开了满满的一树花儿。这枣树过了季节还老样子,好像脱离了土地的怪物,要是外公还在早一斧子砍了。中秋节的时候,母亲每年都要和父亲一起被姐姐二哥接到天水去为父亲过生日,父亲的生日在中秋节前一天,大家刚好可以好好的聚一下。今年母亲比哪一年都急切,早早就算着时日。到我把她送上车,坐着大哥新买的车一起离开家中,我都没能踏实。我悄悄告诉妻子,母亲这回怕要累出病来。说也让人讨厌,那该死的枣树就在那几天突然冒出了芽子,再可爱的嫩芽儿,要在秋天出来,你死出来到底干什么啊!我都不想瞅它一眼。村里也有爱操心者,闲话不说,就爱操闲心。刚好见到,非得要叫我去看,想装不知道都瞒不过去。也罢,不就一棵树吗。我知道,红楼梦中就有这样的一段子。“顺者昌逆者亡”的暗示,生死由天的事儿,说预见感觉都有些牵强了,这其实也是自然不过的。母亲养的黄狗一直顺溜光滑的毛,夏天的时间我时常把两只狗抹上洗发膏像淘拖把那样从前爪子上抓住在鱼池里洗澡。大的得了蓝眼病毒没救过来死掉了,小的失踪了。母亲天天要我去找,我有空就带着孩子逐个村子吹口哨,等找回来的时候已经长成了半大狗娃了,像只小狮子。这狗很少有眼屎的,母亲走了就眼泪没干过,流的眼角老湿漉漉的,感觉有些邋遢。我外公病重的时候,他养的一只白狗就整日流泪。
   不几天之后的夜晚,大哥突然打来电话,要我把车以最快的速度开到天水去,说母亲病倒了,天水没法治疗,要带到西安去。只有我的车可以让母亲躺在里面,我正在准备的时候,大哥和父亲回来了,简单带了些东西就急急忙忙地又走了。这又发生了什么事啊?好端端出去没几天,果然还是出事了。几乎是日日夜夜的下雨,真是一个多事之秋。我感觉事情复杂了些,一种不祥的感觉。我在医院里面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有时候慢性病人可以以自己最适合的方式拖延着生存,如果用较强硬的手段非要查明原因好好治疗的话,一旦打破这种病人适应的环境,搞不好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我热泪盈眶地对妻子说了我的看法,在秋雨滴答的夜晚,我的家里出奇的安静。母亲走后的第一个晚上我在鱼塘就正在看着的电视机突然烧坏了,我只好在我们这里特有的中秋细雨中,在黑夜里,在狗都早早睡了的村庄独自思考,想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也许,这一步步而来的都是我所惧怕的,而又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
   到第三天的时候,得知母亲已经在西京医院做了全面的相关检查,各项报告都没有明显问题,就是“肠炎”放射性肠炎。医生开了药物,建议中药调理。这么多年了哪天离开过父亲的中药啊?这么说来算是放心了。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最早的老病,一次次的放射治疗,虽然控制住了原有的病兆,可也难免地辐射到了正常的器官。我和妻子查了好些有关知识,面对疾病的时候人们是多么的毫无办法啊!母亲得知自己没有大问题,心情也好多了,和大家在西安待了几天,就回到了天水。谁知到天水不久,又感觉腰骶部疼痛,不能忍受的疼痛。因为我的母亲说疼痛的时候也只有不能忍受的时候。姐姐又带着母亲在天水做检查,才发现骶骨骨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尾巴骨。就在去天水的前一天,被父亲无意中用膝盖撞在了母亲的尾巴骨上。

共 11474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母亲,沉重的文字,沉重的情感。作者以细腻的笔触,饱满的情感,详细记载了母亲生病与之相伴的点点滴滴,特别描述了作者沉痛的心情,读来如坠千斤,字字含泪。母亲,无疑是每个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物,生育之恩,养育之情,母爱是最伟大最宝贵的,但子女的回报怎能及其万一?当这一形象与自己阴阳相隔时,即使碰触一下这样的文字都是需要巨大的勇气,何况这洋洋洒洒的万字祭文?推荐阅读【山水神韵 心静天好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025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心静天好蓝        2017-10-23 22:33:52
  读完这篇文章,让我更加想念我的母亲,只恨自己未尽到自己的责任。谢教。
回复1 楼        文友:姚文波        2017-10-24 22:19:32
  谢谢老师
   问好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24 08:25:54
  欣赏老师佳作,问好学习:活下来是最好的。母亲又慢慢回到了正常人的生活中来。只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已经度去了大半,家里也都过上了好日子。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回复2 楼        文友:姚文波        2017-10-24 22:19:58
  谢谢老师
   问好
3 楼        文友:西米一诺        2017-10-24 11:08:10
  看哭了,伟大的母亲,平凡的生活中见真情。有句话说:“无母不成家”,有母亲在,妈妈在,总觉得做啥事儿都有奔头,有靠头,也就是那种安全感。现在自己也为人母,更能体会当妈的感受,为我妈,我婆婆,加油
回复3 楼        文友:姚文波        2017-10-24 22:20:20
  谢谢老师
   问好
4 楼        文友:踏水明霞        2017-11-02 16:27:50
  文章读到一半儿,泪水已经止不住了。我与你有相同的经历,在母亲三周年祭日时,我曾泪洒键盘,敲出很长一段回忆,事后一直不敢再读。母亲,对于女儿来说是牵肠挂肚的,没想到一个儿子竟然也有如此细腻的心思。母亲走了,但她是幸福的,有这么多孝顺的儿女陪伴,愿天堂的母亲快乐!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