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红叶(散文)

编辑推荐 红叶(散文)


作者:天龙山 布衣,34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01发表时间:2017-11-05 19:43:44
摘要:“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谁怜惟薄力,添与江山饶。”

红叶(散文)
   秋高气爽,天边悠悠白云凸显绵延山峦的轮廓线。山林香枫,经历春天孕育,夏季的蕴藏,入秋后叶色由青变黄,黄再变橙,橙再变红,最后由红变紫。
   树树红叶,似花非花,似火非火,黄灿灿如碎金洒满枝头,红彤彤似繁花昂首怒放,漫山遍野,层林尽染。山风吹过,彩叶飞舞,在蓝天与大地的舞台,展现枫树生命中的辉煌。
   红叶之美,傲霜愈红。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吟咏传颂,其中最有名的当数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那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幅云绕山峦,枫叶红火,夕阳和红枫相映成趣的晚秋迷人画卷,从而成为千古传颂的绝唱。
   “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这是1966年深秋,开国元帅陈毅,游北京西山,见满山红叶,即景抒情,写下的《题西山红叶》中的名句。作者托物咏怀,以象征的手法,灵活的笔致,以红叶起兴又以红叶作比,把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赤诚肝胆、战斗豪情以及革命哲理,都溶于一枚永不枯槁的红叶之中。
   枫叶霜染,颜如渥丹,让我想起了当年作为入党介绍人,见证管区87岁高龄的老干部叶宗炎入党的情景……
   叶宗炎,系原下垄钨矿离休干部。1925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冶,1949年6月湖北国立师范学院毕业,同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曾任中原临时政府和中南军政委员会监印,中南有色局科员、组长等;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被错划为极右分子而处以重刑。1976年平反后,他恢复工作并享受副处级待遇,1984年离休本应安享晚年,但热衷于矿山教育事业,依然坚守讲台直至1991年,培养了一代代矿山子弟,留下无数段动人的桃李佳话。
   叶老一生历尽挫折磨难,但他拥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始终不变,2011年5月,他87岁高龄时,也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他饱含真情亲笔写下了三千余字的入党申请书(摘录):
   “我进入耄耋之年,提出申请入党,这在一般人看来,可能有些大惑不解。究其实,是从我的思想本能和生活感受出发,才作出此一决定。记得六年前的2005年冬,我在所作的《有感》一诗中写道:‘四项原则日高悬,三个代表著新篇。惠泽全民邦有道,宏图伟业史无前。爱党朝朝还暮暮,感恩日日复年年。安定团结会双骥,与时俱进看先鞭。’《见崇义阳岭诗词第三辑》。我人到晚年,能生活在以人为本的开明盛世,的确令人感到无比的温馨和幸福,总之,这要千恩万谢中国共产党的亲民和富民政策的正确与伟大。
   “随着年龄的要求,尤其是在来日无多的情况下,我这辈子究竟能留下点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对我来说,它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挑战。我经常在冥思苦想,上下求索。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他既是国家的一个成员,就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更何况一个上了年纪的人,在人生的历程上,这辈子举的是什么旗,抓的是什么纲。眼见如此悠悠岁月,是该回眸,是该总结了。只有从回眸中才能更好地正视自我,只有从总结中才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
   “打从孩提之童起步,我所受的家教是:‘不准说瞒心昧己的话,不准做瞒心昧己的事’。总认为头顶青天,脚踏大地,只要襟怀坦荡,也就事无不可对人言,大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那种大无畏气概。随着思想觉悟的不断提高,举凡历史上点点滴滴,大大小小的往事,再一次向党交心。进入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了。随即就是反右运动。在运动中,结合历史老账,我被划为极右分子而处以重刑。在此期间,我既不怨天,也决不尤人。怪只怪自己不成器而接受改造。
   “1976年10月,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浩劫。经过党的拨乱反正,把颠倒了的历史,又重新颠倒过来。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梳理和防止‘四人帮’左的思想流毒的蔓延,本着‘家庭出身看本人,社会关系看自己,历史问题看现在’,做到有反必肃,有错必纠,不枉不纵,实事求是的方针政策办事,在较短的时间里,平反了大批的冤假错案。我也是当时被平反的一员,从此甩掉了长达23年的政治包袱,轻松而又愉快地重返工作岗位。在我的历史扉页上,重又掀起了新的一页。我经常在想,这是党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我原划为右派分子,予以改正,恢复政治名誉。要不是党对我的莫大关怀和解救,也就没有我今天幸福的晚年。党呀,您是我的重生父母,您对我的恩情,比泰山还重啊!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我在下垄矿中长达十余年的教学生涯里,由于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专心致志,搞好教学,一心一意,接受考验。我于1988年11月被大余县老龄委授予老有所为精英奖。这样一来,也就更加激发了我的教学热情,为进一步搞好工作而努力。由于年事已高,在1992年冬,我不得不离开讲台,至此,我的教学生涯算是打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1993年春移居来崇义算起,在这长达十八、九年的悠悠岁月里,我对自己的思想修养和改造,一直是以‘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为己任……温(家宝)总理一次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时,引用了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来说明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温总理一口气背诵了六句名人名言。第一句是晚清名臣左宗棠23岁结婚时在新房门口写的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第二句是北宋大儒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三句是屈原的《离骚》中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第四句是以‘难得糊涂’闻名于世的清代文人郑板桥的诗作《潍县署中画竹》里的‘衙斋卧听箫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第五句出自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哲学名箸《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后来成为刻在他的墓碑上的名言。第六句出自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从温总理所背诵的六句名人名言中,看得出他的满脑子装的是党的事业,人民的疾苦。这样的好总理,真是我们国家之幸,黎民之福呵!
   “……人的一生,只要目标认准了,路子走对了,在他一息尚存时,也要竭尽全力,迈开双腿奋勇前进,我这一辈子尽管几经风雨,几转轮回,但一心一意,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这颗丹心始终不变,对革命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信赖和追求始终不变。特别是一种见贤思齐的思想意识,又永不间断地激发和鼓舞着我向着太阳,向着胜利前进。只要一提到当年与我同时参加革命的程元贤(将军雕塑家)和肖里千(解放军师政委)这两位都是大学时的同窗挚友,可他们早已是优秀的共产党员,假如我至今还不提出申请入党的话,死后我在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去面对故人,又有何面目去见这两位情逾骨肉的已经死去了的兄弟哩!
   “基于上述,我这辈子举的什么旗,抓的什么纲,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这样一来,我百年之后,对我的后人也就有了明确的启示和交代,在此,我不揣冒昧提出入党申请,恳请党组织对我八十又七年来的一切,进行严格审查并准予所请,这就是最终的褒贬。最后我再坦诚地献上四句话:入党心诚,终身之恋,披肝沥胆,死而无怨。”
   ……
   2011年“七一”前夕,管区党委按照特事特办,批准了叶老加入党组织的请求。他在家人的陪同下,专程乘车近百公里,从崇义县城来到位于大余县樟斗镇的下垄矿区管委会参加了入党宣誓仪式。“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87岁高龄的离休老干部叶宗炎面对鲜红的党旗,庄重地举起右臂握紧拳头,用颤抖而坚定的声音,一字一顿郑重地宣读入党誓词。
   “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谁怜惟薄力,添与江山饶。”作为枫树生命辉煌的红叶,缘于枫树的顽强执著,不畏严寒酷署。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只要有崇高的理想,有执著向上的精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生命的光芒!

共 31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红叶入兴,描述了管区退休老干部叶宗炎八十七岁入党的经历,文章摘录了叶宗炎的《入党申请书》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到一个老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尽管他曾被错误地打成“右派”,但他没有怨天忧人,而是反思为自己政治的不成熟所应当付出的代价。看看吧,这同现如今某些人的入党动机是何其的天壤之别啊!文章充满了正能量,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05 20:01:15
  一篇饱含正能量的好文章,欣赏了,问候作者。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天龙山        2017-11-05 20:18:35
  “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谁怜惟薄力,添与江山饶。”与其说是一幅晚秋的绚丽画卷,不如说是一种深沉的家国情怀!武戈编辑老师辛苦你了!在此道一声谢谢!
心血炼文字,倾情鼓与呼。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