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丐的歌声(散文) ——兴化城市记忆之三
二十年前,兴化的人力车夫很多。
有一次我回家,拎了一纸箱书,准备到公交车站台乘车。一个中年车夫要送我。我说我是学生,也没钱。乘公交到车站是一元。如果你愿意送,我宁可给你一元。
那人说:“老兄!我也是爱书的人,今天如果不是下岗了,请你到我家喝酒!上车吧!”
我当时看到他的脸是微微泛红的。可能是酒精的作用吧!
也许当一个人不愿意接受现实,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时,酒精就是最好的麻醉剂。
后来当我陷入困境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初次送客的车夫。
有一次,我跟着其他同学到东门那里。看到一个同学的房东打扮得像电影里的八路军形象。
他穿着破旧的衣服,戴顶八路军式的旧帽子。
我问那同学,他房东是干嘛的。同学说是蹬三轮车送客的。
我说:“老板,你这形象蛮眼熟的啊!”
老板微笑着对我说:“李向阳的!李向阳!”
兴化有一个乞丐婆总是在商场门前唱讨。我离开那里几年之后,有一次到兴化,又听到了她的唱讨声。
现在回味起来,那简直就是我们兴化民歌!
她唱的是:“大哥哥,大嫂子。你唻大咯行行好呃,拤于偶是一根草呃;你唻大咯帮帮忙呃,拤于少吃一块糖呃。”
用兴化方言唱是多么押韵!她不强行乞讨,给人感觉并不可恶。
行人愿意就施舍点,表示一下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所以我一直认为,兴化是一个养人的地方,是一个适宜生活的城市。
二十年前,我在兴化浴室门前的夜市上买了11本《人民画报》,共10元钱,是跟一个妇女买的。
浴室的工作人员说她占了浴室门前的地方,叫她走开。她不走。那男人揪着她的头发把她打倒在地。她流泪了。
当她站起来时,我决定买下她的《人民画报》。一共有11本,缺少1本。她说一元一本。最后我还价1元,10元买了11本。
这是我购书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当我们无力去帮助她的时候,只能以这种方式表示支持。
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看。我当年尊重他们,其实就是在尊重我自己。我对他们的同情,实际也是对自己的同情。
一元钱,一程路;一把泪,一本书。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生的沉浮随时都可能发生。当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不要气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