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画舫笙歌第一楼(散文)

编辑推荐 画舫笙歌第一楼(散文)


作者:喜羊羊 秀才,111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808发表时间:2017-11-12 12:39:03


   若将古运河比作一条精美的项链,那么,沿河点缀着的一座座私家园林和盐商旧宅便是这项链上的一颗颗璀璨的珍珠。
   而在“园林多是宅”的扬州,位于康山街的一片青砖黛瓦的古建筑群,正是扬州晚清盐商最大的豪华住宅“庆云堂”,号称扬州“盐商第一楼”。宅主为清末商界巨富卢绍绪,此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当年兴建此宅历时三载,耗银7万余两。它以恢弘的建筑群落、精美的建筑风格成为诸多珍珠中最耀眼的一颗,是扬州盐商文化当之无愧的新亮点。
   记得小时候,也常常走过这条石板铺就的老街,印象中,显得有点破败的的高墙深院总是大门紧闭,留给我的那种神秘感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直到近年,电视剧《大清盐商》播出,费玉清的一曲《二分明月》唱得人如醉如痴,更引起人们对扬州盐商这个特殊群体的极大关注。加之,卢氏盐商住宅所在的南河下又被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住宅开辟了淮扬菜博物馆,成为淮扬菜的传承基地和展示窗口,使之声名鹊起,引来八方宾客。
   以往返乡,多在盐商住宅集聚的东关古街一带流连。今年春日返乡,我与馨平则顺着南河下康山街的石板路,终于走进了修缮后的这座扬州盐商第一豪宅。
   驻足于老宅正门,只见门楣上的砖雕异常精美,虽经百年风雨,沧桑岁月,但仍可辨出砖雕上神态各异的人物活泼灵动,栩栩如生,有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唐僧西天取经等人文典故。
   沿着幽深的长满青苔的火巷,一路可见古色古香的淮海厅、兰馨厅、涵碧厅、怡情楼,厅厅相连,厅堂宽敞,可设宴百席,气派非凡。漫步宅内,从第一进到第四进,天井两侧分布着一组组园林小品,假山、花草、布局风格各异,构思精巧。后院为意园,园里六角亭、石船舫、水池等相映成趣。卢宅前后进深达一百九十余米,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是反映扬州盐商文化的重要建筑遗存。经过近年精心修复,不但古建筑获得了新生,往日盐商们的富庶也得以重现。
   整个卢宅构筑考究、豪华气派,原宅前后共有九进建筑。进入仪门,为照厅,照厅后有厅两进,前厅为正厅,后为二厅,皆面阔七间,以当中三间为主厅,两旁作会客、读书之用。其后为女厅,再后为住宅楼厅两进。但如此具有文物价值的盐商住宅多年来却命运多舛,先后为几个工厂所占用,更令人感到痛心的是,住宅最为豪华的照厅、正厅、二厅、女厅四进房屋在三十多年前糖果厂包装纸库房的一次大火中付之一炬。我想,若卢宅的主人卢绍绪老太爷天上有灵,定会捶胸顿足,痛不欲生吧。
   现有卢宅的门楼、住宅楼、意园、藏书楼等,为保存完好的原有建筑。宅后为卢氏园的意园。意园不大但设计精巧,西南有凉亭一座,园北有“水面来风”旧馆,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而幽静。馆前有长廊,中有月门通庭院。廊前有池,池中置假山湖石,一泓碧水有暗道通馆内院落,让人有曲水通幽之感。旧馆后的藏书楼,保存得相当完好。藏书楼西侧有一架在扬州罕见的百余年古紫藤,茂密的藤萝郁郁葱葱地爬满了藏书楼的西墙。
   我和馨平坐在石舫船头,园中,吃完早茶的游客在悠闲地散步,耳边隐隐飘来费玉清醉人的歌声:“画舫夜,笙歌沸……莫道广陵散,明月耀清晖”。眼前仿佛又呈现出当年卢府主人月明之夜,宴请宾朋,百宴同开,笙歌悠扬的喧闹场景。不由心生感慨:风雨百年,人生若梦,扬州盐商,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群体,绝对是古城的骄傲。想当初,康乾盛世之时,清王朝国库收入的四分之一来源于扬州盐商,他们对康乾盛世的繁荣功不可没。一位学者曾如此评价扬州盐商:他们代表着当时中国一流商人的整体素质,过人的智慧谋略,心存天下的胸襟,果断的创造魄力,儒雅的个人修养。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扬州盐商似乎一夜之间就如同楼兰古城般掩埋于历史的尘埃里。然而,作为对于古城的辉煌作出过贡献的扬州盐商,应该永远留在我们家乡人的记忆里。
   如今的卢宅,不仅以其精美的古建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新推出的上、下午茶更让人流连忘返。我和馨平惬意地坐在怡情厅内,品尝着卢氏菜谱中的蒸饺、汤包和五丁包,从美食与建筑的完美融合中,深深地体会到扬州盐商文化的别样魅力。

共 16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走进扬州盐商第一豪宅,探访这处老宅的神秘与精美。描述了在这处建筑中欣赏到的古色古香的精雕玉砌的厅堂和园林,文章写出了当年盐商的智慧和魄力,以及在扬州园林建筑中所做出的贡献。文章通过描写欣赏园林与对当年盐商的浅议,赞美了盐商文化在当年的影响力以及为后人留下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欣赏。【编辑:紫气东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气东方        2017-11-12 13:45:04
  拜读大作,感受到了扬州的盐商文化气息,文章写出了美食与建筑相融合的一种特色文化。问好文友。
紫</span>
      </div>
      
       <!--回复评论-->
      	      
         <div class=
2 楼        文友:喜羊羊        2017-11-12 14:45:55
  谢谢紫气东方老师的精彩点评和推荐!
3 楼        文友:西山秋雪        2017-11-12 14:51:43
  作者文字功底相当了得,一座古代建筑,写得生龙活虎。一代扬州盐商的精神面貌跃然纸上。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