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荷塘“有奖金”征文】扶贫两部曲(微小说)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扶贫两部曲(微小说)


作者:丹江诺儿 举人,3120.2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65发表时间:2017-11-03 15:14:45
摘要:葛二娃流着眼泪,扑腾,从轮椅上站起来,抓起一块石头,砸开腿上的石膏,满眼泪珠子:“支书,我错了,我不是人,把贫困户指标还给王奶奶吧。”

一、驻村书记
  
   杨林最近心里窝屈,烦不胜烦。
   单位有风声传出,到石头村当驻村第一书记的事儿要落到自己的头上。他闭着眼睛也能猜出来,单位不大,就那么十几个人。党员更少了,除了局长就是他,难道能让局长下乡当书记吗?
   杨林从部队复员参加工作十几年了,混到现在还是个小科员。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党员证,还是在部队入的。县里几个一起入伍参军一起复员参加工作的战友,最小都混到副科了。
   老婆多次提醒他让他找找关系走走后门。
   好几次,他半夜三更地提着老婆买的高档礼品向领导家走去。可是,每次走到半道,都又折回来了。老婆问为啥无果而返,他理直气壮地对老婆说我是党员,绝对不能助长行贿的歪风邪气。
   礼品送了十几年,结果一次也没有送出去。
   扶贫工作开始后,他就成了单位的人物,被委以了重任,每每县里有啥会议,他都按时出席,回来后一一汇报。为此,局长专门开会表扬了他。
   这次被抽调下乡任驻村书记,他又是单位的不二人选。
   下乡就下乡吧,至少远离城市的喧嚣,就当给自己放个假,享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妙风光。杨林坐上了单位的专车雄赳赳气昂昂地驻村了。
   驻村后,杨林深刻体会到了山区老百姓的不易。石头村三面环山,一面靠水,交通闭塞,经济来源全靠山洼里的那十几亩庄稼,有的家庭倒是有经济意识,种植些香菇,可是找不到销路,卖不出去,反而赔了钱。于是,有劳力的年轻人就出门打工了,剩下的全是老幼妇孺,有几家情况特殊的,一日三餐温饱都难以解决。
   杨林是农民的儿子,看到大爷大妈饭碗里的苞谷糊汤,眼睛不觉湿润了,他下决心要改变石头村的面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河吃河,杨林决定围绕大山大河寻找出路,为石头村找一条致富的路子。
   杨林驻村一星期后,妻弟第一个来看他了,给他带了鸡鸭鱼肉,外加一条大中华,亲自下厨给他做饭,酒饱饭足后妻弟拉着他进了里屋说:“我老婆娘家是这个村里的,能不能给整个贫困户当当,补助点钱。”
   杨林傻眼儿了,贫困户还有争着当的吗?难道为了钱就不要面子了?
   妻弟说:“面子能值几个钱,人民币才是钱!”
   杨林摇了摇头,妻弟妹的娘家他清楚,虽然比不上城里人富裕,但其夫妻俩出去打工了,一年最少赚好几万,比他这个公务员都挣得多,怎么能是贫困户呢!
   妻弟气哼哼地走了,临走恶狠狠地说:“怪不得我姐骂你没出息,就你这死巴劲,我姐嫁给你亏死了!”
   杨林心里嘀咕:“亏不亏你姐说了算,你说的不算。”
   没过三天,杨林接到了岳父的电话,还没顾上问候,岳母在那边就咋呼开了,还是那个意思,照顾一下她儿媳妇娘家,怎么说也是亲戚,亲戚不帮亲戚,能叫亲戚吗?
   杨林默默地挂断了电话,靠在床头抽了一夜的烟。
   驻村期间,杨林挨家挨户摸底。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到细微,不能漏掉一家,也不能蒙混过一家,让贫困户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给的关怀和温暖。
   又一个礼拜天,杨林刚走到自己的住处,意外地看到自己的老婆笑眯眯地依在门框上,落日的余晖洒在她的身上,显得那么的静怡、那么的淡雅,仿佛和当初谈恋爱那样美丽动人。杨林眼眶一热,疾步走了过去,紧紧拥住了老婆……
   两人相拥进屋,时间不长,屋子里忽然传出了两个人的争吵声,紧接着柴门呼啦被打开了,老婆气呼呼地夺门而去,气势汹汹地扔下一句话:“你不答应的话,明天早上回城离婚!”
   第二天一大早,杨林换了身衣服,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老婆站在院子里,他长舒了一口气,很平静地说:“走吧,回家。”
   老婆一个箭步跑过来扑到他怀里,低声说道:“老公,我错了。”
   杨林愣怔了,急忙问:“这是啥情况?”
   老婆低声说:“昨晚从你这里出去后碰到了村妇女干部小石,她带我去了村里的几个贫困户家里转了转……我以后再也不拖你的后腿了,你专心在这里扶贫,争取让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
   “老婆,你真好!”杨林用力抱住了老婆……
  
   二、贫困户
  
   为了争当贫困户,葛二娃可谓是煞费苦心。这会儿他躺在床上,看着打着石膏像面袋子般的两条腿,心里喜不自禁。
   葛家庄千把口人,按照政策确定十户贫困户。贫困户补助多少钱,葛二娃不清楚,但是贫困户国家给钱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这事儿想想都美,只要穷,就给钱。
   自打听说给贫困户补助钱,他脑子就灵活起来,盘算着自家的情况。
   老葛家四代单传,到了他这辈,他爹娇惯着他,疼爱着他,捧在手里怕捂着,含在嘴里怕咬着,也就养成了他好吃懒做的习惯。村里年轻人出门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家家门楼高修,两头狮子站在门口,那气势,要多排场就有多排场。
   再看他家,还是结婚时他爹给盖的那三间平房。老婆时常嘟囔着让他出门挣钱,他一听“打工”俩字就火冒三丈,打工那是人干的吗?吃苦受累不说,还像孙子一样受气,他葛二娃是那种受气的人吗?
   经不住几场吵闹,老婆的心脏病犯了,这下可好,啥重活也干不了,只能在家洗洗涮涮,后来闲的捯饬起微商来,没想到手机那么个小东西竟赚取了大钱。葛二娃心里那个美气劲儿就别提了,天天督促老婆玩微商去,做饭洗衣的活都让他妈给包了。
   前些日子,他爹胃不舒服,他立马找车把他爹送到医院检查。要是能检查出胃癌啥的,不是大病吗?谁知道检查结果出来是胃溃疡。
   后来,他妈的肚子疼,故技重施,他立马找车把他妈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阑尾炎。
   这段时间为了父母看病钱花出去不少,可贫困户的模型还没有出现。眼看着扶贫小组就要驻村了,葛二娃慌了脚,咬咬牙,狠狠心。那天他骑摩托车疯跑,一下翻到沟里了,从沟里爬起来的时候,满身是血……
   后来,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两条腿断了,打上了石膏。
   葛家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读书的孩子,女人心脏病长年干不了重活,唯一的男劳力葛二娃又突然出车祸了,村里的乡亲们对这一家除了同情还是同情。
   葛二娃终于梦想成真了,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贫困户之一。他坐在轮椅上,看着手里的贫困户卡,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他腿上盖着一条褥子,靠在轮椅上晒着太阳。门前偶尔走过村民,都带着同情的目光问候着他。
   这时,年迈的王老太背着捡来的半蛇皮袋子包谷穗,蹒跚着路过葛二娃的门口。
   葛二娃一头雾水,大声问道:“王奶奶,你家不是贫苦户吗,国家会补助钱的,干啥还要去捡苞谷穗?”
   刚好走到他身边的村支书听到了,拍着他的轮椅说:“你得好好感谢王奶奶,你家的贫困户是她让出来的。”
   葛二娃疑惑地看着村支书,“啥情况?”
   支书叹了一口气说道:“王奶奶家你也知道,她革命烈属,一辈子守寡,收养的儿子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成了憨子,她才是村子里最贫的困难户。但是你家情况特殊,你出这么大的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两个孩子正读高中……王奶奶找到我们,要求把她家的贫困户名额让给你家,她说,她现在还能干活,啥时候干不了再说。”
   葛二娃脑袋瞬间嗡嗡地乱转了,已经八十岁的王奶奶腰弯得像一张弓,那沉重的苞谷袋子压得她的头都快挨着地了……他想起了小时候偷吃王奶奶家的枣,她就坐在树下装作没看见;他在池塘里洗澡,漩涡太大了,打着转往下沉,刚好王奶奶路过……
   葛二娃流着眼泪,腾的一下从轮椅上站了起来,随手抓起了一块石头,砸开了腿上的石膏,满眼泪珠子,歉意地说:“支书,我错了,我不是人,把贫困户指标还给王奶奶吧!”
   ……

共 29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两篇具有现实意义的微小说!小说采用顺序手法,讲述了两个精准扶贫的故事。杨林参加工作十几年还是一个小科员,他第一次当官是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被派到石头村当驻村书记,驻村期间,杨林和石头村的村干部挨家挨户摸底,精准到细微,不能漏掉一家,也不能蒙混过一家,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到国家实惠。弟妻来找他,让亲戚当贫因户,他拒绝后岳母和妻子又来说情,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欣慰的是妻子最后理解并支持了他的工作。年轻力壮的葛二娃知道当贫困户国家给补助钱,为了能当上贫困户不惜涉险骑摩托车故意摔伤。他如愿当上了贫困户,而当他知道他的贫困户是对他有恩的真正贫困户王奶奶让给他时,悔恨交加。小说行文流畅,情节紧凑,描写现实,反映现实,带给人启示,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力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05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03 15:17:42
  感谢作者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03 15:18:29
  精准扶贫就要精准到细微,不能漏掉一家,也不能蒙混过一家,让贫困户实实在在受到国家实惠。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7-11-03 15:19:04
  欣赏学习精彩文章,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山水伴流云        2017-11-03 15:42:27
  在当下有些人把吃低保当做了骄傲!看着这两篇精准扶贫小说,希望扶贫真的做到精准扶贫,也希望人们把“面子”看的重些……
   问好老师,遥祝安康
5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7-11-03 22:09:49
  有内涵的微小说,读后令人深思。感谢老师赐稿荷塘!荷塘因您更精彩!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回复5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7-11-05 19:54:52
  谢谢支持,问好
6 楼        文友:天龙        2017-11-05 15:16:08
  祝贺丹江微小说加精,精彩无限哦!!
回复6 楼        文友:丹江诺儿        2017-11-05 19:55:15
  谢谢社长鼓励,加油
7 楼        文友:牙牙吉祥        2017-11-05 21:41:30
  祝贺老师美文获精!点赞 祝老师幸福如意,佳作频频!
经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8 楼        文友:木春        2017-11-06 12:56:18
  精准扶贫讲个准字,为人处世讲个诚字。
   学习佳作。
9 楼        文友:金铃子        2017-11-06 18:06:20
  精品 【荷塘“有奖金”征文】扶贫两部曲(微小说)
  
   作者:丹江诺儿
   浅评
   本两篇故事述说了一个道理,心要正,路才宽。杨林在扶贫的运动中,被委任驻村书记,虽然说是以前想送礼都无门可送,终于熬到了一个名额。但是他到农村并不负众望,想办法让乡亲们尽早的脱贫,不落下一家。驻村期间,杨林挨家挨户摸底。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到细微,不能漏掉一家,也不能蒙混过一家,让贫困户实实在在感受到政府给的关怀和温暖。坚持原则,尽显党员的本色,不徇私情。妻弟、岳父以致妻子都为“贫困户”国家能补助救济款而相争不下。真正的贫困教育了妻子,提高了支持丈夫的觉悟。
   为了难得到国家为贫困户所拨的补助款,葛二娃不惜弄虚作假,以蒙骗手段想捞取好处,这和八十岁的王奶奶。一争,一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榜样的力量使葛二娃幡然醒悟,流着眼泪,腾的一下从轮椅上站了起来,随手抓起了一块石头,砸开了腿上的石膏,满眼泪珠子,歉意地说:“支书,我错了,我不是人,把贫困户指标还给王奶奶吧。
   小说朴实感人,具有教育意义。
10 楼        文友:阿巧        2017-11-06 21:41:38
  情节设计独具匠心!人物形象饱满,充满了正能量。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