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栏】从一片枯叶上醒过来(组诗)
1
从一枚枯叶上醒过来
折翼之痛印记着山川海岳
这是一个春天流淌过去的背后
昨天的一些花朵结出串串青果
数丛身边的杨柳,点缀了蝉鸣
浓了柳梢的祥和
这,算是些许的慰藉
流干净的自卑在身体某个部位
留下一撮皮屑
思想漫过一层青苔和淤泥
我需要站起来,失血的伤口已经
喂饱了贪婪的蛆虫和一些蚂蚁
2
多少次了,秃鹫再伪装也成不了雄鹰
这些曾经与我
酒肉里两肋插刀、信誓旦旦的面孔
已经开始盘旋在我的头顶,密谋
如何瓜分我身体上的几块好肉、几块骨头
甚至最后一根羽毛
这种现象不难接受,时下的生活圈里
谁没有过这样的朋友
撕掉面妆,他们哪有一丁点高贵
到了失去耐心的时候
狰狞的利爪尖喙争先恐后地
扑向昔日的友情
3
还好,正午的阳光灿烂
太阳,这个荣时不离辱时不弃的兄弟
弥足珍贵
他用柔和的光辉化解我掌心的冰层
沿着太阳能管状的经络接纳
我寒冷的躯体和落魄的灵魂
这是人间朴素的情谊啊已经消融
我狭隘的意识、滋润开我干瘪的喉咙
没有愤世嫉俗的呐喊
只要人间正气的歌颂
4
轰隆隆的声响,惊涛骇浪
是我身体里的血液回潮
一个男人
自强和自尊从脱臼的状态下复位
没错,慢慢站起来了
梳理一下三寸柔肠,在黄昏前雄起
九万里风鹏
【编者按】“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正是深秋的时节,恰好读到这样一首关于秋天的好诗, 心中陡生无限感慨。作者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或景色,构建了一幅诗歌图画。诗歌之妙就在于作者善于发现常人无法发现的秘密。这个秘密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和丰富的哲理。小诗采用先抑后扬的艺术手法,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一篇《关于诗歌》的短文中,戈麦这样写道:“诗歌应当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够剖开心灵的冰河。在词与词的交汇、融合、分解、对抗的创造中,一一会显现出犀利夺目的语言之光照亮人的生存。诗歌直接从属于幻想,它能够拓展心灵与生存的空间,同时让不可能的成为可能。”感谢赐稿。推荐共赏!【编辑:木剑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