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星月】立冬看柳湖(随笔)

精品 【星月】立冬看柳湖(随笔)


作者:史建民 秀才,139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7发表时间:2017-11-07 22:10:34
摘要:我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柳湖一起,穿越冬天的荒凉,正向春天走去,时钟指向十点,我不得不快步去参会……


   今天立冬,天气似乎有点异常,前几日不是阴,就是雨,不下雨也是云雾满天,最低气温都在2度左右,冷飕飕的,而今天终于放晴了,气温一下子窜到18度,天空万里无云,一片浓秋景象。
   好长时间没去柳湖公园了,今天,儿子的学校统一组织去安国镇泾河北岸面山去植树,妻子也随“快乐一家人”去南山徒步,我因十点多要去参加平凉市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也没去单位上班,早早起床,送走他们娘俩,我决定只身去看看柳湖公园立冬时的模样,感受立冬时别样景致。
   从平凉城东大街向西,公园路转向北约8百米左右,一走进这座开放性的公园,平凉柳湖公园是陇东的自然山水园林,它以“柳中湖,湖中柳”形成独特的景观,多少次都让我留恋往返。到柳湖南门时,天突然亮堂了许多,一丝丝拂面的微风恰到好处,让人感到舒适,因天刚亮,公园内显的很宁静,我知道,柳湖公园南门修这座仿古牌楼,为二层复檐,雕梁画栋,正中“柳湖”匾额蓝底金字,笔力遒劲,给人以厚重之感。大门两边挂有一副木刻楹联:“得句会应缘竹鹤,著书不复窥园葵。”这匾额题字和楹联,都是出自左宗棠的手笔。匾额上的“柳湖晴雪”也是左宗棠所书。初来的外地人一直认为是阳光普照,冰雪浸渍下的柳湖。事实上那是,春天柳茹飞杨时柳湖的写照,也是平凉八景之一。
   走下弯弯拐拐的水泥坡道,路西柳与湖便进入眼帘,粗大的柳树并不像南方的倒柳那样,婀娜多姿,一群一群的管理人员将离地一米多的树干涂上石灰,以其保护每棵古柳平安越冬,虽然早晨还有些寒意,但他们干的那么专注,用手中的刷子一上一下,一丝不苟。下坡后向西几十米,就是著名的暖泉,暖泉旁边立有一碑,上书“暖泉”二字,也是左宗棠手迹,大篆体,久居平凉人都知道,同治十二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驻扎在平凉,载了柳,重新维修了柳湖书院,亲自题写了“柳湖”匾额,也包括“暖泉”石碑。站在暖泉边,只见一股股细流从山脚处的砂砾罅隙间渗出,汇聚在池子里。觉不到此泉池的暖气,倒觉得有一股寒气迎面而来,有浸肌浃髓之感。要真正体验到此泉的温热,也许只有等到数九寒天了。清风吹拂,水波荡漾,水底砂石清晰可见,在水波中变幻着形状,久看真可乱人眼,我想,人的某些心绪可真的就是如山中泉水,为着某些人事或对自由的向往而汨汨溢出,见得一方天地,也不枉来人世一遭。要是被世事冰冷了的心能再这里被清洗一回,被暖热一回,那自然便是大福大祉了。
   离开暖泉,沿着暖泉流出来的泉水组成的水道,悠然前去,眼前突然一片光亮,这里便是柳湖的中心地带了。柳湖就是由眼前这块被翠柳围绕着的湖泊和远处几块大小不一的湖泊组成的,也是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的所在。先前看到的小西湖,眼前的这中湖,外加远处的那湖(东湖),由引月桥,凌虚桥和渭周桥相连,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柳叶已失去了夏日的翠绿而变黄,微风吹来,一片一片地从柳枝上落下,坠入湖水中,似小舟样在水中起伏,水波荡漾,一个一个定有编号的“左公柳”,粗壮,苍劲、怒视苍穹,是乎在向我诉说着什么。记得夏天周日,“左公亭”里总有七八个小孩在老师的带领下拉着瞎子阿斌的“二泉映月”,如泣如歌的旋律回荡在湖柳之中,亭旁有男男女女在舞剑,湖边三三两两的若无其事的钩着鱼,而现在却空无人声。沿“左公亭”向西,一块巨石上,镌刻着被号称“当代屈原”的文怀沙题写的“柳湖”二字。该石头背后则全文镌刻着贾平凹写的散文《柳湖》。很多游客一边拍照,一边高声朗诵,煞是热闹。再向西,湖边上有一个像翻开的书本一样的雕塑,上书“平凉赋”文字优美,平凉之古今尽在其中,读着“平凉斌”,你会感到这里的确是一片热土,多少名人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谱写了壮丽的诗章。
   寻着悠扬动听的“一壶老洒”的歌声,我来到了观澜亭。位于密林中,四面临水,一座典型的宫殿型建筑,很壮观,也很有看头。二十多人合唱团,在一老者指挥下,每人手中一本歌曲本,正在练唱,大部分都是老歌,我也会唱,在这,遇到了在市第二医院已退休返聘的同学,陈卫芳大夫,她告许我她已参加此活动多年,我听到了他们唱的歌,也不由自主的加入了合唱队。边唱,边看,边想,观澜亭建筑是明朝时期韩王府家中人于良辰欣赏美景的地方,古时候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这样的地位和雅兴。当地文化和某些游人津津乐道的赵时春就与韩王府有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来往甚密。赵时春是嘉靖年间闻名遐迩的八大才子之一,后来因犯事被贬回原籍平凉。被贬的滋味只有被贬之人最清楚,但作为才子的赵时春却不甘心被命运折腾,他照旧要活出一番诗意来。闲暇时日,他经常与韩王府的人游览柳湖,流连于风花雪夜之中,兴之所至,更要吟诗作赋,其中在观澜亭观赏美景后,写的那首《柳湖观荷》最为有名:“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锈筵。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清波摇荡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置醴同欣接亚宴尝,浴沂何让嗣群贤。”一个被贬之人,能有如此风采和笔力,多半也是被柳湖的水光荷香所感染,无丝毫勉强与附会,词句与情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作为人造景观之一的观澜亭,只是见证了这样的人事和风月,一代一代,绵延无绝,但能留下歌诗和人文情怀以飨后人的,毕竟不多。而普通老百姓能在这里引歌,也真是赶上了好时光,珍惜现在,好好生活,想到这你还有什么烦恼放不下的。
   从柳湖南门进后,一直漫步在柳湖高低错落又曲折悠远的小道上,边走,边看边想,柳湖的西面与体育场相通,北面就是新建的绿地公园,柳湖的东面,也是东门,一幢幢带着悠远古意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上面书写着“柳湖书院”四个字的牌坊,这些建筑主要包括藏书楼,大讲堂,大成殿,上下学舍,厅堂,魁星阁,书院内无一人,只一块电子版广告牌上不停地报道平凉文化馆近期即将举办的活动。我毫不犹豫地转身,再次进入柳湖公园,慢悠悠地溜达,有一出没一处地思想着,无声地感叹着。有些累,坐在湖心亭的西湖映月,想想,大凡平凉人春夏秋冬都离不开柳湖,不论是早晚散步,不论是朋友相聚,还是谈情说爱的情侣,孩童,春天,当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桃花樱花笑红了脸。夏天,树木长得郁郁葱葱,金色的阳光穿过树梢,洒落在林间草地跟小路上,电子读书笔记,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颜色不一,母亲的爱,俏丽极了。而此时虽然立冬。部分月季还有花蕾,红的,黄的,银杏叶黄,樱花叶红,玉兰叶还很翠绿,但景色仍在深夜,虽然一些树木的叶子匆匆落去,但柳湖的旱柳并没有因今天立冬而忽然改变,一切显得那么自如。
   转眼间到十点了,柳湖公园的游人开始多了,但脚步并不匆忙,平凉人过惯了这样的生活,阳春三月去下杨州,欣赏柳醉江南,六月去壶口观看黄河怒吼,八月到桂林,云南,欣赏满地桂花香,玉龙雪山美景,九月去九寨沟享受千年童话,腊月去海南三亚感受宝岛揶风。而大多时间都与柳湖结下不解之缘,就这样漫步在四季中。而这样的穿行,对于自己,就是一种熏陶,一种思想上的修炼。因此,我不会变得浮躁。
   此刻,我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柳湖一起,穿越冬天的荒凉,正向春天走去,时钟指向十点,我不得不快步去参会……
  

共 28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柳湖公园,因为湖中有柳,柳中有湖,因而得名。公园内“左公柳”,“旱柳”历史悠久,因而是平凉一道靓丽的风景,凡是到过平凉的人,没有不去柳湖公园的。没有到过平凉的人,也会跟着作者游览一回柳湖公园,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更多的是与风景有关的历史。作者从柳湖南门进入,沿途经过“暖泉”,“小西湖”,“左公亭”,“观澜亭”等地,并且通过自己的一双眼晴将平凉人优雅的生活态度落进字里。柳湖西门连着市体育馆,北门接着绿地广场,东门又有许多标志性的建筑,“柳湖书院”。这里长年举办各个年龄段人们的爱好辅导,传承着平凉文化。没到过平凉的人,跟着作者逛遍了柳湖公园,并且了解到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而且,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反映出平凉人不一般的文化素养和向高品质生活靠拢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篇很好的随笔,集游记,文化,历史于一体,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享受,还有更多的生活态度,人生感悟,力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71108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7-11-07 22:11:46
  你是平凉人的骄傲,也是柳湖的代言人!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7-11-07 22:12:40
  感谢老师,赐稿星月,支持星月!
3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7-11-07 22:15:05
  柳湖公园,在你笔下如诗如画,那也是我喜欢去的地方,只不过,没有挖掘出这么多的历史,今天长见识了,感谢老师,期待更多的精彩!
4 楼        文友:柏丫        2017-11-08 09:24:40
  史老师,你高产写手啊!敬佩!我怎么好久都写不出一篇文呢?以后要向你学习!
5 楼        文友:史建民        2017-11-08 19:29:07
  红尘一莲的精彩编按,高度概括又点明主题,更增文章的可读性。谢谢!
网名,香山红叶,太统烟雨
6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17-11-08 22:24:04
  祝贺史老师,获得精品!
7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09-22 23:49:20
  这篇文章中的一些重要章节是截取(准确说,是抄袭)本人于2016年6月17日贴在“天涯论坛——散文天下”中的散文《平凉柳湖记》(在其他板块也贴过)。链接:http://bbs.tianya.cn/post-no16-312241-1.shtml#85_2297385
8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09-22 23:52:18
  本人贴在天涯论坛“散文天下”和甘肃板块的散文《平凉柳湖记》收入本人的散文集《独行者2》(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6年12月出版)中,请编辑和各位真诚的读者明察。
回复8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7:26:26
  今正式向您道谦了
回复8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8:22:06
  罗老师,今正式向您道歉,这是我的QQ号:1299190104
9 楼        文友:罗锡文        2018-09-22 23:54:33
  请史医生对此行为作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撤除该文,并道歉。
回复9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7:25:30
  谢谢罗老师,的确应用了,因写文不多,初学,还望老师理解,道声对不起,以后应用则要明确来源。
回复9 楼        文友:史建民        2018-10-12 07:28:30
  谢谢罗老师,的确应用了,因写文不多,初学,还望老师理解,道声对不起,以后应用则要明确来源。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