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青春】难忘那年双十一(散文)

精品 【丁香青春】难忘那年双十一(散文) ——回忆我的青葱岁月


作者:乐歌 举人,3777.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1发表时间:2017-11-11 05:50:47
摘要: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对于我和我的战友来说,却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这一天是我们离开家乡踏上从军路的日子,是一群懵懂少年走向新生活的开端。

【丁香青春】难忘那年双十一(散文)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一日,一个普通的秋日,空气中有了丝丝凉意,家乡的泡桐树已开始落叶,深秋的阳光从斑驳的树影中泼洒到身上,感觉暖暖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更不会有购物节、狂欢节这一说;也没人会把这个日子跟光棍联系起来,而对于我和我的战友们来说,这一天却有着特别的意义,是我们离开家乡踏上从军路的日子,是一群懵懂少年走向新生活的开端。
   这些日子,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很兴奋,当得到即将入伍的消息时,一颗心早就飞走了,一天到晚四处疯玩,书早就不读了,也读不进去,那时的我才十六岁,正是玩起来忘记自己是谁的年纪,爹妈也懒得骂了,毕竟都是要入伍的人,索性让我们放纵了一些时日。“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我们,由于没有了大人的管束,做了不少“捣蛋事”,打折了东家母猪的腿、推倒了西家茅厕的土墙,还在别人家大门上抹了鳝鱼血,惹得一群蝙蝠疯狂的啃门,主人出来时,蝙蝠一阵风似的飞走了,还以为闹了鬼,而我们则躲在暗处狂笑。有乡亲说,等这几个小“害人精”当兵走了就好了、就消停了,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让人讨厌。
   前两天,刚刚领到了绿军装、解放帽,就迫不及待地穿戴起来,在家中大镜子前臭美了许久。听武装部的同志讲,等到了部队,新兵训练完了以后,才会配发帽徽和领章。“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只有到那一天,你才真正成为一名革命军人。那时的我们,并不完全懂得这番话的真正涵义,只是充满了向往。虽然没有领章帽徽,也觉得特别神气,瘦小的身躯裹着一套肥大的绿军装,到人前四处显摆,生怕别人没看见;特别是见到漂亮女生,更是兴奋得没边,学着军人的模样,很夸张的踢起了正步,那样子,等到我真正学会了踢正步,才知道多么的滑稽、搞笑!
   头一天晚上,家里热闹非常,一帮从小玩到大的朋友,还有几个要好的女同学过来看我;已经分家另过的大哥大嫂也带着侄儿侄女回来了;大姐、姐夫抱着才几个月的外甥,拉着三岁的外甥女也过来了;新婚不久的三姐夫妇也回来了,不大的堂屋里坐满了人。见来的人多,父亲兴致很高,又上起了“政治课”,这一次,除了“忠厚是个宝”“吃亏是福”“做人要实在”这些耳朵早已听得起茧子的老话题,又多了一些新内容“到部队要听首长的话”“当兵就要有个兵样”“要团结同志”。那时的我们,是不大听得进去的,表面上老老实实听着,还不时点头,心里巴不得他早点讲完走人,我们几个“死党”好海阔天空地聊、开怀大笑。直到多年以后,才真正理解父亲讲过的话,句句经典、字字是真理!母亲则抓了正下蛋的老母鸡,烧了一大壶开水,忙着烫鸡、去毛,给我炖鸡汤喝,要在平时,那是断断舍不得的,可是这次不一样啊,她的小儿子就要离开家了,要她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大嫂和姐姐们则给妈妈打下手,也忙得不亦乐乎;两个哥哥默默地帮我准备行装,偷着往我包裹里塞好吃的还有钱。爸爸上完课,找邻居拉家常去了。剩下我们一帮没心没肺的少男少女,说说笑笑、又唱又跳,闹了大半夜才散场。那时的我,并不懂得男女之事,只是觉得有女孩子在一起更好玩一些,这也许算是青春的萌动吧。
   今天就是离家的日子,傻乎乎的我们,没有一点依依不舍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未知生活的渴望、兴奋与紧张。家乡的陶瓷厂那时候还是蛮兴旺的,给我们六个参军的子弟专门举办了欢送仪式,敲锣打鼓,十分热闹。到每一家接人,领导亲自为我们戴上大红花,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致内容是“到部队好好干,争取进步,为家乡争光”,等等。厂里唯一的一辆解放大卡车,今天也装扮一新,倒车镜上挂了大红绸子,车厢两边,贴了大红标语“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显得既喜庆又庄重。
   送我上车的一刹那,母亲拉了我一下,我转过身,她帮我正了正军帽,又拍打了我衣服上刚刚放鞭炮炸起的灰尘,见我衣服穿得有点皱巴,还专门拉着衣角抻了抻,那一刻,我是真真切切的感到了母亲对我的不舍。我向母亲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军礼,还做了一个鬼脸,然后转身爬上了大卡车。后来,母亲总说,每次想我的时候,就会想起我当兵走时敬的那个“军礼”。上车后,我又用眼睛四处搜索,只见父亲远远站在一个小土堆上,与父亲目光相对时,朝着我摆了摆手。这个时候,车子开动了,很多家长、亲人追着卡车跑,千叮咛、万嘱咐,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我的哥哥姐姐们也跟在缓缓行进的卡车后边,对我说着什么,现场太嘈杂了,全然听不见。
   车子离开了小村,速度也开始加快,熟悉的村庄,渐渐远离视线之外,我明白,这回真的要离家远行了,眼睛有些模糊。很快,车子到了镇政府大院,从各村来镇里集合的新兵都到齐了,一共29人。镇里专门安排了大客车送我们到县城,上车前,给我们发了军被、挎包、茶缸等物品,有热情的退伍老兵现场教我们打背包。等车的当口,大哥、二哥和姐夫又从家里赶来了,他们不放心我这个没心肝的小弟,生怕我迷迷糊糊的忘记拿什么东西;二哥刚刚谈的女朋友也来了,也就是我现在的嫂子,那时候的她年轻漂亮又有气质,村里的小伙都嫉妒二哥,说他俩长不了。一晃三十年过去了,他俩情感如昨,孩子也都大了。我想,这就是对流言最好的回答吧。
   大客车把我们送到县城时,大哥和姐夫也搭乘客车追到了我们的住地,直到把我安排好,他俩才放心的回家。那时的浠水县城,不似如今这般繁华,清楚的记得,我们住的旅店叫“永春旅社”,三层小楼,房间很简陋,两床两凳,再无他物。只有公共卫生间,小便池的滋水声一晚上不停。街上的人和车都不多,哪像现在,一到晚上,车子挨车子、人挤人。在街边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到有几个挑着担卖甘蔗的小贩,长途汽车站附近有家卖面条的面馆,也只是一间屋,两张桌子、几把椅子而已。有趣的是,我们有个同乡战友,可能是没吃饱,和几个同乡一起来这家小面馆,一进屋就憋着一口汉腔(武汉口音)说:“老板,给我来碗民(面)条。”老板马上说:“小伙子,你还没离开老家,就学会忘本了。”惹得让我们好一阵笑。这个小笑话,直到前段时间战友聚会还被提起,开心大笑的同时,也让我们怀念起自己的青涩年华。
   第二天,我们和全县200多名新兵一起,又分乘8辆大巴车,浩浩荡荡驶向大武汉。一路上大家特别的兴奋,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叽叽喳喳的讨论,有时候为一件不相干的事,争得脸红脖子粗,似乎这些人永远站不到一条线上,只有看到漂亮姑娘的时候,大家才安静下来,眼睛齐刷刷超一个方向看。也有个别大胆战友冲着姑娘吹起了口哨,直到女孩羞红脸跑开才作罢。就这样一路开心的来到武汉黄浦路兵站,县人武部的领导才正式与部队接兵干部办理了交接,从那一刻起,我们才真正离开了家乡,要独自面对今后的生活了。
   感觉这个兵站特别的大,今天来这里集中的,除了我们浠水兵,还有全省各地的,记得那天在操场上集合时,有个穿将校呢的军官操着标准的普通话说:“我是某某部队湖北新兵团的团长,欢迎大家加入人民子弟兵的行列……”抑扬顿挫、情感充沛,说理丝丝入扣,这是我第一次听军人演讲,很有正能量,让我觉得军人素质真是高啊,因而对军营生活的向往更增加了一层。
   晚上,分配床铺是随机的,其他的伙伴都睡在一张通铺上,只有我被分到另外一间房,一个人不认识,觉得很孤单,就偷偷溜到同乡的铺上,大家挤到一起,这才安心地进入梦乡。睡到半夜,被吼起来,战战兢兢不知为什么。一个带兵干部指着我说:“你,下来,叫啥名字?”我说:“我叫陈军。”接下来,就是一顿严肃而激烈的批评,让我初次领教了部队的严谨,和守纪律、守规矩的重要性。
   第三天上午,我们坐上了汉口开往北京的列车,是一趟普通的旅客列车,只不过整个列车都坐满了新兵,几乎没有别的旅客。大多数同乡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坐火车,那叫一个兴奋。坐在窗口的贴着脸往外看,坐里边的也伸长脖子,好像外边有什么西洋镜,生怕错过。每到一站,听到站台的叫卖声,总有调皮捣蛋的家伙鹦鹉学舌,逗得一群人哄笑。乐极生悲,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列车再一次停站,有叫卖道口烧鸡的,那是当地名产。我一同乡故伎重演,捏着嗓子说河南话,可惜憋得不像,把道口烧鸡的最后一个字说错,有些不雅,这下可惹了大祸了,对方破口大骂起来,并吵着要找部队领导评理,我那同乡吓得不敢作声。另一同乡,倒霉催的,看热闹,被接兵干部误会,狠狠的被瞪了一眼,让他紧张好几天,生怕对自己今后部队生活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那时候的火车真是慢啊,足足开了一天一夜才到了北京站, 下车后,在北京站广场集合,接兵干部开始抽档案袋点名,点到名的带着背包、行李到另一边集合。当喊到我的时候,脑筋短路了一下,浓重的山西口音,把陈军喊成了“诚窘”,让我不敢应答,直到喊了三遍,才怯生生走过去:“喊我吗?”旁边有人问,你是叫陈军吗?我说是,你这迷糊蛋,还不快过去。
   我们被点到名的,被带到永定门站(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南站),在那里坐上了一趟开往包头的列车,沿途都有新兵下车,越到后面人越少,越感到冷清,等车到了一个叫“柴沟堡”的地方时,认识的同乡只有10来个人了。下车的时候,天完全黑了,只有一个人来接站,透过站台微亮的灯光看到,这人黑红脸膛,个子高高的,穿着一身笔挺绿军装,腰板挺得直直的,一步一动都显得特别精神,说一口陕北味的普通话,语言不多,但很干脆,一路上,新兵们问他各种各样的问题,他都一一作答,很有耐心。问他部队有车接吗?他指了指自己的双腿:“11路”,见我背的吃力,接过我的背包,二话不说,扛起就走。没想到,这古板的老兵,还有点幽默感,也很有人情味,顿时,对他产生了好感,这份好感,一直珍藏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他就是我的军营生活领路人“新兵班长柴春林”,这个让我们一生一世都尊敬的好大哥。
   我们一行人走进营区大门的时候,悠扬婉转的军号声响起,放眼看去,原本营房亮着的灯光,很快都熄灭了。班长说:“这是熄灯号,已经九点了,这就是部队的生活,作息有规律,凡事讲规矩,以后你们会看到很多很多与家里不一样的东西,等到你习以为常的时候,就离真正的军人标准差距不远了。”
   到连队后,班长安排我们住下,连里下了一大锅面条,等我们吃饱,班长又为我们烧了一壶又一壶开水,看着我们一个个擦洗干净、宽衣睡下,他才顾得上休息。
   这一晚,我们睡得真香、真踏实,也许是这四天的奔波实在太累了吧,第二天醒来,外面被一层皑皑白雪覆盖,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们的新兵生活,将从这一天真正开始,我们在这里将会接受各种各样的磨炼、学到很多很多社会上学不到的知识。我的新兵生活将从这里起航,驶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

共 422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写意朴实,激情澎湃,同是双十一,年代却是那么久远,因此更多了一份神秘感。文章描写作者参军的全过程和心里感受,以及一路上遇到的人和事。当兵,是每一位青年最为自豪的事情,特别是农村青年,能够到军营这个大熔炉里去锻炼,接受军营火热的生活和磨炼,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人生经历。有句话很流行“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说明,每一位青年人,只要走进军营,就会对军营严谨刻苦的生活所感染,因此更加热爱自己的军旅生涯。只要当过兵的人都会拥有一份自豪和骄荣誉感,因为是军人的神圣使命,保卫祖国,刻苦训练的军人理念,是每一位入伍军人永远值得自豪的。本文描写厚重活波,对于当过兵的人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那份对新生活的渴望,是妙不可言的,特别是细节描写更为感人,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听从祖国的召唤,做一名合格的军人,是一辈子光荣!好文欣赏,倾情推荐,共赏馨香文章!【丁香编辑:社长娇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1117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11-11 07:18:13
  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生命和中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是光荣的。
闻杰
回复1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0:24
  那时的我们其实很青涩,并没有真正懂得奉献青春、保家卫国这样的豪情壮语,只是到部队后,在大环境的熏陶下,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2 楼        文友:辽宁孙成文        2017-11-11 07:18:57
  青春时光,当兵的心动与自豪,好文章,谢文友。
闻杰
回复2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1:37
  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
3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11 07:22:02
  哎呀,当兵真好,读过老师的参军经历,好想也走进军营,接受大熔炉的锻炼。
木斯塘
回复3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2:23
  当兵一天,永远是军人。
4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11 07:23:24
  当过病的人,都有着极强的爱国热情,觉悟性极强,遵守纪律,乐于奉献精神。
木斯塘
回复4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3:21
  感谢老师的热情点评,敬茶。
5 楼        文友:木斯塘        2017-11-11 07:24:11
  纠正上面错字,当过兵的人,不是病,不好意思。
木斯塘
回复5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4:56
  没关系,您的意思能看懂,您的热情点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6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11-11 07:28:38
  难忘双十一,看题目,以为是写抢购的经历,打开文章,漫漫亲读,原来是当兵的经历,入伍的过程,好文章,与时节同步。
回复6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6:07
  时间真的很凑巧,也是双十一,只不过意义完全不同。
7 楼        文友:林易峰        2017-11-11 07:29:40
  参军是每一位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回复7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6:43
  感谢老师的倾情点评,敬茶,顺祝秋安!
8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11 07:37:05
  当过兵就是不一样,文字激情澎湃,人也热情似火,能够感受到作者文字中流落出来的激情。
回复8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8:59:02
  谢谢老师的鼓励,主要是底子薄,词汇少,所以很少华丽语言,只能以大白话为主!
9 楼        文友:巍巍昆仑        2017-11-11 07:37:36
  当兵真好,为国家,为自己光荣了一把,哈哈哈,祝好。
回复9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9:00:55
  光荣不敢说,这段经历着实成了人生重要的精神财富。
10 楼        文友:樱雪        2017-11-11 07:54:13
  文章描写了自己入伍一路的感想和心理变化,从人们眼中的“捣蛋鬼”到人民的子弟兵,这期间,对于那六个小子来说,无异于经历了凤凰涅槃的历程,各种滋味纷纷呈现,很好。
一个人的KTV,自己唱给自己听。
回复10 楼        文友:乐歌        2017-11-11 09:02:39
  樱雪老师读文章特别仔细,对文中所思所想理解的很透彻,谢谢您!敬茶。
共 21 条 3 页 首页123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