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家大院是谁家大院解密(赏析)
自从《石头记》问世以来,红门弟子磨灭了多少晨与昏,踩过了多少冬与春,抹平了多少沟与坎,品尝了多少苦与甜,直到今天,仍然未能参悟作者老先生所著《红楼梦》之真谛,真真羞愧难当!
以胡周先生为代表的红学大家,所探得《红楼梦》是写谁家的故事都没有搞清楚!胡周先生只是猜贾家是以曹雪芹家为原型写的故事,贾宝玉的原型是曹雪芹,猜猜可以,可是,胡周先生却一样拿得出手的证据也没有!为啥没证据呢?因为他们猜错了,自然不会有证据了。作者老先生在《红楼梦》文本中十多次明文点出是写谁家的故事,也直接否定了《红楼梦》是写曹雪芹家事这一猜测。
下面就把作者老先生在《红楼梦》文本中点明之处给大家回顾一下:
证据一: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一时大家散后,进园齐往芦雪庵来,听李纨出题限韵,独不见湘云宝玉二人.黛玉道:“他两个再到不了一处,若到一处,生出多少故事来.这会子一定算计那块鹿肉去了。”正说着,只见李婶也走来看热闹,因问李纨道:“怎么一个带玉的哥儿和那一个挂金麒麟的姐儿,那样干净清秀,又不少吃的,他两个在那里商议着要吃生肉呢,说的有来有去的.我只不信肉也生吃得的。”众人听了,都笑道:“了不得,快拿了他两个来。”黛玉笑道:“这可是云丫头闹的,我的卦再不错。”
李纨等忙出来找着他两个说道:“你们两个要吃生的,我送你们到老太太那里吃去.那怕吃一只生鹿,撑病了不与我相干.这么大雪,怪冷的,替我作祸呢。”宝玉笑道:“没有的事,我们烧着吃呢。”李纨道:“这还罢了。”只见老婆们拿了铁炉,铁叉,铁丝来,李纨道:“仔细割了手,不许哭!”说着,同探春进去了.
凤姐打发了平儿来回复不能来,为发放年例正忙.湘云见了平儿,哪里肯放.平儿也是个好顽的,素日跟着凤姐儿无所不至,见如此有趣,乐得顽笑,因而褪去手上的镯子,三个围着火炉儿,便要先烧三块吃.那边宝钗黛玉平素看惯了,不以为异,宝琴等及李婶深为罕事.探春与李纨等已议定了题韵.探春笑道:“你闻闻,香气这里都闻见了,我也吃去。”说着,也找了他们来.李纨也随来说:“客已齐了,你们还吃不够?”湘云一面吃,一面说道:“我吃这个方爱吃酒,吃了酒才有诗.若不是这鹿肉,今儿断不能作诗。”一时凤姐儿打发小丫头来叫平儿.平儿说:“史姑娘拉着我呢,你先走罢。”小丫头去了.一时只见凤姐也披了斗篷走来,笑道:“吃这样好东西,也不告诉我!”说着也凑着一处吃起来.黛玉笑道:“哪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湘云冷笑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宝钗笑道:“你回来若作的不好了,把那肉掏了出来,就把这雪压的芦苇子上些,以完此劫。”
这个场景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啊?就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夏天街上的烧烤,撸串,喝啤酒。贾宝玉和史湘云他们烤的是啥啊?是鹿肉,(是驯鹿不是梅花鹿),南方的曹家(汉人)有这样的生活吗?就是在北京的汉人也没这样的生活吧?可以请教下历史学家,汉人是没有这样的生活习惯的。大家都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里面康熙说过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次送来的鹿羔子血我吃了很受用,再给我准备些。”这是啥意思?就是说吃鹿肉,喝鹿血是满族人的生活标配。满人是有养驯鹿为食用的生活习惯的,东北的鄂伦春族现在还有这个生活习惯。这个场景告诉读者的,就是一群满族少男少女在烧烤,撸串,喝啤酒。请大家看清,写的是满族人(不是汉人)的生活场景。
证据二:《红楼梦》书中多次提到贾家有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主要集中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样多的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读者不觉得奇怪吗?曹寅当时任职江宁织造,是个五品官员,他还有个兼职,就是皇家住江宁的办事处主任。不远的城市还有苏州织造,这说明曹寅工作范围很小,旁边的苏州的纺织工作都有人管,他就管江宁纺织品好了,权利小小的。有人说康熙和曹寅家关系好,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住在他家?是这样吗?康熙南巡到江宁不住办事处,难道还让康熙在江宁现找旅店吗?康熙南巡去的可不是一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办事处,每个城市都有办事处主任。这样的城市办事处和办事处主任应该有百个之多,这样多的办事处主任家里,到处是皇帝的御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那皇帝的御笔题写的匾额和对联也太不值钱了,不成漫天飞了。五品官员家了都这样,那像索额图,明珠,佟国维(有佟半朝这样的称呼)这样的国家柱石一品大员,哪家里还不都是皇帝的御笔啊!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那这样的情况谁家会有可能呢?只有一个答案:就是皇宫内会有,就是皇帝自己家里会有,不信翻翻历史就明白了。(皇帝的亲笔御题的匾额和对联基本都有记载的,看看历史记载就知道谁家大院能有如此多的皇帝墨宝了。)
证据三:《红楼梦》书中还有个更明显的场景
贾宝玉家里一有人生病,就会去请太医,就连像袭人,晴雯这样的丫环病了,都得太医亲自出马?曹雪芹家住在南京,一生病就打电话给太医,你让太医是坐飞机啊,还是坐高铁去南京啊?而且太医一到贾家就眼睛不敢乱看,说话不敢高声。大家可别忘了,曹寅是个五品的江宁织造,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你让太医给个五品的官员看病这不天方夜谭吗?
现在查查字典说个基本的常识,“太医”是什么意思。太医:古代时于宫中替皇帝及身份尊贵的妃子及皇族人医治的大夫称为太医。这下大家一定清楚了,太医是给皇帝家看病的专职大夫,太医的工作只是为皇帝家服务的,其他人及家族是没有资格用太医看病的。其实,我们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太医和太监虽然工作职责和范围不一样,但他们都是一个部门系统的人,就是皇家的专业工作人员,他们只为也只能为皇家服务。太医和太监这两个汉语词汇,实际就是为皇家特意造词语而产生的。大家细想想:皇帝这个职称在中国已经消失了,太医和太监这两职称,是不是也随着皇帝的消失而不存在了呢?换句话说就是皇帝不在了,太医和太监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满院跑太医的贾家大院就是皇家大院。
证据四:再说个《红楼梦》文本中的情况
贾家是很显赫富贵的,书中几次提到贾家出资供养寺院(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供养的意思就是贾家是母公司,寺院是子公司,是贾家的财产。不但供养多个寺院,而且,贾家在自己家里的大观院内还有盖寺院!大家是不是觉得这谱有点大啊?大家可以翻翻历史,看看各地方的地方志(地方志,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或特定事项的书籍文献。有各种研究参考价值),包括有省志,州志,县志等史料记载。好像真找不出来一个地方上显赫富贵王公贵族有这样大的谱,清朝历史上有记载就只有皇家有这样的谱。
这里又一次说明贾家大院就是皇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