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作品赏析 >> 读书笔记:罗伯特议事规则(赏析)

编辑推荐 读书笔记:罗伯特议事规则(赏析)


作者:北江城子 布衣,363.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292发表时间:2017-11-07 14:51:32

读书笔记:罗伯特议事规则(赏析)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也是个会议大国。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喜欢开会”,这话多少带着几分嘲讽,其实开会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情。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大到国家、政府、小到企业、组织,甚至一个小区,一个家庭。都需要通过开会来交流意见,达成共识,形成决议。这句话其实说的是,中国人爱开会却不会开会,很多中国式的会议,不是流于一言堂,就是陷入混战。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把会开好,开得有效率,真的不是政府机关,体制内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它是社会交往的重要一环,开会其实是个技术活。
   《罗伯特议事规则》就是一本教人怎么开会的书。作者亨利·马丁·罗伯特,毕业于西点军校,曾是一名参加过南北战争的工兵准将,战后负责组织水利工程的建设,一次由他任主席的教会会议上,因废奴问题陷入激烈辩论,有感于这次失败的会议,罗伯特开始学习和研究议事程序,整理了一套民间团体可用的议事规则,并于1876年出版。让他未想到的是,此后这本书成为了美国国会、各州议会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组织的议事规范,并且风靡全世界,畅销不衰,2011年这部手册已经编到了第11版。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公民意识的不断增长,这本书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关注,很多的非官方机构一直致力于罗伯特议事规则在中国的推广实践,第11版的中文版是王石作的序。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1版)内容共分20章63节,第1—9节初步描述了议事规则的各项概念和规则:第10—39节详细描述了各种“动议”的规则;第40—60节深入、完整、详细地描述了议事规则的各类重要概念;第61—63节详细描述了组织的纪律审查程序。
   全书完整概括了发展的议事规则体系,是一本经典、全面、权威的议事规则工具书。它不仅解决了十几年来大量读者咨询所反映的共性问题,而且扩展了新的规则和程序,补充了更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反映了议事规则发展的一些趋势。
   这样一本非常详尽,包罗万象的工具书,中文版600多页,英文原版上千页。除非你是为了深入研究,否则在了解了它的思想精髓之后,没必要每页翻过,因为那么多条目你根本记不住,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只做大致浏览就够了,以后想了解再现查。如果抱着这个目的,下面这本书更适合:
   题图是这本书的正式版,其实我读的就是简明版。
   摘录一些常识如下:
  
   一、三大权力
   1、多数者权利:多数者的意志可以约束少数者;
   2、少数者的权利:尊重少数意见;
   3、缺席者的权利:会议必须满足法定人数。
  
   二、五项基本原则
   1、基于保障个人个人权利和平等自由的理念而确立的一人一票原则;
   2、不跑题,以进行真正的对话性论证和充分审议为目的而确立的一事一件原則;
   3、为节约会议成本、提高决策效率而确立的一事一议原则——已经决议的事项不再重复讨论,除非有2/3以上的多数赞成再议;
   4、多数票决定原则,即过半数可通过具有全体约束力的议案,重大事项应提高多数通过的量化标准(例如2/3或者3/4的绝大多数);
   5、法定人数生效原则,即出席者在没有达到法定人数的情況下做出的表决没有效力。
  
   三、十二大准则
   1、动议中心原则:动议是开会议事的基本单元。“动议者,行动的提议也。”会议讨论的内容应当是一系列明确的动议,它们必须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行动建议。先动议后讨论,无动议不讨论。
   2、主持中立原则:会议“主持人”的基本职责是遵照规则来裁判并执行程序,尽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能对别人的发言表示倾向。(主持人若要发言,必须先授权他人临时代行主持之责,直到当前动议表决结束。)
   3、机会均等原则:任何人发言前须示意主持人,得到其允许后方可发言。先举手者优先,但尚未对当前动议发过言者,优先于已发过言者。同时,主持人应尽量让意见相反的双方轮流得到发言机会,以保持平衡。
   4、立场明确原则:发言人应首先表明对当前待决动议的立场是赞成还是反对,然后说明理由。
   5、发言完整原则: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
   6、面对主持原则:发言要面对主持人,参会者之间不得直接辩论。
   7、限时限次原则:每人每次发言的时间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分钟);每人对同一动议的发言次数也有限制(比如约定不得超过2次)。
   8、一时一件原则:发言不得偏离当前待决的问题。只有在一个动议处理完毕后,才能引入或讨论另外一个动议。(主持人对跑题行为应予制止)
   9、遵守裁判原则:主持人应制止违反议事规则的行为,这类行为者应立即接受主持人的裁判。
   10、文明表达原则:不得进行人身攻击、不得质疑他人动机、习惯或偏好,辩论应就事论事,以当前待决问题为限。
   11、充分辩论原则:表决须在讨论充分展开之后方可进行。
   12、多数裁决原则:(在简单多数通过的情况下)动议的通过要求“赞成方”的票数严格多于“反对方”的票数(平局即没通过)。弃权者不计入有效票。
   “罗伯特议事规则”蕴涵着丰富的理念:法治、民主、权利保护、权利制衡、程序正当、程序性竞争、自由与制约、效率与公平。但“罗伯特议事规则”并不空谈理念,而是把理念融会在规则之中,直接面向实践、面向细节、面向可操作性,用平实而严密的语言陈述规则。

共 21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罗伯特议事规则》是一本由美国将领亨利·马丁·罗伯特于1876年出版的手册,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使之普及于美国民间组织,也是目前美国最广为使用的议事规范。《罗伯特议事规则》历经百年修改,最新版本(第11版)于2011年发行,由丹尼尔·希柏德、萨谬尔·葛柏等议事学者参与修订。本文摘要式地对《罗伯特议事规则》一书进行评析,使我们初步明白此书所主张的三大权利、五项基本原则、十二大准则。开卷有益,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7-11-07 16:47:29
  《罗伯特议事规则》虽然出自美,同样适合于各个国家。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