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作家】暴教(小说)
孩子上学了,家长啊,老师啊,都希望孩子各个都能听老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好好学习功课,以备将来中考高考都能出类拔萃,个个都成才。可事实上,所谓能听家长的话老师的话的孩子,不能说没有,有的,很少很少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散发着童真的天性,不太愿意百分之百的按照家长的意愿老师的意愿去做事情的。比如小学生对待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很多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去完成的。他们不能安安稳稳的坐在写字桌前,一口气儿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的,期间,他们或摆弄摆弄玩具,或玩玩游戏。总之,精力总不是那么集中的。有时老师为了成绩,布置的作业会很多很多的。上学了,没完成,那还要受罚的,或加大几倍的量,让孩子抄课文,让孩子做演算什么的。孩子没按时完成作业,有的老师负责任啊,还要约谈家长。老师找了家长,大多数家长回到家里,可就要对孩子施暴了,非打即骂,孩子算是遭了殃了。更有家长,自己本身没嘛大学问,却对孩子期望值极高,非逼着孩子要考个大学弄个硕士博士啥地,对孩子成天价非打即骂,考试分低了,要打要骂,分高了,要求更高,还是打还是骂,口口声声的说啥棍棒下面出博士。可悲至极啊。
水暖工何大力跟在市场里卖鸡蛋的妻子吴玉兰,都初中毕业,他们对儿子期望值那叫一个高。也不知从哪里得知的什么真理,棍棒下面出博士。这话,他们天天挂在了嘴边上。两口子对儿子何前程的期望值一样,都眼巴巴地盼着何前程能成为博士。棍棒下出博士啊,好吗,习惯了,两口子紧密配合,动不动就打骂何前程。何前程上四年级了,在学校里,他常常跟同学哭诉:“俺就是在打骂声中成长呢。”也别说,这不期中考试结束了,比起以往,这个何前程的成绩真是有所提高,语数外三科,平均上了八十分了,在三年级的时候,从来没超过七十分。按理说,何前程的成绩应该算是突飞猛进了,父母应该予以鼓励表扬了,可是何大力吴玉兰依旧是个很不满意。何前程满带着喜悦报告说:“爸爸妈妈,我语数外三科平均八十分了……”没等说完,何大力劈头盖脸的就打上了,吴玉兰也毫不怠慢,紧密配合丈夫的棍棒教育。何大力每踹一脚,便大骂道:“你个不争气的混蛋王八蛋,你你你,嘛时候能都得满分啊?”吴玉兰扇着何前程的嘴巴。每扇一下嘴巴,便大骂一句:“你个没羞没臊的混蛋王八蛋,你嘛时候能得满分啊?”这两口子打呀骂呀,动静真是不小,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对孩子施暴的噪音,让左右邻居实在是不得安宁了。
这一层住着三户人家。何大力家住的是四零三室,是个中单。左边四零一室,是套三室一厅的房子,户主叫丁常青,三十六岁,是东河区教育局小教科副科长。妻子刘立华,三十五岁,是华英小学教务处主任。他们的儿子叫丁鑫,九岁,读小学四年级。这孩子可以说是品学兼优,丁常青刘立华从未打骂过丁鑫。孩子,必定是孩子,丁鑫也有不愿意完成作业的毛病。考试成绩也有不理想的时候。每每遇到这种情况,丁常青刘立华都是尽父母的耐心教育开导。这是上周一的事情了。丁鑫上周二放晚学就去了姥爷家。在姥姥姥爷家住到新一周周一。在姥姥家,忒放松了就把作业的事忘了。老师打手机把丁鑫几乎一周都没按时交纳作业的事通告了丁常青刘立华。
放学了,丁常青刘立华没直接回家。丁常青刘立华带着丁鑫到了菜市场,买了一个十多斤重的大西瓜。他们回到了小区,进了楼栋,丁鑫这就要往楼上跑,丁常青一把拉住了他,说:“你不要着急上楼,今天,就在这儿,让你悟出一个道理。”丁鑫不解的问道:“爸爸妈妈,悟啥道理啊?”刘立华笑道:“孩子,听我的,你现在开始,从这第一个台阶开始,你要一步上三个台阶,也可以一步上四个台阶。”
“开始吧。”丁常青笑着命令丁鑫:“开始。”
丁鑫试了又试,迈不上去。又试了试,还是迈不上去。刘立华笑问道:“一步迈不了那么多的台阶吧?”
“迈不了的。”丁鑫捂着自个的后脑勺,说:“爸爸妈妈,我实在是迈不上去啊。”
丁常青笑问道:“我问你,你悟出点道理没有啊?”
丁鑫的小脸立马变得通红了。他似乎很害羞的答道:“爸爸妈妈,我明白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当天的作业要当天就完成,不能积攒的。积攒多了,就没法完成了。今天的功课今天做,明天还有新功课。爸爸妈妈,我说的对吗?”
“对的。”刘立华说:“好了,明白了就好,上楼回家。咱们吃西瓜。”
回到了家里。丁常青赶忙把大西瓜洗好了。放在桌上。丁鑫跑进厨房拿出了西瓜刀,就要切西瓜。刘立华说:“丁鑫啊,把刀给妈妈,我要你一口把这个大西瓜吞掉。”
“妈妈。”丁鑫看着大个的西瓜,满带着稚嫩的哭腔说:“爸爸妈妈,饶了我吧,我一口是吞不下这大西瓜的。”丁常青笑道:“你明白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西瓜也是要一口一口的吃。你悟出道理了吗?”
丁鑫说:“我知道了,作业要一道题一道题的做,不能堆积成堆呀。爸爸妈妈,我保证,再也不拖欠作业了,我保证当天的作业当天做。”
丁鑫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着。
丁常青刘立华曾多少次敲开何大力的家门,苦口婆心的劝说何大力吴玉兰不要打骂孩子。可这两口子就是不听。再后来,干脆就不再给丁常青刘立华开门了。这会儿的丁家,被何家的打闹搅得啊,刘立华备不下课了,丁常青不能再写论文了,丁鑫写不了作业了。丁鑫说:“爸爸妈妈,他们不听你们的劝告,我去劝劝何伯伯何婶婶吧,不能再让他们殴打何前程哥哥了。”
“也好。”丁常青说:“你是个孩子,你敲门,何伯伯应该给开门的。”
丁家三口走出了家门。与此同时,邻居四零二室的侯大爷侯奶奶也走出了房门,来到了何家的门口。侯大爷侯奶奶都已七十多岁了。老两口也曾多少次敲门劝说何大力吴玉兰两口子,告诫他们不要打骂孩子,遭遇跟丁常青刘立华一样,何大力绝不再给侯大爷侯奶奶开门了。今天晚上较比以往,何大力升级了,打骂得格外厉害,侯大爷侯奶奶实在是忍受不了了,便决定要敲开何大力家的门,好好地跟何大力吴玉兰两口子理论理论。
侯大爷敲门,说:“我是邻居侯振刚啊,请你们不要再打了。好吗?”
何大力对着大门喊道:“不是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吗?教育孩子,是我们自家的事,你们就不要再多管闲事了。”
侯大爷扎煞开双手,跟老伴示意:“没办法没办法啊。”
丁鑫敲门,抬高了童声说:“何伯伯,我是丁鑫啊,是何前程的好朋友,何伯伯,开开门,我想跟你们谈谈……”
“小屁孩!”何大力骂道:“土豆子搬家,你给我滚球子!我教育我儿子,关你屁事啊,快滚回去。”
没办法了,何大力不听劝不给邻居开门。丁家三口回屋了。侯大爷侯奶奶回屋了。侯大爷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到了最大音量。侯奶奶说:“怎么摊上这样的一家邻居啊,倒霉啊。”
对啊,用高音抗噪音。丁常青把大厅里的电视机的音量,也调到了最高。在高分贝的音响声中,刘立华继续备课,丁常青继续写论文,丁鑫坚持写作业。
何大力家打闹到十点多,终于静下来了。何前程写出了保证,从此后,大小考试,各科都要得一百分,否则任凭爸妈怎么打骂,绝不辩解,绝不叫屈。
或许是何前程的保证起作用了,或许是何大力吴玉兰两口子改邪归正不再打骂何前程了。至此后,侯大爷侯奶奶丁常青刘立华丁鑫,再也没听到何大力吴玉兰两口子打骂孩子的噪音了。至此何家消停极了。
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晚上,何家没有吵闹声,四天五天六天,十天过去了,邻居们没听见何家的吵闹声。
后来,邻居们才知道,就是在那天晚上过后,一大早,何前程就背起了书包,说是上学去了,可是再也没回家来。何前程离家出走了。去哪了呢?没人知道,有说大概是跑到西省农村姥姥家了,也有说没准寻了短见跳河死了。总之,何前程是无影无踪了,何家再也没有打骂孩子的暴教声了。
儿子杳无音信,不久的后来,何大力吴玉兰都精神抑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