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南柯古槐梦驼岭 (散文 )

编辑推荐 南柯古槐梦驼岭 (散文 )


作者:喜羊羊 秀才,111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94发表时间:2017-11-09 12:39:35

也许是从小在家乡小巷中长大的缘故,尽管走出幽深的小巷已半个世纪,然而,古城的一条条小巷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乃至会时不时在家人面前,念叨起这些年代久远的小巷的名字,还有隐藏在千奇百怪的巷名后面的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传奇故事。
   从幽雅的西园曲水景区向南,走不多远,就见一条长仅二百余米形似驼峰的驼岭巷。但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巷,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着一席之地。
   走进幽静的驼岭巷,人们会看到一株历尽沧桑的古槐默默矗立路旁,树龄已愈千年。这株古槐树原是扬州槐古道院的旧物,树冠庞大,绿荫如盖。唐人传奇《南柯太守传》云:“东平淳于棼,吴越游侠之士……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树一株,树干修密,清荫数亩。”据说就是指这株古槐。槐古道院是扬州的一座道教宫观,又称槐荫道院,始建于唐。因院内有古槐,故名。南柯太守淳于棼作梦的故事,相传就发生在这株古槐之下。人生如梦,富贵无常,这条哲理便生动地浓缩在这人尽皆知的“南柯一梦”的典故之中。
   随着岁月流逝,槐古道院早已旧貌不再,唯有这千年古槐在向人们诉说着这久远的传奇。由于古槐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旧时,小巷内的老人都把它视为神树。凡有小孩出生,他们就将孩子的生辰八字写在红布上,然后系在古槐枝头,祈祷古槐庇佑孩子平安成长。当年这棵老槐树是栽在槐古道院大门东侧的小天井内的,直径合抱,干高数丈。而今因年岁渐老,风雨侵蚀,古槐只剩下了当年的一半树干,但依然枝繁叶茂,其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惊叹。
   槐古道院的出名,似乎没有其他缘由,实在就是因为那篇著名的传奇故事《南柯太守传》。传奇作者是唐代李公佐,陇西人。李公佐曾中进士,于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后来罢职,辗转于南京、常州、苏州一带,然后定居于长安。《南柯太守传》约作于唐贞元末年,意在讽刺那些窃据高位的人,言其富贵荣华,都是偶然得之,告诫人们,浮生若梦,切不可傲物凌人。
   把《南柯太守传》演绎为戏曲的则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他是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东林党人过从甚密。晚年以茧翁为号,其作品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南柯记》的剧情是,唐代东平游侠淳于棼,武艺高强,因酗酒而失去淮南军裨将之职,闲居扬州城外老槐树下。一日酒醉入梦,被琼英等三女请入古槐树中的蚂蚁之国大槐安国,蚁王招其为驸马并封为南柯太守。淳于棼治理南柯二十余年,政通人和,与瑶芳公主爱笃情深;谁料,竟遭嫉于右丞相。在升迁左丞相时瑶芳病故,回京失势,孤寂中他与琼英等三女纵情淫欲,被右丞相告发而受逐。淳于棼惊醒,遂觉人生如南柯一梦,自此心灰意冷,一心修禅礼佛。
   “南柯一梦”之典流传甚广,至今,仍常被人们引用。毛泽东在《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写到的“蚂蚁缘槐夸大国”,极其形象地讽刺了当年的论战对手。一代伟人将“南柯一梦”的典故引用得何其精准,令人拍案叫绝。至今想来,蚂蚁以槐为国,固然可笑,但纵观今日之世界,类似的可笑之事何止只存在于“大槐安国”!
   走出这绵延着浓郁文化气息、古朴而幽静的驼岭巷口,回身再看那株苍劲的唐代古槐,心中不由发出一声感叹,真可谓:一条小巷,一株古槐,一场美梦,一段传奇。

共 13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作者家乡的驼岭巷,突出了其凝聚着的深厚的文化。这个巷子里有一棵槐树,围绕这棵槐树,出现了不少感人的文学作品。有唐人的《南柯太守传》,后来汤显祖又写出了《玉茗堂四梦》,演绎出了“南柯一梦”的典故。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开阔了眼界,而且会对地方文化生出热爱之心。【编辑:春雨阳光】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喜羊羊        2017-11-09 12:41:36
  谢谢春雨阳光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推荐!
2 楼        文友:春雨阳光        2017-11-09 21:45:30
  这篇文章讲述的古槐故事,充满着文化的积淀,这篇文章把它身上的文化内涵,很好地揭示了出来。这篇文章让我们明白了关注地方文化开发地方文化的重要性。
语文教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