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水神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水】尊重一棵树(散文)

精品 【山水】尊重一棵树(散文)


作者:在河之洲 童生,927.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066发表时间:2017-11-06 13:42:19

第一次与树认识,自然是在儿时,是在课本里。在自然界,那些树已经成为了记忆。后来,在电影的画面里,我看到那一棵棵飞扬的树。美丽,质朴、大方,过目不忘。树至于我,最熟悉的,莫过于北方的白杨树了。至于南方那些遥远的树,陌生的叫不上名字的树,仅仅是在书本上见到过。比如椰树,因为,椰树生南国,我则居北方。至于何时喜欢上椰树,大约从看到椰树的第一眼吧。而寄情于椰树,是觉得椰树应该成为南方的象征。喜欢南方,就不能不喜欢南方的椰树。
   是的,北方的白杨树,南方的椰树,都是我最喜欢的树种。喜欢白杨树,是因为白杨树的挺拔,粗壮,枝繁叶茂。而在读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后,则对白杨树更加喜爱了。茅盾在盛赞北方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敌精神时,将白杨树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这是对白杨树极大的赞赏,以至于成为北方人民的精神代表。
   在北方,白杨树司空见惯。小时候,我居住的房屋后面,就有一棵粗大的白杨树,树龄大概有十几年了。每每到了夏天傍晚,我就会去白杨树下捉知了猴。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椰树。而认识椰树,是在看了电影《红色娘子军》后,知道海南的椰树的。若干年后,郭沫若的一首《咏椰子树》,更是让我对椰树刮目相看。独立无枝挺碧空,一头凤尾啸熏风。成林竟作撑天柱,坠地浑疑掷弹筒。是的,椰树独立无枝,然却个性鲜明,而其叶片真的像一头凤尾,飘飘洒洒,怒放在天空。郭沫若的诗,写出了椰树的气节,气概,矢志不渝的精神。
   我认为,其实也大可不必给树戴什么思想光环,我们只要实实在在在认识一棵树,理解一棵树,爱护一棵树,以表达我们以前未尊重她的愧疚,就足够了。至于树的内在品德与操守,我认为都是美的。
   无论是北方的白杨树还是南方的椰树,都是值得赞美的。自然,我绝不像赞美白杨那样礼赞椰树,亦不像赞美爱情那样赞美一棵树。只须,赞美树的正直,质朴,伟岸,沧桑,气节即可。
   夜色吞没了我的想象,吞没了我对一棵树的情愫。在南国的海岸线,棵棵椰树散落在沙滩之间,迎着海风岿然站立,堪与北方的白杨树媲美。我的幻想,在夜色中得以升华。想必,夜色中的椰树,亦能升华为一棵会思考的树。
   我不知道,远古的椰树是什么样?昔日的椰树是它的唯一吗?诚然,北方有白杨树,南方有椰树,没有白杨树就没有北方,没有椰树就没有南方。当一棵树毁灭,并不代表一个生命的完结。树木本身并不是历史。但树的历史是延续的,正直与邪恶,是人世间永恒的较量法则。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我想到了白杨树和椰树,就想到正直,在我的内心,白杨树和椰树仿佛是正直的代表。就像北方与白杨树,南方与椰树一样,密不可分,血肉相连。
   我读《致橡树》,自然而然地想到白杨树和椰树。是的,我如果爱你,就不能不写你。我知道,即便我写出的纸张超过万丈高峰,也增加不了你的高度,衬托不了你的威仪。我只愿以一棵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想象的根,紧握在地下,我无形的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我的爱情,你的坚贞,都在这里,我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守的位置,脚下的土地。生命的起点,始于一棵树,生命的终点,亦止于一棵树。
   如此说来,树是人类进化的见证者,是生生死死的见证者。记得一次,我在南国看到一棵巨大的椰树,它的满目疮痍,让我满眼泪水。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震撼,是失落,是悲凉,是怀疑,又不全是。椰树表现出的顽强,倔强,甚至固执,活像一个历经百年世事的老人。
   白杨树是北方的名片,椰树是南方的名片。树的家乡,也是人类的家乡。一棵树是教科书,让我们把树木读成爱情,读成历史。一棵树生长的过程,能够伴随一个人终身,即是人的生命之旅。我的人生,大约就是从一棵树出发,走向成熟走向死亡的。正直,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白杨树一样,挺拔,无私,坦荡,光明磊落。这些,都是白杨树的风格。因此,一棵树即是我的师长。我知道,一棵树呈现出来的蓬勃朝气,能让年轻人热血沸腾,加快人生拼搏奋斗的脚步。但我认为,假如从一棵树身上,能揭示出普遍意义上的哲理,揭示出思想,那才叫深刻。
   当然,我们还看到,在特定环境中,树同样昭示着沧桑,让人感受到人生步履的蹒跚。一棵静静站立的树,时常梦见昔日的场景。它看着人们围绕它,啧啧称赞。内心的喜悦,蜜汁一样溢出。因为,树的果实,正在消解人们的干渴。
   在南方,椰树是亮丽的一道风景。在北方,白杨树同样如此。总之,树渴望自己成为一名士兵,不想只是成为一道风景。再诱人的风景,也只是一道风景。它想让自己有一种形态美。它依附大地时的姿势是美的,在将依附大地转化为皈依天空时的美,更加迷人。若干年后,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树的沉默寡言,理应在大地上留下悬念,它顽强的树干,独具特点的叶片,理应在蓝天间凸显出来。
   一棵树没有邪念,只有善念;没有欲望,只有愿望。人类对待树木,在索取它价值的同时,还应该感谢它的奉献。这就不难设想,经年的老树需要重现,移植的新树需要复活,而我们的人生需要重新定位。树是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秀美。我时常这样想,假如没有白杨,北国的风光会黯然失色,假如没有瀑布,黄果树只会默默无闻,假如没有椰树,南国毕竟不像南国。
   世界上,树只有奉献,没有索取。有一个故事,感染着我。抗战时期,日军占领海南岛,全岛沦陷。抗日琼崖纵队很多伤员在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下,将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注入静脉维持生命……这就是树的奉献精神,与人类的崇高的奉献精神何其相似!
   当然,并非所有的树木都值得赞美。否则那些赞美之词显出苍白。树的使命就是守护大地,它是经过大自然严格挑剔和筛选出来的。一棵树会聚着当地的力量和精粹。树有强劲的拉伸韧带,能提供无限的可能,树的精神就是乐观,豁达,散发着磁力。传说,一位年轻的女子常在海边引颈,翘望丈夫的归帆,久之化为一棵树。
   我惊诧于一种树超强的生存能力,沿海的强台风司空见惯,海边生长的树必须抵抗住巨大台风的侵袭,才能存活下来。看那几乎倾倒的椰树,正是与台风抗争的结果。我想,即便强台风将树身摧斜,树叶摧落,树干摧折,风停后,抚平伤痛,擦干眼泪,依然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
   中国历来不缺少树。但缺少有性格的树,缺少让人浮想联翩的树,缺少直抵心灵的树。白杨树和椰树能够让人浮想联翩。或者是怀古,或者是喻今。怀古者只想树的风骨,与古人的气节可有一比。喻今者只想树的气节,与今人的精神是否吻合。我们看到,怀古者与喻今者争的面红耳赤,甚至两败俱伤,既玷污了古人,又伤害了今人。这正应了那句话,我们不愿见到鲜血淋淋的场面,倒是喜欢伤痕累累的结局。
   其实,大可不必为此较真,树的古今,树的内涵,树的精神实质,还是不要刻意呆板地总结归纳那么几条,至少,留给世人想象的空间吧。我想,偌大一个民族,真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之树。像北方的白杨树,南方的椰树,都归精神之树范畴。一棵树极像一个有性格的男人。在中国人眼中,白杨树树是谦逊的,毫不张扬,且有担当的。这正是中国好男人的优良品质,那些不成器的男人,真像歪歪斜斜不成才的树,只能当柴烧了。不成才的树不值得羞愧,值得羞愧的是不成器的人。
   白杨树和椰树理应作为北国南国大自然树木的代表。事实上,这两种树一直都默默地在穹庐下,向时空奉献着美。我赞叹这种带有崇高性质的美,生命本真的美。树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生命。我不得而知,是十年还是二十年,或者几十年才美出这一棵树。有人说,白杨树有着标准的男性美,椰树有着标准的女性美。当它们还小时,你觉得不起眼,当然是俊美,然怎么也想不到,长大后的树会是这样美。白杨树,成为一个男子汉,椰树,已出落成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了。
   其实,与人为美、与天地为善的情怀,在树身上也同样得到了表现。树似乎已感受到环境的变化,它净化着空气,也净化心灵,净化着天地。虽然它生得不偏不倚,品性有些中庸,然仍希冀成人之美。当然,它也有些清高,即便清高仍在坚持使命。
   并非所有的树木都在自己家乡生长。一些良苦用心的人小心翼翼地将南方树木移植到北方,模仿打造营建南方的温度湿度,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树木的恩惠,但全部的努力,是光鲜一时过后枯萎的结局,甚至死亡的结局。让人忧虑的是,现代化的进程,给城市带来严重污染,空气浓浊,雾霾加重。倘若继续亵渎生态,地球村就将自行毁灭。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正因如此,我尤其尊敬这些坚守的树。尽职尽责,默默奉献。在校园里,在大都市,在郊外,在旷野,在路旁,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独立在城市雾霾中的树,固守在公路街道路旁的树,尤其值得每一个人尊敬。
   一棵树,难道还不值得世人尊敬么?尊敬一棵树,并非只是责任,而且还应成为义务。生命的归宿,最终是叶落归根,归于泥土。最好是归于一棵树,归于一棵树的根部。让树的叶片覆盖,那些纤细的纤维,抚摸我的身体。以便在我生命最后一息,接受师长的爱抚。
   想成为一棵名副其实的树,一棵人人都喜欢的树,那就尊重一棵树吧。
  

共 367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尊重一棵树】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幡然悟道,本文作者面对一棵树也有了对生命真谛深刻的领悟:矛盾写《白杨礼赞》赞美北方白杨,郭沫若写《咏椰树》赞美南国的椰树,作者将二者糅合于一文,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讴歌白杨和椰树。为什么尊重一棵树?因为白杨树和椰树都具有正直,质朴,伟岸,沧桑,气节的特质和性格,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它们或刚强不屈不挠,或柔美而不同流俗,为了这个世界默默奉献生机活力,教会人们与人为美、与天地为善。……本文借物喻人,语言优美,行文舒缓自然,情感饱满丰富,主题发人深省……美文共赏,推荐阅读,感谢赐稿山水,祝创作愉快!【山水编辑:朔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08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希今        2017-11-06 17:17:44
  题目很喜欢,给了树以生命。文章言中有物,读之受益匪浅。老师的厚重写法值得称赞和学习,问好之洲老师!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