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念】温暖的重阳节(散文)
秋菊开,重阳来。今年重阳节,天气格外晴好。我受保健养生食品“无限极”公司,垣曲总代理惠备良邀请,到历山镇神后村看望一位百岁老人。
听说这个村的人高寿,有位老寿星108岁。她生活在怎样的环境,有何养生秘诀?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
随着村长的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农家小院,还未进院我就被眼前的情景吸引。院墙外有盏个性特制的节能灯罩:一根长竹竿挑着半截色拉油壶。石头夯起的院墙外的大杮树上,一只喜鹊在鸣唱。大树上叶儿已经落光,只剩招人眼球的红彤彤的“小灯笼”,通过半人高的院墙,探头向院里望,柿叶为院子铺就了彩色的地毯,若不是门帘高挑门开着,老掉牙的太师椅放在石塄上。一定感到这院子没住人。
无限极公司众多拜访者,在惠备良的带领下提着慰问品,走进院子。进屋子半天都没找见人。莫非老人今天不在家?
此时,一位老太太从厕所出来了。大家一下围住了她。细细打量,她的一双缠过的小脚格外引人注目,也许已没人会做与她合脚的鞋了,买来的鞋穿上很不协调。她走起路来精神还算硬朗。
大家扶她坐在太师椅上,问寒问暖,她高兴得合不拢嘴,笑盈盈的脸上,露出已无一颗齿的牙床。岁月的年轮已在她脸上刻下深深的皱纹,一只眼睛已深陷成眼眶。那么多美女众星捧月般围着,老太太幸福得笑成一朵山菊花。
村干部告诉我,她的年龄应该是108岁。身体好着呢。村上年年组织老年人体检,她的心脏还和年轻人一样,吃饭穿衣都能自理。她最小的孩子也近七十岁了。来参加公益活动的年轻人,有的为老人捶背,有的和老人拉家常,有的在院子里大扫除,老人激动得无以言表,只是乐呵呵地看看这个人的脸,摸摸那个人的手。
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老人生活的院子。一座老式土丕房座北朝南。院子东西两边各有一个小菜园,西边的菜园里南瓜蔓儿爬在架上,上边还结了两个像碗口那么大的南瓜,从架子上枯了的豆角蔓儿可想象到,豆角当时长得有多旺盛。还有几苗西红柿新抽出的枝儿上,结了几嘟噜绿西红柿。右边的菜园里种了黄白萝卜,大葱香菜。我低头看看院子,院子里的落叶被大家扫成了一堆,露出了松软有弹性的泥土,院子中间铺着间距很小平平的搭石。
不用问老人平时活动范围,就在这座院子里。她与泥土同呼吸,与树木蔬菜同沐阳光。一切的一切都是纯天然的,无公害的。我想起一首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这位老寿星经历过旧社会的苦难,经历过战争的硝烟,经历过缺吃少穿的岁月,如今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不缺吃,不缺穿,有病就医有人管。生活保证金都化不完,在家待够了还能进敬老院。她不仅享受子孙满堂的孝顺,还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敬重。幸福幸不完。
出了农家院,走在阳光里,我又一次被眼前田园风景惊呆了。不仅各家门口有垒起玉米棒子大囤,若大的场院也被金黄的玉米棒子填满,一柱柱用铁丝网围起的大囤里,玉米闪着金光。明媚轻柔的阳光与一丝不挂的玉米娃娃,交相辉映。太有诗意了!
我把目光投向远处,紧挨村庄的菜园里,白菜大腹便便,胡箩卜翘着绿尾巴……村庄背靠着的山上秋菊黄灿灿,红叶似一堆堆火在燃烧,加上那一树树红灯笼般的柿子,喜庆和谐又富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舜井就在这个村子中间,难怪这村里人高寿,原来他们住在仙境里,吃的是纯天然的粮食蔬菜,喝着神泉里的水,加上党的富民政策好,天时地利人和,那真是不长寿都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