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边城洪茶(散文)

编辑推荐 边城洪茶(散文)


作者:绿叶草根 探花,1913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20发表时间:2017-11-08 13:49:24


   渝、湘、黔三省边的省界线,是那条清澈明净的省界河,这就是春江,也称清水江或清江,她就是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白河。沈从文笔下描写的翠翠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洞’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边城》一开始就描写了重庆秀山洪安古镇的景色。
   著名的“渝东南门户”秀山洪安古镇,距县城47公里,东与湖南花垣县茶洞隔河相望,南与贵州省松桃县迓驾相连。“蜀道有近时,春风几处分;吹来黔地雨,卷入楚天云”,清代名人章恺的诗描绘了“一脚踏三省”之绝妙境界。秀山洪安古镇交通便利,国道319线和渝湘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秀山洪安古镇始建于1920年代,1930年代设商号辟为市场,是渝湘黔物资运销中南地区的集散地,亦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镇因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而名扬中外,曾有“洪安市”之称。2002年,秀山洪安古镇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
   秀山洪安古镇依山傍水,展现出一幅幅美丽迷人的春江岛屿画面。这里不仅民族风情浓郁的古建筑林立,而且风光优美艳丽。
   老天爷甚有爱心,清江两岸降下福祉;沈从文小说大师,大笔如椽写出《边城》。边城茶洞,中国家喻户晓;边城洪安,世界扬万闻名。翠翠岛边,留下史迹三不管;拉拉渡口,清江美景四季新。朴素自然,爷爷孙女大黄狗;经典纯朴,白塔赛场抢鸭人。山一程水一程世事难料,高一脚低一脚风雨兼程。翠翠心事,几十年后梦方圆;二佬遗憾,半个世纪谜才明。翠翠清纯可人,边城形象;边城美丽扬名,翠翠纯金。
   边城、茶洞、拉拉渡、翠翠,人们一旦提起这些词汇,总能想到沈从文的现代小说经典《边城》。然而,现实中的边城,仅仅是茶洞吗?那曾经在拉拉渡口上摆渡的翠翠,真是茶洞人吗?没有人认真想过这些问题。
   由重庆秀山县城出发,进入洪安后,就在汽车总站边上拐进了一条水泥小道。小道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并且还有一个小小的坡度:这也便是走进历史必须经过的路径。顺着小道往里开,就到了洪安古镇的中心街道:街道的走向由高到低,乃是典型的重庆山坡路。
   渝祖尤抵达洪安古镇的时候,正值接近中午时分,天公不作美,居然下起了雨夹雪。在古镇的街道上和两旁那些带天井的老屋里,虽然现代化的电器一应俱全,但留在家里的人却并不太多,显得有些冷清。
   渝祖尤沿着古镇老街漫步,只有几步路的工夫,就看见街上有一栋略带西式建筑风味的两层小洋楼,门额廊柱,关窗闭户,门上面“中国农业银行”的油漆字已经有些脱落了;再上方的正中央,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浮雕。当地人说,解放前这里也是商业银行,由此可见以前洪安商贸的繁盛。当然,那个红色的五角星应该是解放以后加上去的。
   随后他了解到:1949年10月间,这栋西洋小楼在刘邓大军入川时,就成为刘邓首长的临时司令部了。现在,银行已经迁走,大门紧闭,而隔壁的理发店还在营业。它与当年解放大军理发的工具和形式并没有多少变化,一如远处波光粼粼的清江河水,依旧向东日夜不停地潺潺流淌。
   渝湘黔,一脚踏三省;天地人,百景汇一城。沉默的青山,悠远的街巷;静谧的小镇,闲适的村民。洪安耐看,历史胜迹吸眼球,老街前后人拥挤;茶洞可观,文园书法招游客,清江上下舟穿行。红红绿绿,那边演汉戏;乒乒嘭嘭,这边跳花灯。各各有欢声阵阵,处处见喜气盈盈。五洲宾客,慕名前来旅游观光;四海文人,专程在此采风取经。过去几千年不毛之地,如今新时代聚宝之盆。
   边城洪安,边缘特色,三省交界处;景点秀美,交通便捷,渝东南大门。河水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古镇依山傍水,绿树成荫。清江明月,木舟古渡;建筑古朴,民风纯正。插花地,插上各族花卉;旅游车,游客饱览胜景。边贸交易,龙舟竞赛;情歌对唱,响遏行云。脚在走,心在行。浓烈陈酿,令人陶醉;山岭粉黛,梦回边城。土家苗寨风情,别具一格;风火桶子建筑,独特造型。吊脚楼古色古香,石板路悠然宁静。老梢公,悠闲坐;众游客,触温馨。索拉渡来来往往,风火墙密密层层。阶梯式庭院,青砖黑瓦;蛟龙背道路,慢走徐行。
   一九三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慢慢铺开稿纸,为《边城》的出版写“题记”:“……就我所接触的世界一面,来叙述他们的爱憎与哀乐,即或这枝笔如何笨拙,或尚不至于离题太远……”多年以后,当人们读到这段文字时,终于知道从文先生所要表现的,只是对普通人的“温爱”和“感情”,以至表现出他们最为普通、也最为伟大的“人性”与“人情”。
   然而,那种闹嚷嚷的误读或误解,却没有随着时空的变换而减弱和消解。原来,从文先生的家乡在湘西一个名叫凤凰的静谧小县城,因为他的《边城》太出名了,而笔下的爱情又是如此纯真和浓烈,像寨子里那些拒绝华丽包装的土坛老酒,愈旧弥香,以致不少后人都把凤凰当作了“边城”。从文先生的家乡凤凰,虽然县域也小县城也小,但是四两拨千斤,名声很大。这里不仅有南长城,而且人才荟萃。不仅有毛主席的国文老师袁吉六,民国总理熊希龄,还有世界闻名的文学大师沈从文自己。
   其实,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距凤凰还有百余公里路程呢,这就是说,先生笔下的“边城”位于湖南花垣县清江河畔。而清江河的另外一边就是重庆秀山的洪安古镇。因为洪安与湖南茶洞都坐落在湘、川、黔边界,这样,就都被人们戏称为是可以一足踏三省的“边城”了。
   现在都把《边城》中提到的茶洞,看着是主人公翠翠的家,而不晓得从文先生笔下翠翠的原型,其实就是洪安姑娘,姓黎,小名叫素素,是茶洞对岸洪安镇贵塘村人。翠翠的父亲黎光华和妻子曾氏,当年曾在清江河的下码头摆渡为生,因为曾氏长得特别漂亮,许多过往的客人都对素素一家抱有好感,从文先生在茶洞逗留时,茶余饭后常到码头边散步玩耍,便与素素一家混得极熟。也许,在湘西凤凰生活的从文先生,只不过他对茶洞以及当地淳朴山民感染太深、印象太深,才凭借着文学家虚构与想象的能力,顺手捻来了凤凰以西的茶洞,作为《边城》故事的发生地罢了。
   因此,现实当中的边城,不仅仅指茶洞,也指花垣河对岸的洪安古镇——“翠翠”的家。
   古镇依山傍水,展现出一幅幅美丽迷人的春江岛屿画面。这里不仅民族风情浓郁的古建筑林立,而且风光优美艳丽。沈从文笔下描写的翠翠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这里是“翠翠”的家,而古镇的街尾,就是花垣河的渡口:人们只要花上一点钱,就可以乘上小船到达对面的茶洞。
   湖南与重庆地界以酉水河为界,有明显的省份标注。但重庆与贵州松桃的地界不十分明显,两省间隔着一条小溪,小溪上的道路一旁立着一个标有贵州省松桃县的碑。这两个地界相隔很近,大约不过200米的样子。
   虽说是渝湘黔边城,但实际的“城”却主要是由秀山洪安古镇与湖南茶洞所组成。由于沈从文写的《边城》这本书,使这个地方的名气享誉国内外。所以说,天下有边城,一靠老天爷,二靠沈从文。
   如果从那座小洋楼前再向下多走几步路,就是拉拉渡口。渡口上的渡船依旧是无动力的小木船,略显沧桑之感,不用桨划:它是在江面上方拉一条长长的过江钢丝缆绳,从船中央穿过船头与船尾,船老大用一根坚硬的带槽小木棒,用杠杆原理一撬,船就往前或往后慢慢行走。那是一种很古老也很省力的渡船方式,当地人称它为“拉拉渡”:船头向着洪安,而船尾则朝向茶洞。小船来来往往,循环往复地渡着欲过河的船客,从此岸到彼岸。
   拉拉渡,不用桨划,杠杆原理循环往复,此岸到彼岸:索拉船,平安省力,指掌若定娴熟家常,往古到如今。过往客商风度翩翩,远来游客喜气盈盈。视线比长河更长,有着大度和宽容;心胸比空间更宽,包容人流与货品。清江清无尽奔流,渡船平不稍停顿。两岸交往细流涓涓,八方宾客热气腾腾。
   码头上正好有几个老人从渡船下来,渝祖尤就问他们有没有见过刘邓大军的队伍来过洪安?老人们都兴奋地说:“见过!见过!”他们还告诉渝祖尤,当时刘邓首长就是在那座小洋楼里住下的。
   渡船人在当地也称为船老大,看上去50多岁,任凭船客上下,他不言不语,只是往返拉渡。对于“拉拉渡”,别人说它的目光短浅,不会远过那条牵引的缆绳;但渝祖尤却说它的视线比长河更长,甚至古老的时间。而船老大在小溪上也生活了一辈子,他人生的路也走得不算少了,却从来没有走出过身边的大山:他脾气虽然倔强,但心眼儿直,像溪水一样清亮。因为他的大度与宽容,陌生人,甚至仇人,都可由他亲手送过河去,“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
   洪安拉拉渡码头的台阶中央,有一座暗红色的六角型建筑物,上有毛泽东主席的画像,还有一些语录,譬如“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当地人告诉过我:那就是过去的毛主席语录碑。
   渝祖尤想:其实那些语录一点都没有过时,流逝的只不过是人们思想的喧嚣与行动的幼稚,乃至于矫枉过正罢了。语录碑和洪安古镇上众多的红色遗迹、遗址一道,也是洪安古镇红色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了。而在花垣河重庆一侧,也就是信合大酒店前,还建有一座高大的刘邓大军胜利进军大西南的纪念碑。看来,洪安人还真是把刘邓大军雷厉风行的优良作风学习到手了:他们誓把红色旅游进行到底!
   秀山洪安古镇上可以观赏的景点还是蛮多的,你可以观赏老式古宅,部分文革时留下来的遗迹;可以在“渝东南门户”、“川湘黔边城”、“湖南”城楼等特殊地理标志前留影;可以在“翠翠岛”和“三不管岛”上看翠翠、大佬、二佬的塑像;还可以看到刘、邓两人的塑像和复兴银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旧址,并可以入内免费参观。
   小洋楼复兴银行,刘邓首长指挥部;大西南壮伟战役,解放战争响炮声。依靠当地群众,浮桥稳稳大军渡;一举解放秀山,军旗急急向西行。刘邓首长塑像,万众瞻仰;当年战火硝烟,记忆犹新。秀山洪安古镇是渝东南的第一门,解放前,刘邓大军就是从湖南打到洪安,从而打响解放大西南的第一枪的。
   洪安镇拉拉渡,河码头台阶中央;六角型建筑物,毛主席画像光明。毛主席语录碑,气势巍巍;毛主席的教导,诲人谆谆。红色旅游,革命精神;牢记前辈,不忘初心。把红色旅游进行到底,学刘邓大军雷厉风行。
   秀山洪安古镇与湖南边城镇相隔一条清江,在洪安坐“拉拉渡”船就可以到茶洞去。说起拉拉渡,还真是一个有趣的新事物,之前虽在《边城》里了解过,但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船,感觉还是蛮有趣的。“拉拉渡”的船靠在一根钢丝绳上,并通过一个竹筒勾在钢丝上拉小船靠向对岸,由于两边的居民和游人来来往往,船家一天基本都没闲着,只要有一位客人,他都会很快将船拉向对岸。
   边城镇环境很雅静,看起来则更像是一个公园,姿态各异的柳树成排地“站”在河边,当地居民有的在河边洗衣服或是乘凉。河边的吊脚楼很有特色,古色古香。与龚滩的吊脚楼群不同的是,人们大都生活在这里,人气很旺,感觉十分地富有生气。
   在茶洞古镇中漫步、穿梭,没有尘世的喧嚣,真好。坐船从茶洞返回洪安时,只要渝祖尤一闭上眼睛,那照得见鱼尾的花垣河水,那绿得如水的山,那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调,那古色古香吊角楼里的炊烟,都美得使人宛如滑落到一个亦幻亦真的梦里。边城——洪安与茶洞——给人的印象,就像一首永远宁静祥和的歌,日夜追逐着花垣河水,流向东方,也流向美好的未来。
   在茶洞,你能看到“中国边城百家书法园”,《边城》整本书被书法家写好了铭刻在石板上保存。前往不远处的小山上白塔,这白塔与《边城》“翠翠”生活密不可分,是书中的风水宝物。
   渝祖尤想:非要将“边城”的名头坐死在茶洞或者洪安一方,是不是都会显得有些“落伍”了呢?正是从文先生老早就离开了故乡,他才发现了边城之美。而茶洞与洪安的独特之美,在于静谧的小镇、闲适的村民、错落有致的石板路和高低起伏的吊脚楼……它们都让人们领略了洪安与茶洞这两座产生出“翠翠”的边城那美丽的风姿和内蕴:一个是曾经活生生的洪安人“翠翠”;一个是因为《边城》而活在人们心中的茶洞“翠翠”,“因为他们是正直的,诚实的,生活有些方面极其伟大,有些方面又极其平凡,性情有些方面极其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
   沈从文与人民是心灵相通的,是有深厚感情的。

共 678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说起边城,自然想起渝、湘、黔三省边的省界线那片神秘的土地,想起沈从文先生之大作《边城》。他细腻笔触下的独特人文景观,以及人文里凄美的爱情故事,让人深入其中,不能自拔!文中,作者从边城的地理位置说起,真切介绍了秀山洪安古镇的特色,再至湖南花垣县茶洞的风韵,重新解读了边城的历史与文化。渝湘黔,一脚踏三省;天地人,百景汇一城。那个与翠翠有关的爱情故事,古老的“拉拉渡”,静谧的小镇……所有边城的一切都让人沉醉!全文内容丰富而深广,意蕴深厚,读来直入人心,教人受益,欣赏!推荐! 【编辑:冰煌雪舞】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冰煌雪舞        2017-11-08 13:50:20
  欣赏先生美文,感谢来稿,祝福写文愉快,创作丰收!
作品见于《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小小说选刊》《短篇小说》《青年教师》《椰城》《青少年与法》《深圳警察》《燕赵都市报》《北方作家》《做人与处世》《考试与招生》等全国各级报刊!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