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在北京淘书(散文)

编辑推荐 在北京淘书(散文)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4.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80发表时间:2017-11-09 07:49:18

十一月初,有幸去了北京一趟。
   说真的,最大的收获是淘了几本书,并逛了琉璃厂。同行的老徐、老牛也是爱书之人,他俩也分别弄了两本回来。
   那天晚上吃过饭,我和老徐、老牛在前门大栅栏闲逛。暮秋的北京街头已有凉意,但街上行人不断。煤市街往南,在一条小街我们看到一家书店,门面普普通通,虽说如此,让喜欢书的我们眼前一亮,遂进去看了看。书店其实就一间房子,不甚大,书却不少,令我们大喜过望。更让我们开心的是书店里的书全部十五块钱一本,真是没想到。于是,我们各自寻找各自心仪的书。挑书时我在想,这里的书为什么这么便宜?看包装和内容不像是盗版的,有的还不是很旧,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库存的。挑来挑去,我选了四本,有《围城》《淮南子全译》《韩羽文集1》《韩羽文集2》,除了《围城》,其他三本都是厚厚的,份量十足。还有几本书,担心太沉,只好忍痛割爱了。老徐挑的是两本散文,老牛也为外孙买了幼儿读物。得,都有收获。我觉得这要比捎只北京全聚德烤鸭回去有意义。
   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往久闻大名的琉璃厂。为了近距离感受古都北京的厚重历史,我们选择穿胡同前往。什么取灯胡同、北火扇胡同、茶儿胡同等等,名字看起来土得掉渣,却很亲切,接地气。在狭长的胡同行走,有点穿越的感觉。灰墙、小瓦、小红门,无不彰显着北京的独有地域特色。在正乙祠门前,我们驻足欣赏了片刻。正乙祠也称“银号会馆”,是京城不多的工商会馆之一。原为明代古寺庙,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浙江银号商人集资建立祠堂馆舍,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该祠堂坐南朝北,祠堂内有一座二层戏楼,戏楼尺度不大,布局紧凑,装饰讲究,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色。想当年,据说梅葆玖曾在此演绎梅派五部经典大戏:《天女散花》《穆柯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洛神》。同行的老牛见多识广,跟我俩讲起“门当户对”的来历,让我俩受益匪浅。
   我们边走边看,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琉璃厂。这里见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像:荣宝斋、一得阁、中国书店等等。一街两边都是古色古香仿古建筑,当然,这里也是书法的展示地,各种门头招牌,无不是大手笔。我们仨不约而同进了中国书店,琳琅满目的书籍又让我们大开眼界。碑帖、画册、线装书、名人自传、养生、佛教、茶艺、家具等等,可谓是品种繁多,有点目不暇接了。除了书,还有文房四宝之类。与别处不同的是,这里还有单独的旧书展区,真是个好所在。接下来,我们分头寻找自己喜欢的书。左翻翻右看看,每本书都叫人爱不释手。在书的世界里,方显得自己是何等的渺小。由于时间关系,我挑了本邹汉明的《江南词典》,一本随笔集子,价格不菲。既然自己喜欢,就不能留有遗憾。毕竟,有的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老徐刚开始也看中了范曾的《识得东风》一书,巧合的是书名与他的名字相同,看过价格后,他又放弃了。
   到了宾馆,翻看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心情也愉悦起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书的味道虽然清淡了些,但读后回味悠长。严冬的脚步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回来的路上,见到不少老北京人在忙着储藏过冬的大白菜。我想,这几本书就权作我过冬的精神食粮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呵呵。
   2017年11月7日

共 13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如今外出,不论是旅游,还是出差办事,能够在新的环境里寻找几本喜欢的书籍,这样的人真是“多乎哉,不多也”。十月金秋,首都北京的风景让人驻足流连,可是到北京去的作者等人,却利用闲暇的时间,寻找到一间普通的书店里精心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书籍;在去琉璃厂的途中,游览的正乙祠,也是突出了这里的文化意蕴;在琉璃厂游览,同样突出这里的文化氛围和意蕴,显示出作者的与众不同,以及对文化的热爱。文章语言朴实清新,流露出对书籍、文化的热爱之情。问好作者,祝您佳作不断!【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17-11-09 07:50:04
  如今外出,不论是旅游,还是出差办事,能够在新的环境里寻找几本喜欢的书籍,这样的人真是“多乎哉,不多也”。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