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情凝四季】金凰展翅 有凤来仪(散文)
凤凰和龙一样,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最完美的动物,有关龙和凤凰有很多美好的传说。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追求和向往,所以以龙和凤作为地名和人名也就很常见了。
别的不说,光是命名为“凤凰山”的山名,全国各地就数不胜数,在我的印象里,仅鹤壁就有两座凤凰山,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位于鹤壁市山城区鹿楼乡小庄村东南面的凤凰山。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辖两县三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人口143万。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商代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卫国、赵国均定都于此。
鹿楼乡是鹤壁市山城区下辖的一个乡镇,位于鹤壁老市区周围,西傍鸡冠山峰,东依京广铁路。全乡辖24个行政村,31个自然村,总人口4.2万人,总面积4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000亩。殷商年间,纣王喜好骑射,在此地兴建了很多猎场,养殖了数以千计的梅花鹿,并建高楼,常携宠妃妲己登楼观景,故此地得名鹿楼。
西汉末年,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渐渐兴盛,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就是以佛学交流高僧玄奘为原型创作的神话小说,据史书记载,贞观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抵长安。“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佛教后来和道教一起成为我国主要的宗教,在我国很多地方,兴建了佛教建筑,比如石雕,石刻,佛塔,庙宇……千百年来,很多佛教场所都是香客盈门,香烟缭绕,善男信女顶礼焚香,世俗间的凡夫俗子都把自己最美好的愿望寄托在了传说的神灵身上。
鹤壁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市内有很多历史文化古迹,涵盖道教和佛教。比如浚县大伾山,融儒、释、道文化于一体,文物古迹荟萃,有“登大伾如临东岳”之美誉。因其有中国最早,北方最大的大石佛而著称于世。该石佛始建于北魏,依山开凿,总高八丈,藏于七丈高的楼内,素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为世界佛屋景观之唯一。淇县古称朝歌,是殷商文化发源地,境内云梦山有“云梦仙境”之称,战国时期鬼谷子王禅曾在此授徒讲学,培育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等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纵横家,被誉为“中华第一古军校”。
鹤壁市有两座凤凰山,一座位于鹤壁市淇滨区原盘石头村和将军墓村之间,因山势形同凤凰展翅而得名,山上建有几间庙宇,供奉着几尊佛像,每逢年节,附近的村民都会去山上烧香拜佛,乞求平安。十几年前因为盘石头水库的兴建附近几个村庄移居浚县,可是仍然有几位老人坚守在凤凰山,逢年过节也有各地的香客仍然来此处进香。
对于鹿楼乡小庄村东面的凤凰山,我从未听说过,很是好奇。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在凤凰山看护员秦国林老人的带领下,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在当地很有名气的寺庙。
进入小庄村,向东南驱车五六分钟,就到了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村东南面一个不太高的山坡上,走近山门,迎面就看见山门右边一座造型精致的金身佛雕:不锈钢边框的玻璃佛龛,金光闪闪的莲花宝座,上面站着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她一手在胸前打掌,一手端放,观音菩萨身着金色长裙,慈眉善目,双眼微睁,目视前下方,好像在注视着下界的芸芸众生。佛像的身后是天蓝色的背景,蓝天白云,仙鸟翱翔,一幅白底红字的对联引人瞩目:祥云蔼蔼来南海,甘露湛湛润东方。
山门左边就是一个庙宇,里面供奉着数位菩萨的佛像,进入山门,正对面的庙宇门边有一个国家宗教局颁发的金色铭牌,上面写着“宗教活动场所凤凰山寺”几个显眼的大字。在这个庙宇里,供奉着如来佛祖以及他的随众,是凤凰山的主庙。左右两边还有两个庙宇,分别是地藏王殿和三清殿。每一座庙宇前都竖立着好几块功德碑,年代有远有近,镌刻着捐助香火钱的香客名单。由于年久失修,庙宇的屋顶上杂草丛生,有的黑瓦已经残破不全。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院子中间放着一个音箱,播放着庄严的佛教禅乐,有几个香客正在进香,他们脸上的那种虔诚让我也不由得对这些传说中主宰人们祸福命运的神灵们肃然起敬。
在老秦的带领下,我们从西北角一个小门走出来,继续参观凤凰山寺的另外一处庙宇。沿着布满山石,已被游人们踩的平整的山间小路向下走,我看见在左手位置有一个深坑,老秦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火山口。在远古时期,鹤壁处于地质上的活跃地带,火山经常爆发。我看到这儿的山石跟其他地方有明显的不同,颜色锗灰,层次分明,呈现出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偶尔还可以看到有暗红色的印迹。老秦说,以前曾有人在这儿的石头里发现过鲜红色的鸡血石,都是火山爆发后形成的特殊地质形式。
沿着台阶,我们登上了一处高地,在这儿,我们可以俯瞰周围景色,向东可以看见鹤壁八矿的矿山和煤溜子(输送煤的机器,像小型火车),向南可以看到葱葱茏茏的杨树和柳树环绕的泗水河静悄悄地流过,面向北方,就是平坦的前营村。这儿也有几座庙宇,里面主要供奉着一些道教先祖,比前面的庙宇更要破旧,在庙宇前竖立着几块石碑,看起来年代很是久远,我趴在碑前,试图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可是石碑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上面的字早已模糊不清,只能依稀地发现乾隆和道光几个字。老秦说,这座山寺历史比较久远,是何朝兴建已无法考证,那些碑上记录的只是重修的时间。
我问老秦,为何这座山寺叫做凤凰山?得名有什么缘由吗?老秦向我摆开了“龙门阵”,他说,这座山也叫“神山”,传说姜子牙封神时百神曾在此聚会。据说南极星和北极星曾路过此地,他们随行的仙鹤竟然落地不飞,两位仙翁说此地真乃是风水宝地。九天玄女驾凤凰游经此地,凤凰也在此久久盘旋不肯离去,玄女从仙界俯瞰,观此地形似凤凰,不由得暗暗称奇,从此后遂得名凤凰山。
老秦说,我们现在所处的高地就是凤凰头,我在院子里走了一圈,看到最右边有一个小庙宇,那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真的很像凤凰头上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老秦说那是老君爷庙,庙前的悬崖因为长时间的风雨侵蚀,已经倒塌,露出了庙宇的石头地基,看着有些危险。老秦说刚才那处寺院是凤凰背,我问道:“凤凰尾在何处?”老秦指着远处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说:“你看,那片树林就是凤凰的尾巴。”我仔细一看,可不是,那片树林逶迤向南,酷似凤凰那长长的尾巴!
老秦说:“还有更稀奇的呢!你看那边那个圆圆的土堆,就是凤凰蛋。”啊,我向远处仔细观望,只见几株青翠的松柏间,有一个又高又圆的大土堆,可不就是一个大大的凤凰蛋嘛!看来,九天玄女的凤凰真的很喜欢这片风水宝地啊,连蛋都产在这儿了,注定子子孙孙都要住在这里呢!
我走进每一座庙宇,怀着敬畏之意,端详着每一尊佛像,这些佛像惟妙惟肖,色彩鲜艳,身披长袍或披风,男像庄重威严,女像慈眉善目,他们手执各式法器,站在高高的龛台上,俯视着芸芸众生。
我说,经历这么长时间,这些佛像保存的还这么好,真的不容易。老秦说,这得归功于他身边那些心灵手巧的画工,他们定期为山寺里的佛像进行修整维护,才使得这些佛像一直光彩照人,栩栩如生。
我问老秦他是什么时候来这儿看护寺庙的。老秦说,几百年间,凤凰山经历了数次劫难。解放前战火纷飞,凤凰山的庙宇早已残破不堪,后来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破四旧,庙宇里的佛像全部被砸得粉碎。改革开放以后,信仰自由,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重整庙宇,重修佛像,凤凰山寺才得以新生。可是因为无人管理,凤凰山寺一直冷冷清清,香火不旺。三十多年前老秦毛遂自荐,搬到了凤凰山寺里,看护寺院,在他的带动下,附近也有很多人加入了看护凤凰山寺的队伍。他们维修佛像,打扫庭院,热情接待来寺里参观和进香的游人,无怨无悔地守护着他们心目中这片圣洁的佛教净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凤凰山寺已经成为当地比较出名的佛教圣地,每逢过年过节,初一、十五或三六九的好日子,会有很多香客来这儿烧香拜佛,祈福还愿。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生日,凤凰山寺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盛会,届时会在庙前搭起高高的戏台子,请戏班子唱三天大戏,到那时各地香客和商贩云集此地,香烟缭绕,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听着老秦的叙述,我不由得为他和他的同行们那份痴诚和坚守而感动。老秦说:“我已经快七十岁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有关部门拨付资金,对凤凰山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缮和维护,使这座百年佛教圣地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慕名来拜谒她的游人……”
看着美丽的凤凰山寺,看着老秦那坚定的目光,我心潮起伏,我相信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那时凤凰山就像一只经历了重生和涅槃的金凤凰,展翅翱翔在鹤壁老区的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