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奇妙的“第一次”(散文)

编辑推荐 奇妙的“第一次”(散文)


作者:观海得深 白丁,9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51发表时间:2017-10-26 16:08:32
摘要:这次有幸应邀参加的“兰台风采”档案文学创作笔会活动中,又让我再次充分体验了诸多“第一次”的感受。

奇妙的“第一次”(散文)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如:来到人世间的第一次啼哭,第一次学着喊“爸爸”“妈妈”,第一次背着书包去上学,第一次离家远行,第一次领到工资,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有作品发表等等……也正是有了这些奇妙的“第一次”,才使我们品尝了“初体验”的感觉,才使得我们的人生充满了好奇和幻想,也有了追求人生更高境界挑战的梦想和勇气。
   这次有幸应邀参加的“兰台风采”档案文学创作笔会活动中,又让我再次充分体验了诸多“第一次”的感受。
  
   第一次听到“兰台”一词的由来
   和大多数人一样,原来经常在媒体或书籍中听到或看到诸如鹿台、铜雀台、凤凰台、点将台、望乡台、观景台、钓鱼台等之类的“名台”,却从未听到过“兰台”一词。这次乘车前往栗川、伏镇参观的路上,有同仁看到活动简介资料上印有“兰台风采”档案文学创作笔会的文字,便问“兰台”一词是什么意思。县档案局的郇老师解释说:“‘兰台’是古代对史官的称呼,后来引申为档案人的代名词。”这么富有诗意的代名词,一听之后就让人浮想联翩,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班昭、班超等人的形象,一个个走马灯似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她们深居兰台,整日以青灯为伴,不追逐功名利禄,不慕尘世繁华,终于成就了一篇篇彪炳史册的鸿篇巨著,为后世人研究历史、治国理政提供了详实的借鉴依据。
   笔会结束之后回到家里,我立即查阅了有关资料,对“兰台”一词的解释是:
   兰台,最早为战国时楚国的台名,其上建有宫殿。汉朝时,皇宫内建有藏书的石室,作为中央档案典籍库,称为兰台,由御史中丞管辖,置兰台令史,史官在此修史。后人从此引申,宫廷内的典籍收藏府库、御史台和史官,都曾被称为兰台。唐朝时,秘书省在唐高宗龙朔年间改称兰台,光宅年间改称麟台,唐中宗神龙年间又改回秘书省。另外,在道家气功中,肝脏被称为兰台。在相术中,鼻子左侧的区域被称为兰台。
   从上面的解释中,让我对“兰台”一词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对“兰台人”所从事的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原来,档案管理和史志编研都可以称作“兰台”,我也自然而然地可以称得上是“兰台人”了。想到这里,便有点飘飘然了,从内心深处为自己所从事的党史编研工作而感到骄傲,也为档案人辛勤劳动所付出的巨大心血而感到由衷的钦佩。
  
   第一次领略了档案管理的艰辛
   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到档案。档案管理工作在人们的印象中也是那么的简单,无非就是收集、整理、装订、归档、查阅等等。但是,听了档案局刘局长和档案管理人员的介绍后,才知道一份档案从收集、整理、装订直到完成,要经过十三道工序的工作,而且,这些工作都是简单、重复、枯燥无味的,甚至在档案储存、保护中,还要加一些防腐剂之类的化学药品,这些药品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当知道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古人的一句话:“隔行如隔山”。我们平时只看到档案柜里那一本本装订规整、摆放整齐的档案资料,却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它的背后有多少人为之付出的劳动和艰辛?
  
   第一次真切地感受了档案管理的飞速发展
   在编委办和档案局,我们分别参观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转换、查阅工作。当看到档案管理人员将纸质档案扫描后,通过编辑软件进行去污处理,然后归类存储,当需要查阅时,只需从电脑中输入需查阅档案资料的有关信息,便可调出与纸质档案一模一样的电子档案,而且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这样,就极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查阅效率,而且便于存储管理,从而也很大程度地节省了存放空间。看到这些,使我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真正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含义。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而且无时无刻都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在一天天地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
  
   第一次颠覆了对“档案”一词传统意义的理解
   人们对档案固有的思维定势,一般都停留在纸质版的文件资料上,谁也不会把一些具体化的实物与档案拉上关系。刘局长告诉我们说,档案有很多种形态,有传统意义上纸质版的档案资料,还有古代的甲骨、金石、缣帛、简册等;有现代的电子档案,如音像资料、电子文档、图表、数据等;还有实物类的档案,比如县档案馆里保存的官府的旧印章、古时候官员上朝用的象牙朝笏、民国时期的居民身份证等等,都属于实物档案的范畴,甚至在金徽酒业酒博物馆里看到的锈迹斑斑的大马车、旧时酿酒的工具、器具、饮酒用的器皿,还有酒海库里那些两、三米见方的酒海,都可以算得上是实物档案。如此说来,档案一词确实是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根据《档案学概论》对档案的最新定义是:“档案是组织或个人在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清晰的、确定的、具有完整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按照这种解释,只要是能承载历史纪录的原始资料,不管它以何种形式存在,都能算得上档案的范畴。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让我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对档案的定义,重新对“档案”一词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次以自我的身份参观金徽酒博物馆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需要,曾多次去金徽酒业参观考察,但都是以陪同的身份去的,而且每次去都老想着如何让客人高兴,接下来的工作应该怎么做等等。所以,每次去自己都是走马观花,心猿意马,对讲解员的讲解、以及展馆里的展品所表达的含义,都没有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去领悟,就像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的:“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在这一过程中,我自始至终都在扮演着“禽鸟”和“人”的角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己。而这一次,却是真真切切地以“自我”的身份,亲身去体验、去感受酒博物馆所蕴含的金徽酒业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因此,这次参观也就看得非常仔细,也听得非常认真,对每一件展品、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个细节、讲解员的每一句解说都不想放过,以至于在观看酒海中的酒时,因精神高度集中而踩翻了木凳,险些趴在了地上。
   这次参观,让我对金徽酒业的“前世今生”及其发展壮大的历史,真正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对金徽人“砥砺奋进、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
  
   第一次知道了档案工作的强大功能
   在机关待的久了,由于平时接触档案都只是为了开展业务的缘故,所以有点鼠目寸光,对档案功能和用途的理解,也就显得比较狭隘。大家在私下交流中也都提到,档案的功能无非就是关系到干部职务的升迁、工资的晋升、工龄的认定、人员的调动以及社保费的缴纳等等,除此而外,似乎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关系不是那么密切。而刘局长的一番介绍,又让我们再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孤陋寡闻。刘局长给我们说,档案除了在干部管理、薪资管理、社保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外,还有很多的用途,大到国境线、海岸线的划定、国际争端的解决、小到干部职工工龄的认定、建设工程的追溯、民事纠纷的调处等等,都可能用到档案。听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正是由于历史档案资料的支撑,以及国家的不断强大,才使她们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从这个意义上讲,档案的功能确实非常强大,只是由于我们平时不太留意、也没有过多地思考罢了。
   除此而外,在这次“兰台风采”档案文学创作笔会中,我们所体验到的“第一次”还有许多,只是由于我笨拙的笔触无法一一列举出来。但是,上述这些已经足够了,因为,通过对这些“第一次”的体验,已经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为了表达对“兰台人”的敬意,聊赋小诗一首,权当本文结语吧。
   兰台笔会
   初入兰台墨迹香,再尝徽酒味悠长。
   一屋尽揽人间事,万卷通读谱华章。

共 31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以一个档案管理者的身份,第一次参加“兰台风采”档案文学创作笔会。于是,作者便围绕着自己的“第一次”写出了自己对档案工作的真切感受。例如:第一次听到“兰台”一词的由来、第一次领略了档案管理的艰辛、第一次真切地感受了档案管理的飞速发展、第一次颠覆了对“档案”一词传统意义的理解、第一次以自我的身份参观金徽酒博物馆、第一次知道了档案工作的强大功能等六个“第一次”,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也对从事档案工作的现代“兰台人”生发出由衷的敬意。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0-26 17:09:50
  通过六个“第一次”使我们对从事档案工作的“兰台人”有了较为真切的了解。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借双慧眼看世界        2017-10-27 08:22:23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学习:我不由得想起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正是由于历史档案资料的支撑,以及国家的不断强大,才使她们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走向太阳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阳永远那么迷人!
3 楼        文友:观海得深        2017-10-27 09:06:40
  谢谢武戈老师的精彩按语!您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4 楼        文友:观海得深        2017-10-27 09:08:35
  谢谢借双慧眼看世界老师的精彩评论,请多斧正,我会继续努力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