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与败(随笔)
大概七年前,我就读过《马云传》和《李嘉诚传》,那时,内心反应平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淡忘了,更谈不上如何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
几个月前,我再次阅读了新版的《马云传》和《李嘉诚传》,到现在又读了《乔布斯传》,这次,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与七年前不同的是,如今读人物传记,有了更多对自我的反思,有了一些情绪的波动。期间时常会感到自己充满无穷的力量,偶尔过于激动还会热泪盈眶。
他们拥有独特的成功特质,可也会发现,他们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难以避免的是和常人一样会犯一些错,导致失败。
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表面的辉煌,而忽视了其背后的那些努力与心酸。
学习和仿效的要点,不单只是其具有的成功特质,也不止是用成功人士的习惯,纠正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从别人对待失败的过程中得到启示,而不是只盯着成功的表象,忽略了背后所蕴含的东西。
和大多数人物传记的书一样,作者缺乏对主人翁失败的总结和反思的描述,更多的是先贬低他曾经不堪的过去,把过去能写多惨就写多惨,然后从惨败的泥潭中凭空出世一般,过于夸大和神化一个人的力量,只为了让传记变得好看,跟小说演义似的。
我们读者,读的时候往往感觉精彩无比,而缺乏用辩证的思维去衡量事情的真实性。或者说只是看主人翁曾经跌宕起伏的情节,忽略了自己想要从书中获益的最终目的。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总喜欢说某某人成功的程度,比如如何腰缠万贯、如何挥金如土,很少会有人思考其成功背后的种种失败与心酸。
我们口头上说要学习人、以谁为榜样,可又何曾知道要学习的是什么?
如今看《乔布斯传》,让我重新拾取了对失败更强烈的关注。因为我知道,有一天,我也将面临失败。也只有这样认为,我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失败的到来,或减少失败的损失。
如果每个人都想得更深层一些,多问别人是怎样做到的,或许这个社会进步就更快了。
成功源于失败,失败造就了成功。
佛法有云:烦恼即菩提。烦恼寓失败,成功寓菩提。
嘿,佛陀早就悟出成功与失败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